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科学养殖方式,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 2025-02-21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绿色发展是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连日来,青浦区农业农村委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金泽镇、练塘镇、朱家角等5个街镇的水产养殖场,开展养殖技术指导服务,通过推广绿色养殖模式、强化尾水治理等举措,提升青浦水产养殖效益,助力养殖户增产增收,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从水体的颜色来看,这个池塘的养殖密度偏高,建议适当降低一些。”在金泽镇雪米村水产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吴昊边检测水样边对养殖户说道,“土池养殖鲈鱼最佳密度是每亩2000尾左右,这样既保证了产量,又能降低疾病风险。”专业的水质检测仪显示,池塘的溶解氧、氨氮等关键指标都处于临界值。“眼下正值换季,昼夜温差大,一定要提前调控水质,避免鱼应激。”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增氧设备的调节方法,并就饵料投喂量、投喂时间等细节问题和养殖户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技术指导重点针对鲈鱼、鲫鱼和鳊鱼三大主要养殖品种,从控制养殖密度、加强养殖管理、科学用水养水到推广现代养殖方式等方面,为养殖户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养殖“指南”。特别是在用药管理方面,技术人员详细解读了水产养殖用药“六个不用”要求,重点提示孔雀石绿、地西泮和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以及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等停用药物的危害性,同时强调在使用已获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时必须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青浦区深入实施水产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和尾水治理项目,但养殖设施的老化和损耗给尾水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重点加强了“三池两坝”(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和两道过滤坝)尾水治理技术指导,要求并指导养殖场做好水生净化植物、曝气设施的日常运维,确保净化设施发挥应有功效。对于高密度养殖导致水质负荷大的鱼塘,技术人员建议通过转养其它适宜低密度养殖品种的方式,推动养殖结构调整优化。
下阶段,区水产站将强化协同推进,落实重点品种水产养殖主体培训工作,集成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模式。通过充分发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骨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加强骨干“龙头”基地与养殖小户的效益联动,指导养殖经营主体规范生产经营。同时,着力构建从养殖生产、加工销售到休闲渔业的全产业链条,推进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全程追溯,促进渔业提质增效、农户收入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