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印发《青浦区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QA120100020210146

主动公开

青府办发〔2021〕60号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2021.12.31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青浦区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21年12月31日

青浦区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更是青浦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服务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和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弘扬“抢拼实善”新时代青浦奋斗精神,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迈进的新五年。青少年既是青浦区实现全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也是未来高品质生活的最大受益者。为了稳步实现青浦青少年的积极发展与优先发展,充分动员和发挥青少年在青浦发展新征程中的积极作用,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青浦青少年发展的背景和趋势

(一)“十三五”期间青浦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成就

本规划所称“青少年”,为本区14~35周岁常住人口。截至2020年末,青浦区常住人口127.14万人,来沪常住人口72.41万人。青浦青少年(为本区常住人口中14~35周岁的居民)常住人口为43.51万,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的34.2%。其中,来沪青少年常住人口为33.05万,占全区青少年常住人口的76.0%。

“十三五”时期是青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五年,是从追赶迈向跨越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围绕“新青浦、新生活”奋斗主题和总体目标,在区委、区政府和团市委的领导下,依托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平台,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青少年工作、支持青少年发展,着力推动青浦青少年在价值引领、人才培养、成长发展和权益保护等领域的优先发展和积极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1.价值引领

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决落实党的意识形态责任制,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引领,扎实做好青少年理论武装和主题教育,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专题学习、网上团课、主题团日、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持续在全团开展“青年大学习”。致力打造团属工作品牌,以先进思想引领青年,以丰富载体团聚青年。开发“青春青浦”系列文创品牌,十三五期间,连续编演青春追梦话剧,开展青浦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打造“国旗下成长”青浦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品牌。

2.人才培养

开展青浦区青年英才选拔培养工作,首批30名青年英才通过集中培训、导师带教等方式快速成长,并在各自的平台为青浦发展助力。实施“扬帆回青”优秀青浦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即大学生回流计划,培养汇集1314名优秀青年人才回青开展社会实践。以“创青春”为主题,联合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商务委等单位开展青浦区创业大赛、青浦青年企业家论坛、“共享进博会溢出效应,助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青浦区招商推介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研学线路青年设计大赛等,进一步提升青浦青年的创新创业能力,在青少年中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3.成长发展

持续推进青年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化团建、网格化团建工作,建设并完善更多促进青少年日常锻炼的场所和设施,积极推动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平台建设。构建青少年服务平台,推进线下青年中心建设,以梦空间·青浦区城市青年中心作为枢纽,指导带领11个街镇建设青年中心52家。成立“上善联盟”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青之汇”青年社会组织联盟、“青之声”自媒体联盟和“青之益”青年志愿服务支持联盟,推进团属资源、项目共享共赢、互补互动。服务青少年民生痛点,连续六年开办爱心暑托班,累计开设81个办班点,为全区6000余名小学生提供暑期看护服务,累计财政投入1000余万元。

4.权益保护

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公共政策与服务更趋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困难家庭儿童文化福利补贴项目顺利推进,低保家庭青少年文化福利补贴实现全覆盖,专业青少年事务社工坚持为罪错青少年提供服务并开展合适成年人工作。全区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数已增至45名。五年来,全区47家青年社会组织开展了188个青年服务项目。青年社会政治参与的渠道进一步拓展,青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十三五”期间,青浦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发展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和短板。一是高度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青少年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构成较大挑战。二是房价高企、生活成本上升,让青年人面临较大的现实压力,对其个人身心健康构成挑战。三是社会参与渠道的相对不足、社会分化带来的公平正义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不充分等,成为青少年在实现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进程中的社会性障碍。

(二)“十四五”时期青浦青少年发展的趋势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浦的战略地位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基础设施到制度体系,从区域合作到共建示范区,青浦区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十四五”时期是青浦落实“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两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加快实现青浦新城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抢拼实善”新时代青浦奋斗精神,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打造“上海之门、国际枢纽”城市品牌的第一个五年。面向未来,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统筹“两件大事”,坚持“四个放在”,全面、辩证、长远地审视青浦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重大战略机遇。在此宏观背景下,“十四五”时期青浦青少年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价值引领方面

