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复旦大学创新学院拟落地青浦金泽,17号线西延伸直抵“水乡客厅”...... 2021-05-14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今天发布,翻开这份《行动计划》可谓“惊喜”连连。《行动计划》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近期重大建设项目明确了任务书和时间表,标志着示范区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

《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先行启动区,以水乡客厅、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四片区为集中示范。重点明确各片区到2023年的建设形象框架、建设重点领域,以及各年度重要功能项目的建设进度。

0514_091328_393.jpg

水乡客厅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是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五共”制度创新试验田和“五个一”(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主体管开发、一套标准管品质、一个平台管实施、一体化制度管治理)共建模式的集中实践地。

青浦西岑科创中心重点推进华为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打造西岑科创园区,对标国际一流的创新社区,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

吴江高铁科创新城重点加快苏州南站高铁枢纽建设,探索“科创文教+TOD”发展模式,达到交通枢纽、创新服务、活力中心三合一效果,实现城站一体。

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重点聚焦创智水乡建设,加强区域基础设施支撑,建设形成集高等院所、人工智能、文旅文创为一体的特色创新中心。今年,“一厅三片”建设将陆续启动。

(二)

青浦区2021~2023年相关重大项目安排总体考虑为“5+5”:第一个“5”指五大板块,包括重点区域、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和民生服务;第二个“5”指青浦区拟三年内安排56个项目编入三年行动计划。

青浦区副区长彭一浩透露:“其中,‘一厅三片’重点区域8个,生态环保类8个,设施互通类23个,产业创新类10个,民生服务类7个。在56个项目中,两方或三方(四方)共建的项目27个。”

0514_091400_654.jpg

2021年,青浦方面将重点围绕这五大板块,集中安排新开和续建项目43个,加快推进、力争早见效。

高质量推进“一厅三片”建设 。计划在青浦涉及区域实施8个项目。

“一厅”即江南水乡客厅青浦片区12平方公里,我们主要考虑推进“一中心一田园一片区”建设,“一中心”就是国际创新中心,打造国际级的创新中心、商务中心。

“一田园”就是江南圩田主题展示园,主要体现江南特色,面积2800亩,打造“圩田再造”水乡田园样板。

0514_091419_159.jpg

“一片区”就是金泽片区,涉及到5个村庄,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片”即西岑科创中心,区域面积近4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片区,东片为华为研发中心,西片为西岑科创园区。以华为研发中心为龙头,加快集聚华为中下游产业链,构建集科技研发、商业商务、社区生活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创新社区,着力打造绿色创新高地。


高质量推进生态环保建设。着重做好元荡、淀山湖等生态功能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全年计划实施6个项目。重点加快推进元荡生态岸线贯通二期工程。

在去年完成一期1.2公里基础上,今年计划完成示范段至小汶港闸区1.9公里(涉及80米陆域范围、427亩用地)建设,重点打造入口公园、风景森林、湿地风光3个景观节点,确保在今年10月示范区二周年现场会召开前全面完成。同时,继续做好淀山湖岸线贯通及周边水系生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

对标世界著名湖区定位,按照“50米水域范围生态修复、80米陆域范围构建一环三道、500米保护区范围实施企业清拆、截污纳管”的要求,推动岸线贯通开放,擦亮“水清岸绿”生态绿色这一最大底色。

高质量推进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发挥示范区设施建设跨行政区合作经验,强化轨道链接、道路连通、三道(蓝道、绿道、风景道)复合等设施建设,全年计划实施设施互通类项目16个。

0514_091443_291.jpg

重点实施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工程。向西串联西岑科创中心等集中示范区域,全长13公里。先行建设西岑—东方绿舟段,长约6.6公里,力争今年6月底开工,计划2023年底建成运营。

同时,按照G50沪渝高速作为示范区东西向主要交通及发展走廊的定位,加快实施拓宽改建工程。拓宽G50高速(嘉闵高架-西岑)段全长约37.4公里,同步推进高速公路智慧化升级。目前工程项建书已上报,计划2023年底竣工通车。

高质量推进创新产业发展。大力引进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着力培育创新产业,全年计划实施产业创新类项目9个。加快华为研发中心项目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余亿元,打造全球高标准的高科技研发基地,优先布局华为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研发等业务,加速产业集聚,力争2023年底前竣工交付。

积极争取复旦大学创新学院早日开工。复旦大学拟在华为研发中心周边选址建设青浦校区,拟建设计算与智能、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工程等三大创新学院,新一代通信工程等一批新工科院系,创建复旦—华为新工科融合创新中心等产教产研联合研究机构。计划招生8000名左右。

高质量推进民生项目建设。聚焦群众关切,面向示范区民生需求,全年计划实施民生项目4个。其中,投资8.7亿元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打造集医、教、研、妇幼保健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目前在装修和安装阶段,计划今年底基本建成。

投资8.1亿元建设兰生复旦学校青浦分校。学校覆盖学龄前至高中段教育,设计班级76班,预计招生人数近2500人,目标打造成为示范区乃至全国顶尖的基础性、特色型、现代化学校,力争今年秋季正式开学。

(三)

《三年行动计划》包括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板块,对建设内容、责任主体等进行细化安排,并将实施进度分解到三年周期内。

生态环保类项目 以太浦河(含汾湖)、元荡、淀山湖“一河三湖”的生态综合治理为重点,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实施湖泊保护修复、活水畅流、清水绿廊、蓝色珠链、全域秀美五项行动。

目前,元荡美丽湖泊群建设工程、元荡岸线生态修复贯通二期工程、太浦河(含汾湖)岸线生态修复贯通工程示范段、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都已经开工。

设施互通类项目 按照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原则,实施轨道链接、道路连通、三道复合、绿色基础设施支撑、智慧与韧性城市建设五项行动。示范区成立以来,已经打通了5条省际断头路(康力大道—东航路、叶新公路—姚杨公路、盈淀路—新乐路、复兴路—曙光路、桃乌路—姚太线),今年仅水乡客厅就将建设3条省际断头路贯通工程(汾湖大道—兴善公路,浦港路—金南路,金商公路—嘉善大道),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工程也将开工建设。

产业创新类项目 依托示范区一体化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功能互补、空间复合、创新融合,围绕“五大经济”产业体系,实施创新平台共建、先进制造升级、 数字经济融合、文旅新经济培育、新型服务赋能五项行动。

目前,精测半导体项目和优刻得项目主体已封顶、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即将揭牌,英诺赛科一期工程去年已实现投产,二期项目也正在抓紧推进,格科微电子已经建成投产。


民生服务类项目 以高等级、共建型项目为引领,实施公共服务提质、品质人居标杆、特色文脉传承三项行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公共服务品质整体提升。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新建项目已进入装修工程阶段,吴江区中医院新建工程基础施工也即将完工,嘉善高端技师学院也已取得用地手续。

(四)

“《行动计划》前后历经了五个月编制,接下来要注重规划引领,保障项目落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在《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衔接两省一市、两区一县国土空间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针对示范区特色创新建设领域进行深化研究和细化指引,推进相关专题专项规划编制。重要规划编制计划主要包括针对示范区特定领域的全局性专题规划研究、先行启动区范围内专门开展的重点专项规划、局部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等。其中,2021年度计划编制的专题专项规划都在紧锣密鼓推进。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全面发力的关键一年,执委会将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