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老旧小区改哪补哪?百姓说了算!朱家角创新治理打造“幸福社区” 2021-02-22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过去小区道路狭窄、坑洼,逢雨天必淹,现在道路平整了,绿化也多了......”说起小区这两年发生的巨变,青浦朱家角镇淀湖新村居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只是朱家角镇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为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感,朱家角镇听取民意,补齐短板,打造“幸福社区”,赢得百姓齐声点赞。

“变化太大了,以前是‘烦心’,现在是‘舒心’......”从过去的“烦心”,到如今的“舒心”,说起小区两年大变样,65岁的周阿姨口中赞不绝口。周阿姨居住的朱家角镇淀湖新村是典型的房龄超过20年的“老小旧远”小区,过去房屋楼顶渗水严重,小区道路狭窄,无停车位。最让周阿姨烦心的是小区主干道坑坑洼洼,一下雨,道路积水没过脚背,出门买个菜,都得趟着水才能出小区:“以前路面就像穷人家的补丁衣服,坑坑洼洼的,下大雨积水,这条道像一条小河浜,简直就是恨了,这个小区怎么搞的......”

曾经的淀湖村。热心肠的周阿姨为了这条路能够早日翻新,向居委反应,也在区人大代表下基层调研时,直抒己见,情况被朱家角镇党委书记高健得知后,2018年,镇里组织多部门开展老旧小区深度调研,把全镇55个居民小区走了个遍,发现类似周阿姨反应的情况是镇上将近30个房龄20年以上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下去看到老旧小区的面貌和我们城市现代化发展差距很大,老百姓的意见很多,路面坑洼不平,楼道墙面脱落,铁锈斑斑,看了之后心情很沉重,感觉亏欠老百姓很多。”

座谈、入户听意见、发放征询意见表......在进一步的排摸中,高健发现,居民急切期盼解决的难题还远不止屋顶墙面渗水、路面坑洼等问题,排污管道不畅、绿化率不足、电动车无充电桩等“疑难杂症”也暴露了出来。经梳理汇总,形成的“幸福社区”建设清单上密密麻麻罗列了十大类195条急难愁问题。高健说,清单既出,逐个解决,他们对于道路、绿化改扩建、房屋修缮等需要动用大额资金的项目建立了项目库:“分门别类,凡是有业委会维修基金的,幸福社区建设的一部分钱由业委会维修基金支付一部分,政府适当的补贴,但是90年代以前的老旧小区维修基金是没有的,政府托底。”

现在的淀湖村。将过去宽不过3米的小区道路,拓宽至5米,划定停车位,一项道路改造工程就破解了路面狭窄、坑洼积水、停车难三个难题。不过在朱家角房管所所长徐嘉嘉看来,将好事办好,有时也难免一波三折。为解决电动车“飞线充电”问题,镇里引入第三方改造停车棚,统一安装智能自助充电桩。可是充电桩装了不久,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起初对充电桩呼声极高的居民充了几次,就不愿充了,小区飞线故态复萌。带着疑问,徐嘉嘉蹲守车棚又做起了一番调研:“有些小的电瓶车1块钱4个小时充得满,但是大的电瓶车,4个小时充不满,老百姓投两块钱,八个小时,六个小时充满了,还有两个小时不就浪费掉了吗?就不来充了,还是采取飞线的方式,后来我们就做了调整,一块钱充6个小时。”

0222_092637_240.jpg

基层社会治理是关于人心的治理,时刻体察民情,方能让治理更“走心”,让社区更具温度,让百姓更具幸福感和归属感。两年多来,眼看着小区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原本打算在镇上新建小区物色一户新房养老的周阿姨,最近和老伴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我和我老头跑遍了镇区以内的小区,最后还是定在我们淀湖新村,第二套房我已经买了,还是在我们这个小区,安居乐业了,养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