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蝶变”中的千年古村落,残垣断壁中长出了“新”房子,一起来读懂她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使命 2020-07-21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07-21  10:55:00

乡村振兴是要实现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拥有淀山湖、朱家角、金泽、练塘等众多自然及人文景观的青浦区正以”一村一品”全力整治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继金泽镇莲湖村于去年成功入围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后,今年重固镇的徐姚村也正在为争创上海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铆劲发力。

“不搞大拆大建,在保持徐姚村原有乡村肌理基础上,我们聘请中央美院做整体改造的方案。”跟着徐姚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刚走在一宅一院,青瓦白墙的徐姚村,眼前的村庄与一年前相比,已是大变样。

0721_105217_185.jpg

“田、水、园、居”相依,风貌自然典雅,水清岸绿,“村里还建起了健身步道,小型乡村花园,傍晚来这里散个步,锻炼锻炼身体,有种也过起了城里人生活的感觉。”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忙完农活回家吃晚饭的刘老伯这样和话匣妹说道。

经过一番修缮的村居,屋角加上了木纹栅板造型,院墙外种上小竹林,配以曲径通幽的乡间小道,夏日里的徐姚村,鸟虫蛙鸣,树影婆娑,甚是好看。

0721_105240_343.jpg

徐姚村没有金泽莲湖村生就长在风景里的得天独厚,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的源动力来自何方?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另辟蹊径,村里将发展乡村人才公寓新业态。”杨春刚。

村里收储村民闲置用房,租予第三方统一打造企业高管乡村人才公寓,杨春刚介绍说,“乡村公寓对于镇上税收2000万以上的企业予以第一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既成了重固镇招商引资,提升营商环境的优质筹码,村里向村民付租金,又令村民有了租金收益,一举两得。”

0721_105310_587.png

吸引高端人才入住,居住环境提升这一先决条件徐姚村已经具备,“还得有生活品质,我们将与村里签约,拿下97栋民宅,其中40套将改建成以山水为意境的新中式人文院舍,作为高端人才公寓。”上海重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健介绍,“其余一部分民宅将用于引入小型超市、奶茶铺、餐饮、家政、车辆租赁等生活配套,让租住在这里,向往田园生活,又难以脱离城市生活习惯的人才不至于天黑了,叫个外卖都成难题。”

0721_105335_751.jpg

乡村旅游也将是徐姚村产业导入的一个方向,“我们想到了无中生有,打造出一个‘徐姚IP’。”接下来的这个设想颠覆了话匣子的想象,范健说,“我们已经与一家动漫工作室谈妥将打造一部基于徐姚村为生活场景的魔幻题材动漫电影《魔都徐姚》。未来也许观众能够在电影里看到我们的杨书记化身一只搞怪大熊,带领着村民们与一股邪恶势力展开斗争的故事......”

随着大电影的上映,动漫形象也将植入现实版的徐姚村,“来徐姚寻找动漫主角,引发亲子家庭来徐姚的冲动,这还只是第一步,来了有吃有喝,还得有住,我们还将拿出10套房子打造融入当代海派艺术家艺术风格的民宿。”范健说,我们也会定时邀请沪上的艺术家来此举办小型画展,开艺术沙龙,为徐姚注入浓郁的海派文化气息。

其实,徐姚村的乡村振兴并非孤立无援,隔壁的千年古村落——章堰正在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0721_105456_210.jpg

▲三年前的章堰

三年前,话匣妹曾来到这个古朴而又略显破败的古村落,300年的金泾桥,百年的朱家老宅、还有破败不堪的袁宅和沈宅......历经千年的洗礼,残墙上的苔藓,窗角上的杂草,甚至全然坍塌的老宅都在齐声述说着古村落的沧桑和凄美。

0721_105531_645.jpg

0721_105645_384.jpg

▲三年前的章堰

三年后,再来章堰,几栋百年老宅已被绿色围挡围起。挑开围挡,眼前的朱家老宅庭院内雕花门板或开或闭,二楼木质墙围还在“奋力”地撑起屋顶......

0721_105717_521.jpg

▲朱家老宅

“这里将做抢救式修旧如旧,200平米的朱家老宅将作为地块上引入的精品民宿品牌‘大乐知野’的入住大堂。”中建八局章堰村项目公司总经理范敏姬介绍道。

再往深里走,部分破败的残垣断壁将被作为古镇的历史记忆融入到新生建筑之中,“古桥汇福桥边,我们打造了一座与桥同名的汇福堂,将引入中版书房,在此营造书香、茶香、咖啡香汇聚之地,供游人依河而坐,茶叙谈心。”范敏姬说。

0721_105751_564.jpg

章堰村的产业振兴规划方案聘请了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作为项目首席创新官,娄永琪院士提出通过需求升级、循环经济、社群思维和平台逻辑“四大范式转型”,颠覆将乡村作为“消费终端”的旧思维,把处于产业链高端、创新链前端的乡村“未来乡村生活和产业原型”打造作为核心战略。将乡村作为全新的“创新源头”,提出破解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难题的上海方略。

0721_105819_455.png

"水系治理、三废处理、土壤改良,章堰村的改造,肩负着重固紧邻章堰的徐姚村、新丰村、中新村、回龙村的五村联动发展。”五村水系相连,村村相通,依照“一村一品”,相辅相成的发展理念,范敏姬说,章堰的发展定位为时尚水乡,徐姚则是城乡共建,新丰将围绕蔬果生态园发展自然教育基地,中心村打造农业公园,回龙发展数字农业......

0721_105845_199.png

五村联动,大手笔的章堰村无疑将是撬动各方的新引擎,细看规划蓝图,引入特色餐饮的“堰集”,吸引艺术家工作室入驻的“叠院雅集”,可供企业培训和非遗匠人传承的“幸孚书院”,以及众创空间和创新孵化基地,未来5年内,这里将引入或孵化100家公司,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效果图和规划图纸还一时难以清晰明了地构建起未来章堰的图景,村头先期打造的章堰村文化馆让人惊艳之余,也多少使人估摸出了未来章堰所要诠释的“新”与“旧”之间的共生共存。

0721_105910_817.jpg

文化馆由原来比邻而居的相对完好的村史老宅和破败的“章家宅”合二为一。

改造得非常巧妙,就整体外观而言,看到的是一栋被残垣老墙包裹着的建筑,远看如同一栋白色新屋从破败青砖间“生长”出来一般。

0721_105940_684.jpg

“我们委托了著名设计师琚宾亲自操刀设计,老墙与新宅间隔仅50公分的距离,并在北侧‘新生’出一栋两层建筑。”跟着范敏姬拾级而上,选取最佳角度俯瞰新老三栋建筑,看似独立,却又环环相扣,琚宾采用的回游式流线设计,令来访者仿佛置身于一座房外有房、窗外有窗的奇幻园林之中。

游走于这座令人脑洞大开的“新”“老”建筑里,思绪的想象力会无限张开,令人对这座始建于北宋1069年的古老村落正在经历的这场千年后的“蝶变”又多了几分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