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盲人阿婆的感谢信 2020-12-15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12-15 10:22:32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近年来,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打造“进院如进家 见医如见亲”般有温度、有情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实际行动让辖区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
一封来自盲人阿婆的感谢信
“我在卫生院看病时,遇到了妇产科护士张诗怡和一位预检护士,她们如女儿般陪伴着我,忙这忙那,帮我办理就诊事务……”
近日,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一封盲人婆婆委托他人写下的感谢信,一封字字句句流露出真情实感的感谢信。婆婆说:“我虽然看不见,可我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医务人员们一颗颗美丽的心灵。”
据了解,婆婆是位双目失明的残疾人。11月10日,婆婆靠着拐杖和预检护士的指引来到了妇产科。见状,正在整理资料的张诗怡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上前搀扶婆婆,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陪着去做检查。一路上,遇到拐弯角、上下楼梯时,张诗怡都会提醒婆婆小心;待检查完毕后,又替婆婆去配药和付费。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帮助有困难的患者完成就诊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份内事罢了。”对于这封感谢信,张诗怡感到些许的意外,“没想到婆婆还特意委托别人写了封信。”
“小确幸”汇成大幸福
张老先生是一位年过八旬的退休公安,由于年龄大、腿脚不便,加上儿子又是换肾患者,往返医院变成了极大的生活困扰。得知此况后,家庭医生杨恩良便主动化身“宣传员”,向张老先生细致入微地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最终双方顺利签约。
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张老先生有求,杨医生就必应。他定期帮老人心脏听诊、测量血压,用过硬的医疗技术做出正确的医疗诊断;为老人开具延伸处方,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拿到所需的药物,免去了往返大医院的困扰。
陈阿姨是肿瘤骨转移患者,疫情期间,突发腹部胀痛,同时导尿管无尿液流出。家属心急如焚,情急之下联系了杨医生。杨医生听了家属陈述后,初步判断是导尿管堵塞,便立即到科室申领导尿包,第一时间赶往患者家中。由于疫情期间社区的严格管控,杨医生几经波折后才进入患者家中,顺利完成导尿管的更换,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这一桩桩小事便是家庭医生日常工作的缩影,此类暖心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对于杨医生而言,这便是工作中的“小确幸”,当“小确幸”慢慢积攒变多,就汇聚成了大幸福,这是担任家庭医生才能感受到的幸福。对于签约市民而言,家庭医生的每一次及时出现和专业回应,便是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过后便知对其的依赖性和信任度。近日,杨医生的“亲人们”联名写了封感谢信,表达对杨医生的感激之情。
感谢即为肯定,肯定即为动力。中心全体医务人员纷纷承诺,始终不忘入行初心,牢记健康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