青少年价值观念与文化选择将更趋多元,思想价值引领需进一步深化。同时,青少年还普遍面临学习、工作和就业等竞争压力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成本增长的经济压力,使得唯有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的思想价值引领才能真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新时期,如何通过融合线上线下途径、融合教育引领与主题实践来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现代公民素质、提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福祉,将成为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中之重。

2.能力建设方面

全面提升青年综合能力,是青浦落实“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两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青浦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青少年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急需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更加公平优质、泛在可选的教育服务。面对资源配置不均衡、区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等问题,需要不断提升优质教育供给能力,坚持需求导向,立足“为了每一个学习者的终身发展”“上海和青浦发展对教育提出的重大需求”两大出发点,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以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为引领,发挥共建共享、示范引领和辐射服务作用,实现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3.环境创设方面

在新时期,青年对就业创业将有更高期望,亟需进一步优化青年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大、中学生对职业和专业选择的引导,加大青年就业创业支持与服务工作力度。亟需加强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亟需加强对青少年网络使用、游戏消费、网络直播等行为的价值引领,强化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预防与治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亟需推动区、街镇两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与援助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4.共治共享方面

“十四五”时期,公众对包括流动青少年、残障青少年、困境青少年等在内的所有青少年平等发展的公共政策与服务有更高期待,社会对“幼有善育”等公共服务需求将更加突出。政府和社会力量需要在更高水平上协作推动青少年发展,深入研究青年科创人才培育的落实措施,在就业、落户、子女教育方面提供更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有效培育、吸引和激励符合青浦经济和社会发展亟需的人才力量。

二、“十四五”时期青浦青少年发展愿景(一)发展理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青浦区“十四五”期间总体发展目标和要求,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新城建设等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以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路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坚持青少年优先发展与积极发展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统筹好、协调好、利用好各方资源和有利条件,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激励青少年创新贡献、推动青少年共治共享,支持青少年在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中贡献青春力量、谱写出彩篇章。

(二)发展目标

根据“十四五”时期青浦区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及《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内容,立足于新时期青浦青少年的发展现状、需求与趋势,围绕价值引领、能力发展、环境创设、共治共享四个层面,进一步统筹和整合党政部门、各类社会组织、各种社会力量的资源,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工作中的枢纽性作用,启迪和挖掘青少年积极成长和发展潜能,加强对青少年多元化需求的及时有效回应,培育青少年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素养,促进青少年能力发展与终身成长,促进青少年优质均衡发展,促进青少年发展与青浦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力争到2025年,使青浦青少年发展水平总体超过上海青少年发展的平均水平。

(三)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2025

1

青少年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活动覆盖率

预期性

100%

2

青少年法治观念与公民意识教育和实践活动覆盖率

预期性

100%

3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

预期性

55%

4

青少年心理健康评定(满分100分)

预期性

72

5

35周岁以下(含)青年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新增企业注册数

预期性

逐年增加

6

青年英才选拔、培育累计人数

预期数

60人(5年)

