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汤圆、学非遗,和睦源里幸福多 2022-02-14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添节日喜庆氛围。近日,赵巷镇和睦源·幸福里迎来了一场非遗体验活动。村民们齐聚客堂间,包汤圆,做花灯,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提前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揉面团、擀形状、包肉馅儿、团成汤圆,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却被阿姨们熟练技巧映衬得有模有样,大家边做边聊着有关新年的各种习俗,交流着家长里短,说着村庄里各家过年的趣事,现场气氛高涨,欢声笑语阵阵。“元宵节快到了,能在村里跟阿姨们一起包包汤圆、剪剪纸、做做手工,感觉家门口的年味越来越足了。”听说阿姨们在包汤圆,也有不少年轻的村民前来相帮。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数十斤馅料很快就包进了一个个圆滚滚、白胖胖的汤圆里。为了让村里的高龄老人能够尽快吃上新鲜的汤圆,大家马不停蹄地打包装盒,并以最快的速度把汤圆送到各家各户。“村里送来汤圆给我吃,感到很开心,现在我们和睦村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领到汤圆的顾阿姨高兴地说道。
“花灯,又‘灯彩’,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元宵的灯绚丽夺目,宫灯豪华富丽,代表婚娶喜庆;字姓灯刻划府第,代表门楣兴旺……”了解非遗知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非遗课堂上,来自文化管家的志愿者正向村民们讲述农历元宵节包汤圆、做传统花灯的典故,大家兴致勃勃地搭建框架、拼装、DIY创作、粘合,体验组装制作元宵灯笼,剪出灯扇图案,创作属于个人特色的花灯作品。村民周阿姨说:“文化管家的志愿者到我们幸福里教大家剪纸、做兔子灯,我们都非常高兴,既能把好看的花灯带回去,又能学到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我今天还带着小孙子一起来了,让他也能领略一下我们中国非遗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