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一起了解青浦发展蓝图 2024-01-02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上海各区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把“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由上海发布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联合制作的《2023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节目正在播出。今天的访谈来到青浦区,看“四百大走访”如何走出新气象,拓展新思路?
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主战场,以及上海全面推进五个新城建设的重要承载地之一,青浦区围绕“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的目标,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青浦将有如何作为呢?来看看青浦区委书记徐建怎么说↓
青浦区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这方面取得哪些实际成效?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示范区成立以来,青浦区与吴江、嘉善紧密协作,加快一体化进程、共推高质量发展,全面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体化示范区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华为、网易、美的、全国算力网络枢纽等加快建设,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5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65家、“专精特新”企业88家,长三角数字干线全面推进。西岑科创中心、方厅水院、沪苏湖高铁、示范区线等加快建设。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出台“政法二十二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城市更新加快步伐、美丽家园持续推进、幸福社区全域覆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示范区青浦分院投入运行,中山医院青浦院区开工建设。元荡岸线全面贯通,蓝色珠链加快打造,蟠龙天地、天空之城、夏都小镇引领新生活新消费,环城水系公园、青西郊野公园勾勒出“最江南”的水乡韵味,提升了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
下一步,青浦区将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携手联动,以一体化发展的新成效,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在产业发展方面,尤其要抢抓数字经济机遇,对照数字经济“龙头矩阵”的要求,锚定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目标,深化产业研究和跨区域协作,在集成电路、大模型、区块链、平台经济等方面找准赛道,放大规模效应,同时与周边地区错位互补、链式布局、形成矩阵,更好争创跨省域国家级高新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在做好生态共保联治、政务跨省通办等治理一体化的基础上,努力向发展一体化领域拓展深化,围绕成本共担、财税分享等深层次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推动产业转移承接的制度机制。更好激发各类招商主体活力,推动项目和资源精准高效对接,真正让好项目不缺土地、不缺资源。
青浦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首发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五个中心”建设方面有哪些战略考量?
青浦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上海片区,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快发力,把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作为核心环节,打造数创新高地和示范区创新共同体,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青浦贡献。
依托科研院所做好“联合”文章。围绕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环复旦知识创新圈,高浓度集聚创新要素,更好赋能周边产业创新转型。依托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红房子医院”、儿童医院示范区医学中心等落地机遇,推动产医融合,促进生物医药、创新药械等产业提质增能。
紧扣龙头企业做好“引培”文章。深耕“大数字、大健康、大商贸”三大产业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和以商引商,形成高端产业集群。以华为研发中心投入运行为契机,紧密对接芯片设计、无线网络、物联网等产业。同时错位互补布局人才服务、高端文旅及相关产业平台,带动西岑科创中心、金泽创研古镇、水乡客厅创智引擎等更好发展。发挥美的、安踏等龙头企业的优势,放大其终端整合作用和行业影响力,为地区产业创新和消费升级注入动力。
围绕产业社区做好“赋能”文章。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聚焦工业园区、西虹桥商务区、市西软件信息园、西岑科创中心等重要节点,以及示范区线站点周边,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服务业的布局和招引,更好为开放式产业社区赋能。此外,还要发挥政府创投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培更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标杆企业。
如何紧扣跨域一体,全面打造“战略赋能区”?
青浦区将以服务落实重大战略为牵引,努力在推动双向开放和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上走在前列。
强化跨区域协同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吴江、嘉善共推新三年重大功能项目建设,共创跨省域国家级高新区,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合作、生态共保联治等一体化制度创新。加快金发科技、爱仕达机器人等高新企业扩产增能,启动建设良壤等文旅项目,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强化能级提升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依托进博会、综保区和物流总部等平台,抢抓“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和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建设机遇,推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和科技服务业提质升级。
强化重点突破推进青浦新城建设。聚焦“1+3”重点区域,借鉴全球先进案例,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理念,锚定生态型总部特色定位,明确生物医药、数字智造、时尚消费产业方向,加快青浦之芯岛、环复旦创新圈、新城绿环建设,打造公园中的城市、水系中的城市。实施G50扩容、G15抬升、G318改扩建、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紧密新城与中心城区、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联通。
强化“双线引领、一城两翼”推进战略联动。以有形的示范区线加快城市更新,以无形的“长三角数字干线”带动产业升级,推动青东、青中、青西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在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上,青浦将有那些作为?青浦区围绕建设幸福温暖家的目标,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让生活在青浦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更加凸显民生保障获得感。抓紧抓实各类民心工程、民生实事,坚持把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围绕落实本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意见,分类推进各类型“两旧一村”改造。着眼满足农民工、快递小哥、年轻人等新群体住房需求,健全“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实现“安居梦”。
要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挖红色文化资源,讲好青浦红色文化故事,高质量建设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围绕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加快建设一批文化艺术场馆和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深挖崧泽、福泉山、青龙镇历史文化,打响“最江南”品牌。着力激发文化消费潜能,串联蟠龙天地、天空万科广场、夏都小镇、奥特莱斯、朱家角古镇等,发力演艺展览、山地经济、品牌赛事、网络文化等重点领域,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更加凸显文化建设软实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惠民工程,让良好环境更好造福于民。持续推进环城水系公园、青西郊野公园、“蓝色珠链”、元荡岸线功能和品质提升,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增强服务功能、提升运营水平,打造群众可亲近、可漫步、可休憩的蓝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