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加快推动“城中村”改造、全力保障就业稳定……区政府常务会议重点研究这些事项 2025-08-20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8月19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主持召开区政府第109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传达学习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听取关于2025年度法治上海建设考核工作、1~7月青浦区经济运行分析和调度工作、制订《2025年青浦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案》《青浦区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发挥就业保障作用的工作方案》以及美丽青浦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的汇报,并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区领导李峰、倪向军、姚少杰、张彦、朱众伟、陈锡琦等出席。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以法治之力护航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法治建设关乎区域稳定、群众利益和营商环境优化,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的能力,履行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会议强调,要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痛点堵点,提高跨部门联合检查率、检查问题发现率,持续增强涉企行政检查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和透明度,打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要积极培育法治特色品牌,全力服务国家战略,聚焦进博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及青浦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在法律服务、纠纷化解、执法联动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具有青浦特色的法治品牌。
稳存量、挖潜量、引增量,全力推动各项调度指标持续企稳向好
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财经委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补短板、拉长板,全力推动各项调度指标持续企稳向好,为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会议强调,要紧盯目标完成抓调度,围绕主要经济指标,对标市级调度机制,加大调度频率,形成问题发现和解决的“核实-派单-反馈-调度”全流程闭环。要紧盯税源抓增收,持续涵养产业税收,加大税基评估力度,全力拓展新增税源,加快重点区域土地出让。要紧盯关键环节抓项目,咬定项目建设“567”目标,加速推进总投资470亿元的144个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紧盯招商引资抓落地,持续优化统分结合、高效运转的招商机制,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合作,提高招商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及时性。要紧盯优质高效抓服务,高度关注重点企业,全方位加强走访服务和全链条引育,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壮大。
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决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坚战
会议原则同意《2025年青浦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案》。会议指出,城中村改造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实践,关乎民生保障与城市发展,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会议强调,要锚定下半年攻坚战目标任务,充分开展深入调研,全力以赴推进新开项目、存量项目工作进度。要强化攻坚保障,汇聚资金、力量和政策等各类要素,整体统筹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全面争取各方群众支持,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会议原则同意《青浦区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发挥就业保障作用的工作方案》。会议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当前就业严峻形势,切实把稳岗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岗位开发与人员认定安置,引导开发能力拓展类和基础过渡类岗位,同步做好岗位审核和认定安置,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要加大整体工作推进保障力度,压实各方责任,按照工作目标倒排工期,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就业保障工作整体高效推进。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美丽青浦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要紧盯目标,细化节点计划,加快攻坚未完成项目。要聚焦堵点,围绕破解环评难题,加强沟通对接,保障跨省域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建设。要强化协同,统筹各方资源,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为美丽青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强化改革创新思维,积极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试点,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试点,构建“国土空间-产业准入-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优化空间布局、细化环境准入、强化源头预防、推动环评简化,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会议强调,要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创新改革思维,通过“一单元一清单”精准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探索环评豁免条件和场景,全过程加强精准管控,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严守生态环境红线和底线。要加强试点成果复制推广,做好试点经验总结,强化横向、纵向沟通协调,积极探索在其他重点区域复制推广,进一步扩大制度改革覆盖面和影响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