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成“香饽饽”,租赁也有新模式 2022-12-22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环境和交通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重固地理位置优越,徐姚村又是知名的美丽乡村,而且这里的农民自建房出租价格实惠,房间和场地充足,非常适合我们企业办公或者员工住宿。”上海燕龙基环保公司扎根上海多年,这两年搭乘着大虹桥的东风,也搬来了青浦,而员工住房成为了当务之急。最近,他们与村委会达成了意向,将徐姚村新村村民小组数栋楼租下,作为企业办公室和员工住宿使用。
一排排白墙黑瓦、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乡间“洋房”,配套沿河休闲步道、小菜园、集中充电房、垃圾厢房等,成了房屋租赁市场上的“香饽饽”。如今,一种全新的农民自建房代理经租业务在徐姚村试点——与相关企业对接,将“一幢或一整片自建房”进行集中改造、整体托管,并植入数字基因,将农家别墅打造成为数字社区,深化实践了“以房管人”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小平台发挥大能量
精准详实的人口底账是实现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条件。家住徐姚村115号的冯爷爷再也不用为了找租客而发愁了:自从有了“租管家”平台之后,房东可以及时把房屋信息登记在平台里,企业管理人、租客也可以自己申报个人信息,双方通过平台就能一目了然。实现了村宅房屋内人员情况的及时精准采集,全面掌握租户的生活和流动情况。
当前重固镇农村地区自建房出租主要依托于“租管家”平台,房东、租客、管理方进行身份认证、信息录入备案,实现自建房总量、可出租房源数、已出租数、未出租数、租客来源等数据的“全感知”。每家每户设置并张贴独立二维码,通过便捷功能应用,动态更新信息,解决日常“碰面难”问题。目前,已实现对徐姚村437栋出租房的全部挂牌管理。据悉,后续还将搭建自建房运营平台,推送招工、医疗、教育等便民服务,提供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汇聚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小帮手解决老问题
如何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从“人治”到“数治”的转变?负责项目改造和运营的花田里公司介绍说,他们针对徐姚村设计了专门方案,每间公寓配有独立卫生设施和智能门禁、智慧家居,公共区域包括公共厨房、共享客厅,保证员工拎包就能入住,实现休息在楼上、食堂在楼下、上班五分钟。
同时,鼓励引导村民、租客等群体用好重固“微管家”这一治理小帮手,第一时间反映村域内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综合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上报房屋内存在的电瓶车、液化气钢瓶、防盗窗、消防灭火器等安全隐患。由村党总支牵头协调,和企业共同管理,一些房屋安全隐患能及时有效排除,周边村域环境也有规划地集中改善,形成了良性循环。
小标识改变旧习惯
就在一年多以前,新村村民小组还是“脏乱差”的群租社区样貌——许多房屋被“二房东”分隔为大大小小的出租屋,煤气罐胡乱摆放,私拉电线、电动车乱停放等情况屡禁不止。针对于此,重固镇坚持落实“四责管理、三色挂牌”管理要求,对出租房实行集中规范管理,积极推进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来沪人员信息登记、消防安全隐患整改以及垃圾分类、三大整治等常态长效,村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感不断提升。
221号的屠阿姨说:“这个管理办法一开始我们没有重视,被贴上了黄脸标识,感到非常的难为情,现在我们主动按照管理办法操作,对自己、对租客都是一种约束,改变了原有的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消除了安全隐患。”徐姚村农民自建房出租的改造,受益的不仅是租客,村民们也得到了实在的改变和实惠。
未来,徐姚村将以“代理经租+租管家+微管家”自治共治管理模式的推广为契机,依托智能采集、人房共管平台,实现“实有人口管理、房屋租赁业务、异常数据推送”等处置闭环,使农民利益有了托底保障,企业用房需求得到了满足,真正实现了企业、人才、村民的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