7

适龄青年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的增幅

预期性

不低于5%

8

青年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

预期性

40%

9

留学回国人才中青年占比

预期性

不低于90%

10

10万名青少年配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

预期性

100

11

青年人大代表议案、代表建议数,青年政协委员提案数

预期性

逐年增加

12

青年注册志愿者数量

预期性

不低于10

13

青少年人均年参与公益活动时间

预期性

40小时

14

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员中的青年比例

预期性

不高于24%

15

青少年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月均使用次数

预期性

5

16

未成年人犯罪率

约束性

不高于1‰

        三、“十四五”时期青浦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培育青少年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素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立足青少年身心发展客观规律,融合传统方法和新媒体手段,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现代公民素养教育,倡导健康可持续生活方式,培育青少年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素养,更好地引领青少年健康发展。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强化青少年爱党爱国教育。突出学校在爱党爱国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强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商圈、青年中心等地标,以重要节庆、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青少年仪式教育、爱国主义宣讲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各类紧跟时代主题、符合当代青少年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产品,强化青少年对国家制度、发展道路、重大决策的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激发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引领青年学生的政治选择、树立青年学生的政治理想,不断强化青年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高中阶段实施三级培养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自觉报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立场,防止偏激行为,坚决杜绝暴力等违法行为,确保报国行为合规合法、利国利民。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履行兵役义务,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军,鼓励职业青年积极参加民兵预备役。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巩固少先队九年仪式教育体系。(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文化旅游局、团区委、区人武部)

引导青少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形成大中小纵向衔接、课内课外横向贯通、线上线下有机整合的模式,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实施共青团宣传思想工作产品化战略,开发“青春青浦”系列文创品牌,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强化青少年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和树立平凡朴实、可亲可近、积极向上的“青年偶像”,用身边典型感召广大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传统教育和新媒体途径,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开展分门别类的学习践行活动,引导青少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区文化旅游局)

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由浅入深地向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强化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建立完善面向青少年的长效教育机制,通过参观展馆、交互体验、观看演出、聆听讲座、寻访古迹等方式引领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大力扶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电视、动漫、音乐、绘本、文学作品等,充分挖掘青浦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深入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文化旅游局、团区委)

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与劳动教育。健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为一体的跨学段联通、跨学科融合的德育一体化教育体系,探索德育“学前故事化、小学生活化、初中案例化、高中主题化”改革,鼓励学校按年级实行梯度化、递进式培养目标并配套相应课程与活动。重视家庭、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互补,建立健全协同推进德育的长效机制。大力弘扬青少年身边的凡人善举,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同伴教育和实践养成等手段,引导青少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崇尚劳动的家风,科学设置劳动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开展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注重引导青少年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团区委、各街镇)

强化网上思想引领。正确认识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网络电台等对青少年的影响力,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将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打造影响青少年的主流网络体系。扩大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网络电台等对青少年的影响力,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完善区域社会自媒体管控机制,打造“青春青浦”新媒体矩阵、“青之声”网络自媒体联盟。牢牢把握“青年在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在原有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基础上,探索在B站、抖音等青少年集聚的新媒体平台上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对网络热点问题、重大事件保持足够的重视和敏感,及时消解网络负能量、澄清误解和谣言,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认知。建好用好互联网队伍,重点建好共青团网评员、网宣员、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青少年好网民4支队伍,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现代公民素质

提升新时代青少年公民道德素质。加强世情、国情、市情和区情教育,引导青少年强化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意识,努力实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统一。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更加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为基础,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新媒体,为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取向与养成现代公民素质创造良好的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实现青少年思想引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增加青少年校外学习、劳动、实践、体验的机会,帮助青少年多接触、了解、融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引导青少年将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激励青少年在服务城市发展中奋斗成才。塑造具有时代内涵的家庭价值,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和理性的婚恋观。加快建设和优化青少年社交平台,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妇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镇)

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将法治教育贯穿学校各个阶段,确保法治教育课程时间,丰富法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将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制知识纳入考核内容,提升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和通过合法途径捍卫正当权益的能力,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与资源整合,继续参与和实施“法治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着力培育青少年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权利义务观念和程序规则意识。建立健全禁毒宣传教育引导体系,切实提高在校学生、在职青年、社区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成效。(区委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公安青浦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团区委、各街镇)

引导青少年提升诚信意识。深化诚信青浦建设,融合宣扬诚信文化,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等相结合的青少年诚信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青少年确立诚信为本的处事原则。加强在校学生信用管理知识和现代诚信文化的普及教育,围绕学术诚信、就业诚信、经济诚信和社会活动领域诚信等建设青少年诚信档案,在青少年中宣传培养“诚信为本”原则,持续营造“青年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青年诚信文化氛围。探索建立各年龄阶段有机衔接的信用约束机制、诚信引导机制、失信修复机制,对诚实守信青年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提供正向激励,引导有轻微失信行为的青年通过志愿公益等活动修复个人信用,引导广大青少年“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团区委)

