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浦街道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02.22
盈浦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依法治区办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街道中心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职责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加强组织党委中心组法治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同时,在党工委会议和主任办公会前要求相关部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执法队员进行执法领域专题教育学习讲座,深入学习法治建设中的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战略思想,提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水平,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的领悟,提升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重点学习《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上法律法规均纳入2023年度盈浦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二是推进主任办公会会前专题学法工作。专题学法一月一次,在2023年2月初制定完成2023年度学习计划。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学习。加强对相关法律和常用法律的熟悉度,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规避风险,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提升办事效率。
(二)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法治建设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早研究、重部署、抓实效,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召开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会,加大重要工作部署推进和重大问题研究解决力度,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充分激发全街道各级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街道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凝聚工作合力。同时,成立盈浦街道法治建设工作专班,规范和优化协调小组运行,定期开展工作推进会,并将法治建设作为一大评分项目纳入村(居)司法工作考核系统中,具体量化村(居)年度述法工作、学法活动以及参加各类会议、学习培训的指标,以解决应对部分在法治建设方面积极主动性不足、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切实提升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盈浦街道法治建设示范街镇创建活动行动方案(2022—2023年)》,把宏伟蓝图转化为基层法治建设生动实践。2023年1月16日上午,召开法治建设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创建法治建设示范街道工作,进行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李宾徐出席会议并讲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曹秋龙主持会议。为发挥统筹盈浦街道法治建设的作用,盈浦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拟召开办公室会议,协商内部法治建设督办、法治示范街镇创建等相关内容,6月底召开盈浦街道2023年法治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统筹盈浦街道法治建设工作。统筹推进法治上海建设“三个规划”在本街道贯彻落实,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9月,积极完成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镇的台账申报工作。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依法履职,依法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1.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负责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抓政务信息的收集、梳理及发布工作,严格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2023年1月发布《2022年上海市青浦区盈浦街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持续推进“阳光村务”工作,加强对村居务公开栏的实地检查,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公开,增强信息发布时效性。
2.加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
一是加大事前审查力度,由司法所牵头,财管办、顾问律师相互配合,对合同审核平台对街道所有合同进行审核;二是建立事中协调机制,在重大法律纠纷处置中,落实顾问律师参与制度,涉及老城厢改造、土地征收等工作,律师全程参与,确保全流程合法合规;三是完善事后处置机制,在行政复议应诉过程中,采取顾问律师答复、司法所初审、分管领导复审、主要领导同意的审批机制,确保行政复议答复和诉讼应诉工作妥善进行。协助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33份,完成合同审核289份,涉及标的额6618万余元。办理复议案件8件,无确认违法、撤销、变更和责令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按照要求100%出庭。民事诉讼案件3起,均在办、未审结,无非讼案件。
3.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监督
全面推行和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示街道《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处罚情况,执法人员执法过程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完善便民阅卷制度,建立健全完备的事前事中事后执法公示制度。共完成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31次,出具法律意见书31份。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并就未有效溯源、违法主体认定不当、执法程序不严等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二)聚焦基层一线,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得到提升
1.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
一是重点加强对青少年、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正能量宣传,抓住“国际禁毒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通过摆摊、进学校等方式开展线下宣传;二是有效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2023年盈浦街道普法责任清单》,做到执法普法相结合。重点推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实时普法,把普法工作贯穿行政执法全过程,把执法过程变成普法过程,把普法融入案件受理、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告知听证、处罚决定和处罚执行等执法全过程的各环节,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三是持续推进“董叔课堂”特色项目,通过贴近生活的鲜活案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面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现场进行释法答疑,开展法治宣讲6场,惠及群众500余人。
2.做好“两人”培育
培育一批以村居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长、村民小组长、居民区楼组长等基层群众自治力量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并建立“两人”数据台账,进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完成每个村居3个“法治带头人”、8个“法律明白人”、1户“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培育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法治力量。
3.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指导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参与调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累计完成人民调解协议368份,化解各类轻微邻里纠纷200余次,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累计开展法律咨询100余次。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68件,调解成功率100%。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街道虽然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对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在学法用法、法治实践上下功夫不够。虽然工作也在做,但是没有与各部门、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不配套,有脱节现象,影响了理论学习的效果。
二是行政执法行为还不够规范。执法过程中不重视程序的情形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行政执法监督的措施还不够有力。
三是法治宣传工作还需深入。法制宣传往往停留在活动咨询、会议、宣传图画上,宣传方式较单一,形式不够新颖,难以有效调动干部、群众的参与性、积极性,宣传效果不太理想。
四、2024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组织领导
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各个方面,将各项工作与重大战略任务紧密结合,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制度完善,落实监管责任,带头做好表率,自觉接受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等能力。
(二)强化氛围营造
以“八五”普法为契机,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努力根植法治信仰。各成员单位在普法宣传形式、措施、方法上,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技术,打通报、刊、台、网、端等各类传播平台,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工作成效、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特别是各类贴近群众的、有创新性的内容,加大粉丝互动,增加阅读量及转发量,正确引导舆论,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凝聚社会共识。村居作为法治文化传播的主阵地,要将法治宣传融入社区工作日常,提升居民群众的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强化总结提炼
盈浦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将继续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严格对照任务清单,细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做好日常工作台账管理,严格按照要求,精准对标。街道各部门、单位和各居村在法治建设工作中都负重要职责,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形成可宣传、可推广、可复制的优秀作品和成功经验。
(四)强化法治培训
法治建设工作涵盖领域广,基层相应培训仍未到位,而法治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成效,故要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工作,注重法治人才的培养及锻炼。通过加强法治人员尤其是基层法治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其法律素养以及综合运用水平,提高盈浦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