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舱故事 2022-05-13 来源:绿色青浦
自4月12日开舱至今,练塘方舱满月了。练塘方舱医院临时党总支推动“管理规范化、诊疗优质化、服务温馨化”,沪陕两地医护人员携手同心,为小小的方舱撑起一片大大的天空。每天,舱里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有欣慰的、有温暖的、有感动的......
如常后一定去古都看望你们
4月16日23点,方舱里大多数患者都已进入梦乡。一对70多岁的夫妇,妻子一直在发热,饮食睡眠不太好。丈夫默默坐在妻子床头,时不时就会起来检查爱人的被子盖好了没、还发热不、水杯里的水还热不热。爷爷和夜班的护士讲起他们的故事,他们都是部队文工团战士,相识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的奶奶非常漂亮,能歌善舞,爷爷写的一手好字,他们在工作中相识相知相爱。部队的婚礼很简单,爷爷只记得当时就许诺要对奶奶一辈子好,婚后的生活很平凡,结婚生子,油盐酱醋,他们始终相濡以沫,没拌过一句嘴。说起和奶奶的故事,透过爷爷满是皱纹的笑脸,就能感受到那份幸福。句句不提爱,却处处都是爱。后来爷爷达到出仓标准,但是他放心不下奶奶,选择留在舱内和奶奶一起回家!临走告诉护士,他一定会带着奶奶去陕西古都走走,看看这些日夜呵护他们的医护人员。
为大家撑伞,同避风雨
A309住的是一位文艺青年,写得了文章弹得了吉他,岁数不大便有斑驳白发,有一种忧郁的气质。他自称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初到舱内的不适应加重了内心不安。精神科医生发现后立马与其沟通,通过多次谈心助其舒缓情绪,还提议他加入舱内的志愿者群。加入志愿者队伍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总是抢着帮医护一起发饭、提醒新入患者监测体温、监督旁人做好防护。每天晚饭后,组织大家一起打八段锦,还会自弹自唱为大家开一场“演唱会”,收获了一大群的粉丝。出院前一晚,他高兴得对护士说:“我淋过雨,现在才发现为别人撑伞会让自己愉悦,治愈别人的过程也能治愈自己。”
方舱是我家,关爱很甜
5月,方舱内收治了一家三口,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来的时候妈妈就叮嘱哥哥,你是小小男子汉,要照顾好妹妹。哥哥品学兼优,一到舱里就被医护人员安排到“方舱学塘”上网课,方舱里和妹妹同龄的有两个孩子,很快她们就能玩在一起,有时候上网课也会溜出去,哥哥就会很认真的督促妹妹学习。学习之余医护人员还会陪着妹妹画画,有时还会带点小零食“投喂”这些小可爱。5月5日,得知那一天是哥哥的生日后,医护马上联系后勤组商议,工作人员为孩子买来了蛋糕送进舱内,没有贺卡医护人员手动为孩子DIY了一张,满载爱心的简笔画迅速诞生!当生日歌在舱内响起的时候,舱里各个角落都传来“生日快乐”的祝福声,兄妹两惊喜得说不出话,妈妈饱含热泪地说:“方舱就像一个家,你们的关爱让我们感觉生活很甜!”
满舱的亲人,不再害怕
5月6日,医务人员在入院登记的时候,发现收治了一个14岁的少年,立即和方舱管理专班报告,专班立即考虑把少年安排在靠近护士台的位置,并成立了一个特殊照顾小组。少年进来的时候有点感冒症状,医护人员立即给他配了药,督促孩子多喝热水。每天早晚两次重点查房,还安排了“生活委员”关心他吃饭睡觉,“学习委员”辅导孩子学习,定期和父母联系,让舱外焦急如焚的父母也能安心。5月8日,母亲节的那一天,医护人员用舱内工作机为孩子视频连线了母亲,少年告诉妈妈,舱里医护人员都像亲人一样,生活学习都很正常,他在这里很安心。妈妈忍不住哭了:“孩子真的长大了,这份母亲节的礼物她终身难忘。”隔离病毒不隔爱,疫魔无情人有情,真心的关爱就是一缕光,让人心灵温暖和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