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深化协作强保障,服务发展谱新篇,示范区检察机关携手打造区域法治合作新样板 2024-12-27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12月24日,青吴嘉三地检察机关齐聚一堂,共同举行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检察协作座谈会,回顾五年协作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蓝图,并联合发布2025年示范区检察协作十大项目,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黄鸿鸿,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秦明华,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军等出席会议。

1227_105518_278.jpg

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吴江区人民检察院、嘉善县人民检察院分别围绕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交流发言。

1227_105555_847.jpg

会议还发布了2025年示范区检察协作十大项目,引领检察一体化协作高质量发展。据悉,十大项目中,“打造示范区最江南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等4个项目是对现有工作的延续和深化,“示范区涉外检察人才协同建设”“设立示范区企检服务中心”等6个新项目则是基于新时期检察工作要求重点谋划的创新举措。这些项目设置既注重业务与党建并重,又实现传统与创新融合,展现了示范区检察机关推进一体化协作的新思路。

五年砥砺前行,谱写协作新篇 五年来,青浦、吴江、嘉善三地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更高政治站位服务示范区建设。五年来,三地检察机关将协作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常态化会商研究机制,先后出台年度协作方案5份,打造重点协作项目55个,在护航“进博会”、守护“绿色长三角”、推进法律监督跨域协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227_105644_791.png

在制度创新方面,三地检察机关通过签订《青吴嘉检察机关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备忘录》,搭建检察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不断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在一体化协作的“试验田”中,三地检察机关交出了一份“1+1+1>3”的亮眼成绩单:全国首创刑事执行跨区域检察监督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统一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范围的做法被《社区矫正法》采纳,“大运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公益诉讼专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数字赋能创新,打造智慧检务新格局 2024年,示范区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为指引,在多个领域深化协作创新。在产业服务方面,三地检察机关联合发布《护航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十条举措》,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建设。同时,通过升级完善社区矫正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了全流程线上监督,平台运行以来已监督社区矫正对象生产经营性外出请假525人次,助力合同签约额达4.6亿元。

1227_105721_130.png

在社会治理领域,三地检察机关创新打造“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建立“长三角示范区数智共享监督应用平台”。通过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搭建多维度监督模型,已发现并移送跨区域法律监督线索70余条,有效提升了监督效能。

民生为本,织密法治保障网络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三地检察机关出台专门工作指引,推动司法实践标准趋同,并在世界500强企业内建立未成年人社会化观护基地。同时,联合多部门探索构建网络领域未检保护体系,有效应对“隔空”性侵、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

1227_105759_787.png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三地检察机关持续深化跨域低碳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机制,创新运用碳交易市场化手段开展替代性修复。在安全生产领域,通过建立重罪案件跨区域专业检察官会议制度,围绕疑难复杂案件开展会商,并通过区域协作强化养老机构安全监督。

党建引领,构筑队伍建设新高地 注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效履职。三地检察机关联合开展“七色先锋岗”等党建品牌活动,选派党员干警为进博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签订《关于青吴嘉检察机关干部交流锻炼的实施方案》,开展“一院一人一月”检察人才互培互挂活动,并依托华东政法大学开展专业培训,今年已有58名业务骨干参训。

1227_105838_124.png

展望2025,示范区检察机关将以十大协作项目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跨区域检察协作,持续提升服务保障示范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战略视野、更强的协作合力,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