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信用赋能,做优营商环境 2025-08-08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轻点界面按键,便可轻松算出企业的预授信额度。近日,上海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因厂房租赁存在资金需求,专程来到青浦区徐泾镇融资信用工作站咨询贷款融资事宜。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企业通过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线下工作站专区”,启用“一键测额”功能,短短几分钟便测算出100万元的融资预授信额度。
这样的场景,正是青浦区响应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任务的生动写照。为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7月30日,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的支持下,青浦区发改委会同徐泾镇在企业服务中心设立全区首个镇级、并入驻园区的“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青浦区徐泾镇线下工作站”。
徐泾镇融资信用工作站依托升级后的镇级企业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模式,为企业融资打通便捷通道。工作站由辖区内12家银行通过轮班制,每天安排专人负责,窗口设有徐泾镇专属融资码,企业在线填写注册信息、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金额、用途、期限等)后,信息将由平台自动归集,经街镇初审确认后统一发布,金融机构可按业务范围“接单”并全程跟进尽调、审批、放款,大幅简化对接环节。
同时,企业现场可通过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线下工作站专区”使用“一键测额”功能,系统基于信用数据、经营情况等多维度信息快速生成预授信额度,为融资可行性提供直观参考。此外,工作站还提供融资服务解答、金融产品申请、公共信用修复等8项服务,推广融资码和PC端认证融资办理模式,以“让数据多跑路,银行和企业少跑腿”为目标,打通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为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
今年以来,青浦区在融资信用线下工作站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信用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依托信用服务窗口、线下工作站及信用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问题解答、信用融资等综合服务,助其明晰自身信用状况与记录;同时针对信用问题提供专业修复指导,协助准备材料、对接部门,推动信用修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以上海某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为例,其因参与招投标需修复信用报告中的行政处罚记录,经工业园区对接区发改委后,通过线上“帮办”功能获税务部门意见、完成修复流程,且受理复核时间缩短,最终在招投标前顺利完成修复。
如今,青浦区在信用服务领域持续发力,打出助企惠企“组合拳”:通过创新“两书同达”机制,已为280余家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修复,不少企业借此重新获得招投标资格,重焕发展活力;城管、人社等部门推行分级分类监管,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鲜明导向,让监管更精准、效能再提升;同时,积极探索构建“政银企”协同新生态,推出“巷新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企业融资注入新动能,全方位夯实营商环境“信用基石”。
下一步,青浦区将紧密结合全区企业服务中心增值化建设,推动线下工作站进一步下沉到更多街镇和重点园区。持续深化融资信用平台使用,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信用融资产品供给,努力提升中小微企业对融资服务的获得感,让更多企业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