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博物馆里过大年,我在崧泽遗址“修文物” 2024-02-18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一件“刚出土”的破损陶器怎样让它回归原形?春节假期,不少亲子家庭带着好奇,来到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体验“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在沉浸式“修复文物”中学习感受历史传承,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0218_095307_608.jpg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陶瓷之国,由陶到瓷的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古陶器修复需要经过分析、整合、粘补、加固、补型等步骤,大家在修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耐心、细心。”活动中,博物馆讲解员细致讲解了陶器的修复方法。

0218_095331_859.jpg

认真学习“文物”的修复技巧和要点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戴上手套,摆开工具,亲手体验修复的全过程。在讲解员和志愿者的耐心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小观众们小心翼翼地整理陶器碎片、用胶带固定、胶水粘和、石膏修缮、砂纸打磨,使手中的“文物”获得新生。沉浸式的修复体验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到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物修复师的“工匠精神”。

0218_095342_337.jpg

文物无言,却诉说着历史,每修复一件,就是在完成一次和历史的“对话”。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讲解员胡伊琦说:“希望活动能揭开文物修复的‘神秘面纱’,让博物馆充分发挥公众教化的功能,给大众多一个了解文物、了解历史文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