培育青少年志愿公益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倡导文明的公共秩序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弘扬青少年在公共事务中理性表达、有序参与的公共精神,引领青少年社会新风尚。加强青少年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引导青少年在服务社会中客观理性认识和理解社会。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抗疫精神弘扬等主题活动,动员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三五”学雷锋、“12.5”国际志愿者日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进博会”、服务“长三角”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青少年志愿公益理念,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指导青少年发起和组织公益活动。(团区委、区文明办、各街镇)

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将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引导青少年科学、依法、文明、理性用网,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成瘾行为的辨析力与自控力,自觉控制连续上网时间和网络游戏使用时间。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辨识和面对互联网中可能出现的暴力、色情、欺诈等不良内容,有效发挥网络在青少年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

3.倡导健康可持续生活方式,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福祉

保障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加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普及,向青少年全面普及公共卫生理念,提高整体健康素养。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优化饮食结构、提高睡眠质量。加强对青少年易传染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强对青少年营养不良、肥胖、龋齿和视力低下等的防治工作。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实现中小学生年运动时间不少于365小时。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激励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组织开展体育技能培训,推动青年掌握2~3项运动技能。

引导青少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达标率。加大青春期性知识和生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力度,推广“家庭—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模式,提高青少年生殖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大对适龄青年的婚育辅导力度,预防少女妊娠和少女人流的发生,并为未婚先孕女性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健康咨询与服务。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活动,预防吸毒和其他有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区卫生健康委、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团区委、公安青浦分局、区妇联、各街镇)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推动将青少年咨询辅导服务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目录之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加强学校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和常态化水平。完善健康服务支持网络,实现街镇未成年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站)全覆盖。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组织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咨询服务队伍,逐步完善咨询服务机制。鼓励探索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市场或公益模式,支持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建设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关注困境青少年、来沪青少年、职场青年等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联合多方力量提供心理健康援助服务。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教育、预防、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对有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青少年进行及时和专业的心理咨询与矫治,逐步降低主要心理疾病发病率。(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区委、区妇联、各街镇)

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发挥学校教育的学科渗透作用,编写青少年防范侵害案例和技能材料,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邀请公安、消防等专业人员为青少年提供自护培训,提升青少年对侵害行为的鉴别和防范能力。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增强父母责任感,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安全意识与行为习惯。强化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和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加大对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和网吧整治力度,有效防治校园欺凌、校园周边交通安全事故和社会治安等事件的发生。加大开展环境安全监测分析,定期检测道路交通、河道水塘、电力设施等安全标识,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减少青少年车祸、溺水、触电等意外发生。发挥社区积极教化功能,围绕交通安全、心理健康、消防安全、防拐反拐、防恐自救等主题,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开展自护拓展训练。利用防灾减灾日、寒暑假等重要时点,组织青少年参与公共场所安全演练,增强青少年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区教育局、公安青浦分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旅游局、区民防办、区卫生健康委、团区委、区妇联、各街镇)

引导青少年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加强青少年资源国情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倡导低碳环保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建设,围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节粮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环保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以重要节点、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青少年环保主题活动,提高青少年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育青少年理性、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引导和帮助青少年规避非理性、盲目性、重物质性的不良消费行为。继续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积分兑换等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并依法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青少年予以相应教育和惩戒措施。(区文明办、区生态环境局、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各街镇)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青少年终身成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着力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格局,构建公平、优质、便利、多样的教育服务供给体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公平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元、职业教育贯通融合、终身教育泛在可选,建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同“上海的门户城市”“长三角的示范城市”“面向全球的国际城市”相匹配的优质教育,教育事业发展达到长三角城市先进水平,全面满足青少年受教育权,让每一名青少年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

