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在青浦召开 2023-08-01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7月31日下午,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在上海青浦举办。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跨域一体、开放共赢”主题,深入探索示范区业界共治模式,凝聚优质市场资源,塑造开放创新生态,赋能示范区建设,奋力推进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大会由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指导,示范区执委会、开发者联盟共同主办,上海市青浦区、中国三峡集团共同承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协办。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江苏省领导、浙江省领导、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相关成员单位及科技企业、金融机构、高校智库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议共推下好长三角国家战略先手棋。
大会上,示范区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集中发布政府需求、企业协作、企业能力和中高端人才需求等四张高质量发展清单,共推出340项合作事项、298个优质岗位。
示范区成立以来,青浦区始终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在理事会、执委会的指导帮助下,携手吴江、嘉善加快一体化进程、共推高质量发展,全面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会上,青浦区委书记徐建作了题为《共享时代机遇 共推创新发展 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推介发言。
徐建在发言中说,近年来,青浦深化“一城两翼”,努力承载四大功能。东翼依托大虹桥,汇聚全球资源。借势进博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平台,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引进虹桥海外贸易分中心等高能级机构,组团发展数字供应链集聚区和智造园、医创城、数字谷,全面提升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西翼连接长三角,彰显协同一体。112项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生态价值不断释放,我们将联合吴江、嘉善共建创新共同体,加快推动水乡客厅创智引擎、西岑科创中心、金泽创研古镇、同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建设,全力打造环淀山湖创新绿核。新城襟带两翼,放大枢纽功能。围绕“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发展意象,加快新城功能导入,启动生命健康、数字智造两大产业社区,系统布局TOD综合体、复旦融合创新中心、中科协海智基地、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平台,努力塑造交通新枢纽、产业新高地、宜居新典范。
徐建说,着眼国家战略需要、产业发展趋势,“大数字、大健康、大商贸”产业全面发力,数字经济引领青浦产业迭代升级。创新产业集聚成势。长三角数字干线多点开花,华为研发中心即将建成,市西软件园、长三角绿洲智谷等一批重点园区初显规模,北斗创新基地迈向未来空间产业新蓝海。全区规上软信业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营收增长超50%。发展动力强劲澎湃。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加快落地,美的、安踏、网易等引领产业发展,“三通一达一兔”加快向数字化、信息化、高端化转型,顺丰、中通多点布局海外仓,全区跨境电商交易量是2021年的4.8倍。联动吴江、嘉善打造“五五购物节”消费新场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青浦已集聚42家世界500强企业、34家上市公司、近百家总部企业,长三角数字干线正潮涌向前。
徐建表示,青浦已绘就机遇无限的规划蓝图。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正式发布,虹桥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落地实施,贯穿东中西的示范区城际线启动建设,城市蓝绿空间进一步整合拓展,为企业和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青浦充满着求贤若渴的诚挚期盼。“一港两园”广聚英才,“青峰”人才政策持续优化,年度安排人才激励资金超1亿元,筹集人才公寓2.1万套。青浦营造了追求卓越的营商环境。示范区、大虹桥、张江园区、五大新城政策不断聚焦,数字化“六大会战”提速攻坚,“一网通办、青浦好办”、帮办代办、专员服务让创新创业赢在起点、制胜高点。青浦可享受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城市更新加快步伐、美丽家园持续推进、幸福社区全域覆盖,构建起便捷共享、全龄友好的“15分钟生活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蟠龙天地、天空之城引领新生活新消费,环城水系公园、青西郊野公园勾勒出“最江南”的水乡韵味。
会上,青浦区共发布了143项高质量发展需求清单,包括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在内的34项政府需求清单、34项企业协同需求清单、42项企业能力清单及33个高端紧缺岗位的人才需求清单。
会上,3个重大合作项目签约,即:水乡客厅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高质量建设合作协议、共建车路协同示范区合作协议、质量认证助力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
水乡客厅是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是长三角一体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制度创新试验田,作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示范区执委会、两区一县人民政府与两省一市住建、通管、国网等部门签约供气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供电一体化三个协议,共同为水乡客厅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
示范区执委会、两区一县人民政府与中国联通、百度集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驭势科技共同签署共建车路协同示范区合作协议,将重点围绕示范区车路协同规划研究、车路协同示范段先行先试、车路协同产业生态打造与创新生态培育、跨域车路协同标准研制等内容与两区一县开展战略合作,支撑示范区打造车路协同示范区域。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与示范区执委会及两区一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质量认证助力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将重点推进三块内容:一是共同推进长三角绿色认证示范区建设;二是建设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长三角创新中心(吴江区),建设若干创新和孵化中心;三是加大对示范区科创企业质量认证支持和培训力度。
会上举行了重点产业项目签约仪式,9个产业项目总投资约137亿元,其中创新经济领域6个,数字经济领域2个,服务经济领域1个。其中青浦区3个项目,分别为水乡客厅创智引擎、现代中药国际发展基地项目、超卓航科全球研发中心。吴江区3个项目,分别为迈为科技泛半导体装备项目、半导体单晶衬底项目、曼特智能机械项目。嘉善县3个项目,分别为新能源汽车无源器件生产基地项目、桓能芯电二期项目、恒颢光电年产300万片液晶触控面板项目。
9个签约项目聚焦示范区重点区域,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落地后将为示范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将对促进示范区产业升级、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强有力支撑。
会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高新区占地面积19.54平方公里,依托长三角区域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形成“3+2”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
未来,示范区高新区将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一体化,瞄准高新区的“高”和“新”持续发力,集成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运用新技术革命成果,突破“卡脖子”技术和环节,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示范。到2025年,高新区区域创新体系将更加完善,跨省域高新区体制机制更加完备,主导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集群竞争能力、自主可控力大幅提升,中心集聚辐射和区域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基本建成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一体化的“新园区”和示范区绿色科技创新高地、生态经济发展高地、宜创宜业宜居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