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全覆盖,还有“黑科技”,盈浦街道社区对电动自行车进楼道说“不” 2021-03-04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将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曾一度,对于盈浦街道民佳社区而言,居民私拉电线或者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等行为也是屡禁不止。如今,居民区通过充电桩全覆盖和电瓶车阻车感应系统,一方面解决了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另一方面也有效杜绝了各类安全隐患。
电动车作为城市的短途代步工具,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容易引发“飞线充电”等火灾安全隐患问题。在盈浦街道民佳社区,因为有了智能充电桩的出现,以上问题已不再成为困扰小区住户的难题了。据居民区负责人介绍,小区76个非机动车车棚全部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可以满足近1600名住户同时充电。蓝白相间的充电箱、白色的线路连接在棚架上,一个个电源插头有序排列,有数辆电动车正在充电。下午2点多,外出回来的居民张老伯把电动自行车停到车棚,找了个空位开始充电。他告诉记者,小区设置的智能充电桩,解决了住户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以前需要拉电线才能给电动车充上电,极其麻烦而且不安全。现在,智能充电桩只需要扫下码,便可以充上电,而且设置科学合理,规范美观。若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短路等线路问题,充电设备会第一时间自动断开电源,防止电线起火。
与此同时,民佳社区还在小区内24和25号楼两栋高层试点安装电瓶车阻车感应系统,只要有住户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电梯门就会无法关闭,并且厢内会不断发出语音提示。“电瓶车禁止入内,电瓶车禁止入内……”当物业工作人员把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时,马上就发出了警报声,电梯也同时停止了运行。本月,居民区将在剩余的高层电梯内全部安装上这个“黑科技”,杜绝电瓶车再进电梯。
盈浦街道民佳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沈军说:“经过试点,电瓶车阻车感应系统效果比较好,居民也能理解并认可。我们准备在近阶段对其他15栋楼再进行全覆盖安装,进一步消除小区楼道充电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