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红色少儿武剧《传承》精彩上演,沪皖青少年共传红色薪火 2025-09-28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昨天(9月27日)下午,“巷阳而生 薪火相传”青浦区赵巷镇多媒体红色少儿武剧《传承》在赵巷影剧院精彩上演,近200名小演员同台献艺,呈现了一场融合武术与红色文化的创新表演。青浦区委副书记刘琪,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副台长、副总编辑尹欣,青浦区副区长张彦等出席活动并观看演出。
现场,刘琪与尹欣共同点亮传承薪火,标志着《传承》剧目将正式从赵巷起步,迈向全国舞台。该剧为跨地域文化传承树立了新范式,也为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协同育人探索出创新路径。
张彦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赵巷镇相关负责人共同为《传承》主创团队颁发聘书。中国武术九段、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邱丕相受聘担任武术顾问,国家一级编剧、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王立信受聘为文学顾问,亚洲冠军、武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思文出任总导演。
原创红色少儿武剧《传承》由赵巷镇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中华武魂》工作室联合出品。作品根植于“崧泽文化”这一地域文明之源,以武术肢体语言生动演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赵巷镇自2022年起,与《中华武魂》工作室携手打造“巷心聚力X超萌武娃”项目,以《传承》剧目演出为核心载体,持续推进“武术进校园”工作。三年来,项目已走进崧泽学校、青教院附小、上政附属东门小学、赵巷幼儿园、崧润幼儿园、秀泉幼儿园等多所学校,覆盖92个班级近3400名学生,深化青浦“全国武术之乡”的文化内涵,积极构建“红色+武术”育人新路径。
自2021年推出以来,《传承》已在上海成功公演六次,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今年9月,剧目完成第三次创作升级,推出全新数字化多媒体版本,融合数字视觉、AI交互与沉浸音效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视听体验,集中展示“巷心聚力X超萌武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镇域内积极营造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公演特别邀请来自安徽天柱山革命老区的青少年与赵巷孩子同台演出。为增强剧目区域联动效应,《传承》剧组于今年6月专程赴安徽天柱山选拔小演员,通过暑期线上线下联合集训,两地小演员不仅提升了武术与表演技能,也结下了深厚友谊。本次公演还创新融入安徽黄梅戏与上海崧泽文化元素,小演员们以各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展现红色基因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此次沪皖两地的携手合作,是《传承》剧目实现从上海走向全国的重要里程碑。该剧以“武术+艺术”为表现形式,深度融合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双引擎”传播模式,不仅为跨地域文化传承树立了新范式,也为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协同育人探索出新路径。未来该剧还将走向更多地区开展巡演,持续扩大红色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多媒体少儿红色武剧《传承》始终秉持“以参与促锻炼,以激励促传承”的宗旨,不仅选拔孩子们参与武剧排练演出,更邀请众多家长与社区居民走进剧场,使他们在沉浸观赏中深受感染与教育。该剧已成为赵巷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通过将剧目排演与校园美育、体育深度融合,构建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双引擎”传播模式。
此外,《传承》还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公益力量。今年,国泰君安社会公益基金会、“爱飞翔”乡村教育等公益组织纷纷加入,进一步拓展社会参与广度与资源整合力度,共同推动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实现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融合传播。
《传承》不仅是一部文艺作品,更是汇聚社会力量、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平台。从校园到社区,从上海到全国,它正以武术为语言、以红色为底色,书写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