1.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青少年平等受教育权

确保青少年享有公平、优质的受教育机会。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扎实推进高水平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缩小校际办学差距,实施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以打造“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以品牌学校为“点”,不同类型公、民办学校成“面”,深入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战略。整体提升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实现“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的目标,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区教育局、各街镇)

努力让每一位青少年都有机会接受更加适切的教育。坚持同等重视城区教育和乡村教育,同等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视健康人群教育和特殊人群教育。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教育权益,健全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便利服务,确保招生公平公正。完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运行管理指导,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完善残疾儿童教育服务机制,深化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整合资源为残疾青少年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服务。(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残联、各街镇)

2.注重多元培养,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全面发展。加强培养各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探索支持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青少年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利用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场馆拓展创新教育平台,为青少年提供科学实践机会,培育青少年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满足超常青少年的发展需求,为超常青少年提供弹性的个性化和拓展式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创新活动平台搭建和评价制度改革,为学有潜力和具有创新兴趣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深化体教融合、文教结合,加强劳动教育,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区教育局、区科委、区科协、区体育局、区文化旅游局)

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探索高中个性化教育和人才培养途径,从过度关注“应试”向注重“全面育人”模式转变。整体提升区域高中教育品质,增加高中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促进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实现高中从“分层发展”走向“分层与分类相结合”。深入探索建设自主选择、分层学习的高中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特长确定学习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导师制、学分制以及研究性学习认证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等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区教育局、区科委)

3.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保障青少年终身学习机会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少年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完善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贯通培养为主流方向,扩大“中高贯通”“中本贯通”培养规模,加快推进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使各类青少年学习者有机会在不同教育和培训系统之间流动与成长。推动普职深度融通,进一步开发职业体验课程与资源。对标青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完善全区职业院校布局,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持续加强聚焦青浦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实做强青浦区职业教育集团,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深化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集团化办专业和办学机制的实践研究。(区教育局、区科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完善面向未来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对标青浦城市定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等国家战略,完善教育资源空间布局,逐步建成服务终身学习和区域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引导青少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进一步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力,为青少年终身学习提供必要条件与保障。深化发展继续教育,探索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终身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打造青少年时时处处可学的空间环境。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加强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通衔接。深化双证融通、优化学分银行,促进不同学习成果间的相互认证。(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科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多样化终身学习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提升网络教育质量,支持开放大学(青浦分校)发展,推动网络高等教育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融合发展。探索数据驱动下未来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及课程支持体系,建设职业技能训练情景再现模拟训练系统。依托《青浦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2019—2025)》,深入实施《青浦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教育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立教育合作和分享服务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拓展青浦教育优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科委、区政务服务办、区委网信办)

4.健全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促进青少年跨文化国际交流

建立健全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开发与共建共享机制。积极引导青少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大长三角地区高校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合作推进力度,在学校联盟建设、专业课程与学分互认、学分转换等方面形成完善的协作发展机制。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青浦实验”经验优势,深化全面合作、协同创新,打造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长三角师资培训青浦基地,探索跨省市、跨区域教师队伍联培联建新模式。密切对接苏州、嘉兴,建立教育区域创新共同体,形成在党建、团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的协作发展创新机制。(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科委、区政府外办)

深入推进青少年跨文化国际交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推进国际资源、经验与本土的融合与创新,培养各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事务参与能力的高端青年人才。深入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选派青少年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规模,制定专题培训和研学实施计划,加大青少年学生海外研学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青少年学生出国出境交流,推进与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之间的深度交流。支持青浦各类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国际友好学校,完善友好城市、姐妹学校交流互访机制。建立区国际教育体验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委统战部、区政府外办)

(三)构建友好型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优质均衡发展

依托青浦新城建设,关心和爱护青少年,通过健全公共政策与服务、统合协调资源精准服务青少年民生需求,构建友好型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更优质、更全面地成长与发展。

