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进博会新朋友曾为“四叶草”挪窝~在青浦,来了就不曾离开 2021-06-25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微信图片_20210625092042.jpg

2021年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进博会将如期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这也是今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后的新一届进博会。参加第四届进博会的“新朋友”中,有一家特殊的企业,与中国与上海有着上百年的渊源,10多年前,还是首家为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建设“挪窝”的企业。它就是中国消费者熟悉的妮维雅面霜的生产商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众洋百货里,“妮维雅”蓝色小罐颇受欢迎,然而随着二战爆发,小蓝罐淡出了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嘉定黄渡一位名叫顾植民的小伙抓住机遇,创办富贝康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国产护肤香脂被命名为“百雀羚冷霜”。1956年,富贝康化妆品有限公司更名为公私合营富贝康日用化学工业公司。1972年,又改名为上海日用化学二厂……

第一次进入中国时,小蓝罐被翻译为“能维雅”后来才改名“妮维雅”

1978年,中国市场的大门向世界开放。迫切希望回归的拜尔斯道夫决定,先以“三来一补”的方式生产产品。寻觅许久,与妮维雅面霜生产工艺相近的百雀羚冷霜和它的生产企业上海日化二厂,进入拜尔斯道夫的视线。1985年,顾植民之孙顾真扬回到上海日化二厂工作,看到静安区海防路300平方米的车间一半生产百雀羚,一半生产妮维雅,他说:“上海的夏天是香的。”

几年后,香味飘到了未来的大虹桥区域。1994年,拜尔斯道夫与上海日化二厂在青浦区挂牌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命名为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1999年,上海家化重组上海日化集团,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也改成外商独资企业。“从三来一补到中外合资,再到外商独资,我们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与中国一起成长。”拜尔斯道夫中国区企业事务总经理雷开霆说。

2000年前后,拜尔斯道夫在西虹桥区域的蟠中路附近,买下一块面积约60亩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新厂房储备用地。不过在2011年,这块土地被纳入国家会展中心整体规划,青浦区政府提出,希望回购土地的使用权。拜尔斯道夫德国总部获悉后,明确表示此事全权由中国区进行决策,只要不亏损就行。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全力配合虹桥商务区建设,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土地转让。

雷开霆说:“当时中外管理层都认为,企业既然扎根中国,顾全大局配合挪窝是理所应当的,更何况大虹桥的开发开放,长远看也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之后,妮维雅在青浦区政府的帮助下,在青浦工业园区建起新厂房。随着大虹桥的开发开放,整个青浦都成了招商引资的热土,各种资源要素齐聚,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曾是拜尔斯道夫打算在中国发展的新起点。不过,搬离之后企业却与这块土地鲜有交集,甚至错过了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进博会。对此,拜尔斯道夫东北亚总裁薛薇给出解释:“首届进博会,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意义,当时企业忙于整合新收购的两家中国化妆品企业;第二届进博会,我们与集团总部又忙于梳理新收购品牌的全球业务;而到了第三届进博会,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对于拜尔斯道夫来说,内外部局势都已经稳定,这是参加进博会的最佳时机。”

据悉,今年企业将携集团旗下各类子品牌一同亮相第四届进博会,这在企业100多年的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拜尔斯道夫重回“原点”,这次翻开的,是整个集团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今日的大虹桥,不仅年年举办进博会,还要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同时,拜尔斯道夫地区总部所植根的青浦新城,已被纳入上海“五个新城”规划版图。薛薇说,重重利好之下,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