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红利”到“生意本质”,青浦这家企业正在重新定义“创始人IP” 2025-10-13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在短视频与直播电商重构商业逻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MCN机构早已不是简单的“内容中介”,而是连接创作者、平台与品牌的产业枢纽。在上海青浦区西虹桥德必易园,一家名为“券播力量”的公司却走出了差异化路径,不追泛娱乐流量,专注为高端创始人打造“有灵魂的IP”,其创始人老尚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捕捉,率先提出“生意型IP”概念,成为众多企业家破局线上获客的“引路人”。
“做IP不是追爆款技巧,核心是抓人性、做定位。”坐在直播间,面对镜头,券播力量创始人老尚谈起IP孵化,语气坚定。这份底气,源于她近十年互联网行业的“实战经历”。
早年,老尚是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亲历了PC端到移动端的行业变革;转战互联网金融领域后,她带队孵化出30余个财经自媒体IP,其中不乏百万级、千万级的“财经网红”。正当事业高歌猛进时,政策收紧与流量成本飙升的“双重夹击”,让她重新思考行业方向,“单纯做流量的时代过去了,IP必须和商业深度绑定。”
2023年9月,带着丰富的IP孵化经验,老尚独立创业,成立券播力量。创业初期,她没有急于扩张,而是从运营自己的“老尚高转化IP打造”账号起步,一个月全网涨粉上万,九个月积累20万垂直粉丝,用实战验证自己的IP方法论。
随后,这套方法论的“威力”逐渐显现:@夏总的财富会客厅、@孙总家办圈、@蔡璟等头部IP相继孵化成功,更创下单条视频1900万播放、自然涨粉8万+的行业纪录。截至2025年,老尚团队已独立操盘孵化50多个IP,在坚持“零投流”的前提下,实现“100%起号成功”,这样的“零失败”纪录,在IP孵化行业实属罕见。
独立创业后,老尚敏锐地察觉到内容生态正在发生质变。“IP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老尚分析道,2015-2019年是娱乐型IP阶段,2020-2022年是资讯型IP阶段,2023年开始进入真我型IP阶段,而“2025年一定是生意型IP的阶段”。这种判断源于一线实战的观察。老尚透露,其团队每天深度接触5个IP,在内容制作过程中发现,很多爆款内容虽然流量可观,但距离实际变现却很遥远。“企业家做IP的核心不是为了当网红,而是要在线上解决生意、获客和流量变现问题。市面上很多操盘手只是把线下业务简单搬到线上,这远远不够。”
老尚解释说,券播团队会为每个IP量身定制商业定位、人设风格定位和内容定位,并将三者有机整合,“这就是线上做流量的杠杆和稀缺性”。
券播力量的成长加速度,离不开西虹桥德必易园的“土壤滋养”。谈及为何选择落户这里,老尚笑着说:“是一见钟情,更是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匹配。”选择西虹桥德必易园作为创业基地,老尚看中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我们做自媒体,每天要拍视频、做直播,场景的多样性太重要了,自己搭景成本高还不灵活。五楼的露台环境优美,适合拍访谈类内容;二楼的公共空间能满足不同场景的拍摄。这些都是免费共享的。”
更让老尚感动的是园区的“贴心支持”:302室原本只有标准会议室,团队需要多个直播间,园区全力配合改造;后续需要绿植、场景布置,园区也积极协调;甚至租下对面305室时,园区还赠送了沙发、绿植等软装,“这种送软装的支持,我在其它园区没遇到过。”
除了硬件支持,园区的“资源链接”也让券播力量受益:“我们叫券播力量财富管理MCN,园区里各行各业的老板经常走动,知道我们做IP后,有需求的会主动来谈合作,园区负责人也会帮我们介绍客户,这种邻里氛围太珍贵了。”
券播力量的IP方法论,不仅孵化出多个头部IP,也通过线下实操营,让数百位企业家受益匪浅。马明霞,这位经营人才公寓的传统行业从业者,就是其中一员。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老尚的课不是教科书式的,而是数学公式般的,有很多独创模型。”这种强实操性的培训,让传统行业经营者能够快速掌握内容创作要领。“虽然内容很多,但至少我知道了怎样开始做这件事。”马明霞说,通过系统学习,她有了勇气迈出短视频创作的第一步。
从西虹桥德必易园的一间办公室,到服务全国乃至海外企业家的“IP工厂”,券播力量正通过其独特的“生意型IP”方法论,帮助更多企业家在流量时代找到“生意密码”。从追逐流量到专注变现,这家企业的探索,或许预示着内容创业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