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长安丨小阵地托起大幸福!看这些村居综治中心如何点亮平安生活 2025-07-17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在基层治理的版图上,赵巷镇正以村居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支点,撬动着社会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如今的赵巷镇,一个个村居综治中心如坚实堡垒般扎根社区、村落,它们不仅是矛盾纠纷的“化解站”,更是平安建设的“桥头堡”和民生服务的“连心桥”。
矛盾纠纷有了“说理堂”
早上8点多,中步村综治中心就迎来了第一波“访客”。原来是村民张大伯和李婶因为菜地没有明确界限,产生了纠纷,吵得不可开交。“别着急,有话咱们坐下来慢慢说……”综治干部小朱快步上前,一边安抚两人情绪,一边迅速启动“三所联动”调解机制,联系社区民警和法律顾问火速赶来。
“张伯、李婶啊,咱邻里几十年了,为这点地红脸多不值当!您二老真要较真,赢了官司伤了情分不是?”综治干部小朱耐心劝道。同时在当天上午,相关职能部门就拿出了当年的测量依据,由于时间久远,当初划分的标记又过于简单,这才导致了现在的边界模糊。法律顾问按照《民法典》向村民解释了土地法规,综治干部又从邻里情分入手进行劝说,终于把一场差点激化的邻里矛盾,在三个小时内圆满解决了。
而在以前,遇到这类纠纷,大家得在村委会、派出所之间来回奔波,可问题却像一团乱麻,越拖越复杂。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走进中步村综治中心,人口管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6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通过建立“1+6+13”基层治理体系(1个党总支、6个微网格、13个客堂间)让群众办事不再东奔西走。
应急联动织密“防护网”
一天深夜,平安志愿者老钱在巡逻时,发现一个弄堂里冒出了烟雾。“当时巡逻到这里时,闻到一股烟味,赶过去一看小巷里已经烟雾弥漫了,隐隐还有点火光在跳动。”老钱心有余悸地回忆道。他立即通过新镇居委会综治中心的应急联络群上报情况。综治中心值班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后,立刻赶往现场,所幸火势较小,第一时间就扑灭了。经过现场调查,原来是有人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引燃了周围的闲置纸箱。事后,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还好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巷镇村居综治中心的应急联动机制,是守护辖区安全的“智慧神经网”,从老钱发现火情的“秒级响应”到最终化险为夷,背后是一套环环相扣、高效协同的运行体系。应急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转,始于遍布社区的 “千里眼” 和 “顺风耳”。以平安志愿者、网格员为核心的基层力量,构成了机制的“神经末梢”,让任何细微的安全信号都能第一时间被捕捉。机制的稳定运行,离不开“预案闭环”的支撑。针对火灾、燃气泄漏等常见突发事件,综治中心制定了“15分钟处置流程图”,明确了“谁来做、做什么、多久做完”,为有序、快速处置此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民生难题搭上“直通车”
位于新城一站大居片区的华秀社区,房屋入住率高,人员结构复杂,随着小区内私家车辆的不断增加,现有车位已远远无法满足业主使用需要,因车位问题所带来的投诉不断。华秀居委会综治中心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入调研停车现状,牵头搭建平台,组织各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探讨研究周边增设车位的可能性。最终经过对交通流量以及安全因素的考量,在华中苑周边秀沁路北侧增设了40个夜间及节假日临时停车位,极大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问题。
“以前每天停车都要靠‘抢’!现在增加了临时停车位,即使下班回家晚了也能停到车了。”华秀社区华中苑的居民张先生下班后,直接将车停在了小区外的夜间临时停车位上。
从纠纷解决到守护平安,再到服务民生,村居综治中心正以规范化的建设、精细化的服务,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成为群众心中的温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