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区卫健委:为家医配助理,为百姓添满意 2020-09-14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09-14  10:07:09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机制。但目前老百姓对家庭医生知晓率低、签约服务接受度不高,从而存在社区居民对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走访调研,协调有关部门,以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实施家庭医生签约行政助理项目(即为家庭医生配备助理,承担非医疗性事务,补实增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大大提高了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了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聚焦“老大难”

家庭医生签约率低是全区普遍问题,截止2019年年底,青浦区常住人口签约率22.46%,而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2万,签约率仅为14.18%,距离今年签约率达到30%的目标存在不小差距。家庭医生签约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如有较大数量人户分离,存在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等复杂的人口基础情况;如外来输入人口较多,居住情况不固定,难以保障稳定签约;再如,比例较大的青壮年健康人群对基本医疗服务和约定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不强烈,因而对家庭医生签约接受意愿不足;另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卫生人才资源匮乏,不足以支撑群体庞大、事务繁杂的签约服务工作。这些都是长期客观存在的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的难题。

找准“突破口”

针对上述问题,区卫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工作推进机制,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始终要求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贯彻“四史”学习教育“实”的要求,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并多次走访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为问题解决提供指导、寻求突破。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和深入探索讨论,意识到解决签约率低的关键在于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即为家庭医生减轻非医疗性工作负荷,让家庭医生专心于医疗专业服务工作,而将非医疗性事务剥离出来,由其他非医务工作者承担。这就需要通过向社会招募的方式,组建辅助家庭医生进行签约的类似助理的人员队伍,解决签约服务工作庞杂而医务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因而有了开展家庭医生签约行政助理项目的初步设想。

推出“新举措”

试点单位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落实项目实施相关工作,合理规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使用,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医生配备行政助理。项目于4月完成招投标工作,确定承接方为上海青浦区夏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充分沟通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招募家医行政助理等岗位,共有143人参加报名,最终遴选出20人。5月18日召开启动会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准确理解掌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多次进行业务培训。家医助理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非医疗性工作,通过宣传签约服务、电话回访联系、维护健康档案、组织相关活动等形式,辅助家庭医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务求“出实效”

提高“1+1+1”家庭医生的知晓度与签约率是该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家医助理团队主要围绕这个目标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目前共拨打宣传电话1211次,上门入户宣传282次,进社区设摊宣传5次,微信推送宣传13次,与居委会书记协调、交流宣传7次,还通过便民服务、义诊活动开展现场宣传签约。同时,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深入走访村居,寻求社会对项目的支持;家医助理项目融合“微家医”工作,缓解家庭医生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开发微信预约程序,规范签约服务流程。实施此项目以来,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有了大幅提升,6月份有效签约709人,7月份上中旬有效签约1248人。另外,家医助理还参与签约居民电话回访、健康档案更新等工作,切实保证有效签约、签而有约,助力提升居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满意度。

家庭医生签约行政助理项目还在试点阶段,目前来看成效显著,但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接下来区卫健委将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项目,适时进行推广,扎实提升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居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