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告别“城中村”,这里即将结构封顶 2020-12-30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12-30 11:00:00

依托进博会永久举办地的国家战略和大虹桥区位优势,如今,徐泾早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地方。城市要发展,对“城中村”的拆迁无可避免。然而老镇上的人们不少有着深深的故乡情结,既渴望能改善居住环境,又不想离开几十年生活的地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近日记者了解到,从批复到建设,历时六年的徐泾老集镇“城中村”改造一期安置房工程将于下月实现大部分结构封顶。再过一年多,过去住在破旧“城中村”里的人们就可以回到这里的新家。

1230_093739_876.jpg

眼前,15栋拔地而起的高层楼房,是徐泾老集镇“城中村”居民的集体念想。新家到底什么样?每隔几天,沈卫忠都会到这里来看看,就像看着孩子在日长夜大。此前,一家人在逼仄的老公房住了几十年,时刻盼望能有所改善。如今,房子马上结构封顶了,老沈感觉好日子已经近在眼前。

沈卫忠说,这里土生土长的老居民,很多不想再搬到别的地方去。自己家原来住的老公房,现在能住上这个新的房子当然很开心。所以在拆迁签名的时候,他是自己那栋房子里第一个签的。如今,看到房子造得那么快,而且质量也好,心里十分欣慰。

1230_093810_917.jpg

据介绍,徐泾老集镇“城中村”改造项目包括3个安置房基地、3个商品住宅、6个商办、2个商业及配套旧改道路、幼儿园、养老院、公共绿地、道路桥梁等,建成后地上建筑面积42.8万㎡。一期安置房项目2019年12月开工。下个月,15栋安置房中的13栋即可实现结构封顶。

工程现场负责人王军介绍说,整个安置房基地体量在19万平方左右。虽然前期略微受疫情影响,不过经过调整工期已经赶上来了。当地居民回迁急切,每天都有居民过来看房子。目前公司内部排了工期,预计交付计划比原有工期可加快近六个月,希望老百姓能提前住上高质量的房子。

1230_093923_479.jpg

“城中村”是指被城镇建成区包围或基本包围的自然村,改造势在必行。2014年10月,徐泾老集镇“城中村”改造取得上海市批复,短短一个月,改造意愿征询同意率即达94.25%。改造方案经过多次调整,2019年12月项目正式动工。改造涉及民居1009户、企业25家。此次改造采用集体资产引进社会资本的模式,由灿辉国际、俊发集团、徐泾资产共同占比。

灿辉国际董事长赵辉表示,政府吸收本土企业参与改造项目,就是为了将更多徐泾老百姓的想法融入其中。安置房选址在G15的西侧,紧邻国家会展中心的优越位置。房型从60到130平米不等的六种房型,比普通商品房提供更多选择可能。考虑到当地老百姓的民俗,还建设了3000平米的会所,包括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红白喜事大厅、居委会等社区服务功能。此外,安置房层高达到2米95,这些都是为老百姓考虑的细节。

1230_093949_549.jpg

目前配套的幼儿园、养护院、绿地都在建设进程中。整个工程力争2022年中期交付使用。未来,“城中村”将一改旧貌,成为老百姓“公园里的家”。

1230_094024_3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