1.健全完善公共政策,协助青年更好地安家立业

发展多样化的托育服务。在每个街镇建设至少一家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临时或长期托育服务,协助青年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深入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托育机构。积极发展课后托管、寒暑托以及其他形式的喘息性托育服务。从政策、技术和规范等方面支持高等院校、大型医院、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兴建儿童托育机构,协助有需要的家庭照料孩子。(区教育局、区发展改革委、公安青浦分局、区民防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加强亲职辅导服务。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系统化、专业化发展,协助家庭掌握科学养育儿童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制度,指导育有一周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科学护理、照顾和教育儿童,及时发现和处置新生儿养育中出现的问题。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城乡社区倡导科学育儿知识,为辖区儿童家长提供每年不少于六次的家庭教育指导。(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妇联、各街镇)

完善青年住房保障体系。鼓励开发中小户型房屋,增加以青年群体为潜在消费主体的房地产项目。完善对市场化租赁房、保障性租赁住房、村民自建私房等房屋的租赁管理办法,协助青年通过租赁解决住房问题。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青年优先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确保有住房需求的青年有房可住。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为长三角地区青年在青浦居住和生活创造更便利的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规划资源局、团区委、各街镇)

2.优化公共活动平台建设,构筑青少年发展优质空间环境

优化青少年公共活动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强做优青年中心,科学有序推进选址布局,积极推动社区型、乡村型、“两新”组织青年中心建设,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在青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年提供文化学习、休闲娱乐、婚恋交友、志愿公益等多元服务。优化整合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和服务项目,从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财政保障、监督管理等推动社区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的均衡配置。加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为青少年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便利。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服务,提高活动场所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聚焦青浦文化强区建设,积极推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综合体和便利的社区生活圈建设,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立足青少年,进一步完善区、街镇、村居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增加青少年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场所等配套设施供给,满足青少年多元化的精神文化发展需求和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设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打造“15分钟少先队幸福圈”。(团区委、各街镇、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区科委、区科协、区文化旅游局、各街镇)

推进青少年宜居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深化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色”四大生态环境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安全饮水网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加速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扩大公园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健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实施经济结构优化工程,推广低碳发展模式,规范生活垃圾管理。将青浦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优化生态人居环境,持续用力做好生态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生活环境。(区教育局、区生态环境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水务局)

3.健全权益保护机制,构筑安心安全的青少年生活网络

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网络。建立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社会网络,深化推进“青年之声”服务平台建设,配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全面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权益保护中的作用,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广覆盖的维权服务。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确保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优先提供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优先依法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完善和加强维权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与依法维权能力。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网络,提升学校、家庭、社会依法维护青少年权益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各街镇)

构筑优质开放向上的青少年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法律监控和审查机制,严厉查处和整治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广告、读物、音像和网络产品,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文化信息影响。加强青少年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和推介,探索打造各类新媒体思想文化产品,更好地服务青年和引导青年。挖掘地方民俗资源,开发青浦特色文化产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向青少年传播,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利用社区青少年活动场馆和图书馆、文化馆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青少年提供阅读辅导,推动青少年阅读普及率。(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各街镇)

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防控体系。建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分级干预机制,明确家庭、学校、政府、司法机关和社区的责任。强化家庭责任,落实监护人责任,推进对涉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失职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实行强制亲职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区级重点青少年群体信息动态排摸机制和青少年违法犯罪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区、街镇两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青少年社会矫治工作机制,依托法律志愿者、心理辅导志愿者和专业社工队伍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就业指导、司法保护等服务,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早期预防和科学矫治,积极做好涉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和身心康复工作。(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青浦分局、区司法局、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各街镇)

营造健康的青少年网络生态环境。加强青少年网络环境建设,加强对网站、交友软件、直播平台信息监管,健全建立网络举报和快速处置机制,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涉及青少年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构筑优质网络信息供给体系,净化青少年网络使用环境。引导发挥互联网企业形成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切实履行企业责任和自律自查规范,通过“科技向善”探索利用数字技术为青少年打造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加快青少年网络保护法治建设,推动制定青少年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的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面向青少年的网络空间的巡查监管和规范治理。强化互联网法治宣传引导,形成青少年网络保护的社会共治体系。积极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重要作用,探索发展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为青少年提供便利化、智能化生活。(区委网信办、区教育局、公安青浦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

