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手工制作的焋糕,一口就能咬出满满青浦年味 2021-01-29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1-01-29 11:00:00
青浦人逢年过节少不了吃焋糕,这不仅寓意着年年“糕”升,更是青浦人代代传承的年味记忆。如今,依然有许多村民保留着自制焋糕的老传统、老味道。随着春节来临,村民们又开始为焋糕忙碌起来……
一大早,练塘镇浦南村米乐农庄的灶头间里远远就能看到蒸汽氤氲。一走进屋子,浓浓的糯米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食欲大开。大家进进出出淘米磨粉、溲粉、装模、蒸糕,一派忙碌的景象。没过多久,热气腾腾的焋糕新鲜出炉,附近村民都赶来购买。大家都说现在土灶越来越少,年轻人更不会制作焋糕,难得这里还是小时候的老味道。
杨美珍是农庄负责人的母亲,她的手艺是出了名的正宗,这里出炉的每一蒸焋糕都经过她的严格把关。面对镜头,阿姨大方地介绍自己的独家诀窍,大家如果想做出香甜软糯又不粘牙的焋糕,那么在冰糖的使用、糯米、梗米的比例等方面都要很有讲究。
杨阿姨说:“冰糖化开掺面粉里,这样做出来的糕会更加紧致,这都是老传统传下来的;糯米粳米三比一,糯米多,粳米少,如果纯糯米的话,糕就太黏了,糕冷了之后就会硬,口感也不好。溲粉也要细致入微,这些步骤都不能有差错。”
杨阿姨还说,火候对于蒸糕也十分重要,焋糕放进蒸笼以后隔水蒸,要迅速往炉膛里添加柴火,保持旺火的火力至少十分钟以上,这样做出来的焋糕会带有农家土灶特有的柴火香。对于城区市民来说,用高压锅蒸焋糕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杨勤峰是杨家焋糕制作的第四代传人,从他曾祖父当年挑着担走街串巷卖糕点,到今天自己经营农庄、制作焋糕,不变的,是一口口留存在青浦人记忆中的老味道。如今,以焋糕为代表的练塘糕团已被列为上海青浦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的焋糕在传承古人智慧的基础上,还摸索出了彩色奘糕。米乐农庄也在今年推出了造型别致、色彩活泼的“牛年吉祥”焋糕,寓意吉祥如意。在原材料的使用上,米乐农庄严选本地优质稻种,使口感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模具、工艺上也有诸多改良,确保食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