4.推动困境青少年服务发展,保障青少年平等发展权利

完善对残疾青少年康复、教育与就业的社会救助。继续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残疾青少年康复补助标准。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专业及课程改革,开发适合残疾人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依法保障残疾青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确保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5%以上。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项招录残疾人力度,鼓励政府部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福利企业产品。深化残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和互联网创业基地建设。(区残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国资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

推动困境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发展。建设区级儿童福利机构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充分发挥其在本区困境儿童保护与服务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关爱农村特困家庭、单亲家庭、残障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大关爱力度。强化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保护,为得不到家庭必要监护的儿童提供临时监护服务。在每个街镇建设一间儿童服务中心,为辖区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儿童福利服务,在辖区开展监护随访、育儿指导、监护能力评估、以及预防性的儿童保护等服务。强化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基层儿童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区妇联、区民政局、团区委、公安青浦分局、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

推动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切实保障流动青少年的合法生存权与发展权,保障流动青少年接受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机会,加强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的相互交流,为外来务工青年平等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加强对流动青少年的沪语教育,协助其更好地学习上海语言、文化与习俗。加强流动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建设,着重强化对外来务工青年合法劳动权益的保护。逐步将普惠型托育服务、亲职教育指导服务对象拓展至流动青少年及其家庭,协助外来务工青年妥善照顾家庭。(区教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团区委)

(四)坚持青少年主体地位,引领青少年建功发展新征程

青少年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主体力量。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广泛深入参与上海和青浦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投身人民城市建设,充分发挥青少年在人民城市建设和提升城市软实力中生力军与突击队的作用。

1.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发挥青年创新创业动能

提升青少年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打造长三角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创业生态,力争在五大新城和长三角协同创新核心区建设中脱颖而出。推进学校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加快线上线下创新课程开发,形成创新教育特色品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鼓励并扶持开展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项目,扶持各类青少年创新创业社团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强化青年创新人才工作站建设,为青少年创新创造提供平台。继续开展“未来工程师”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多元化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提升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强化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在青少年创新教育方面的联动,为青少年创新创造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支持,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创新建设。(区教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科协、团区委)

构筑系统化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青年人才建设机制,继续推进青年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加大对新兴青年群体、外来青年群体和快递物流行业青年群体等重点群体的人才培养和服务力度,加强对文创类、乡创类、科创类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健全青年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科创人才和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开发和培育。优化青年人才流动政策,完善柔性引才措施,对有突出贡献青年人才给予优先支持和绿色通道,有效吸引、激励和培育符合青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亟需的人才力量,引导青年人才扎根青浦、服务青浦。聚焦区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优秀青年人才、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等,继续做实做深“扬帆回青”青浦区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充分利用“尚善慧聚”人才政策课堂等平台扩大人才政策宣传范围,吸引和储备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参与青浦发展。(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区委、区总工会、区教育局、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科协、区农业农村委)

完善青年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青年就业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1+1+N”区级促进就业政策体系,积极推进青年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和实施。进一步深化创业带动就业青年行动计划,完善区内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孵化功能,提升基地软硬件服务能力,完善落实创业融资、补贴等“双创”政策措施,强化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在科创中心承载区和青年人才集聚度高的园区社区,探索打造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社区。建设政府带动引导、社会参与支持、市场配置资源、线上线下有效对接的全方位立体式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网络体系,从培养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支持。加强对青年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鼓励青年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加强对残疾青年就业的扶持保障,帮助有就业意愿的青年劳动力实现就业。(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国资委、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委、区金融办、团区委)

加强青少年职业技能培育。加大职业技能、创业技术培训的投入,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建设,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开展有切实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对在校学生,重点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帮助在校学生做好就业创业准备。对失业青年,重点通过就业创业见习、职业训练营等措施,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帮扶青年实现就业。对已就业青年,重点通过首席技师、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青能浦卓”等载体,实施区域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建设,扶持青年提升职业技能。(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区委、区总工会、区教育局、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农业农村委)

2.支持青少年社会参与,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

鼓励青少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围绕青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各类建功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励青少年在各行各业积极创新,拓展工作领域和空间,形成发展新动力。围绕青浦新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青浦幸福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充分凝聚青年力量、积极贡献青春力量。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带头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建生态文明。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志愿者等群体作用,为贫困地区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支持。坚持围绕大局、服务社会需求、突出青少年特色,深化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引导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区委组织部、区文明办、团区委)

支持青少年参与国际交往,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枢纽门户建设。拓宽青少年参与国际交往的渠道,为青少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更丰富广阔的平台。加大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通过合理的选拔方式与手段,将更多青少年推向各类国际交流合作的前台,充分发挥其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国际交流能力强的作用。系统培养并推荐优秀青少年人才到各级各类国际组织见习、实习、任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区政府外办、区教育局、团区委)

强化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完善扶持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有组织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便利。广泛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青浦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振兴、民间文艺传承。(区教育局、团区委)

3.畅通青少年社会参与渠道,为青少年积极有序、理性合法参与创造条件

建立青年与社会互动、共融发展的联动机制。通过价值倡导、制度建设、政策配套,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上海和青浦的新一轮发展。充分尊重青少年社会主体地位,强化青年赋权,积极拓展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建立青年与社会互动、共融发展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青少年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区教育局、团区委)

引领青少年有序参与青浦公共事务。支持共青团、青联代表和带领青少年积极参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社会有关方面各类协商,就涉及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大问题协商探讨、提出意见、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政治参与职能。探索建立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少年事务联系机制,为青少年参与畅通渠道、搭建平台。鼓励青少年参与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推动完善民主恳谈、民主议事制度,在实践中提高青少年政治参与能力。推荐优秀青年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依法履行相关职责。(区委组织部、团区委)

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完善青年社会参与的基本组织依托。教育广大共青团员切实增强先进性光荣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充分发挥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和对青年的凝聚作用。充分发挥青联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广泛团结各族各界青年的功能,强化共青团在青联组织中的引领作用,推动青联组织带领各族各界青年在大团结大联合中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共青团对学联组织的指导,推动学联组织引导学生追求进步、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支持共青团、青联、学联依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更好参与青年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团区委)

强化共青团组织与青少年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从注册登记、资金支持等方面积极推动青少年社会组织发展,强化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各类青少年组织体系建设。促进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交流融合,吸引新兴领域青年和流动青少年参与党团活动。促进不同青年群体交流融合,创造条件推动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青少年群体进行经常性对话交流,增进理解、认同和包容,组织各界青年共同投入城市建设。(区民政局、团区委)

四、重点项目

在“十四五”期间,将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青少年优先发展与积极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区,促进青浦青少年更加公平、均衡、全面、优质发展,着重落实推进一批青少年发展实事项目。

项目一:“扬帆回青”青浦区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

项目目标:组织优秀大学生赴青浦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属公司、驻区单位、企业参加社会实践。该项目旨在为大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吸引和储备更多优秀青年人才。

量化指标:“十四五”期间计划服务1000名大学生。

负责部门: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团校)、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项目二:团青骨干参与社区治理

项目目标:按照团市委提出的“坚定不移往社区走”的要求,在全区11个街镇的居民小区中推广“青春社区”创建,鼓励更多团干部和团员青年骨干通过参与业委会建设,以社区为家,在社区当家,努力让社区因青年而活跃,让青年因社区而出彩,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基层群众基础。

量化指标:积极稳妥推进团干部和青年骨干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住宅小区业委会,青年业委会委员达到100人,推动团青骨干广泛参与业委会工作。

负责部门:团区委、区民政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各街镇

项目三: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项目目标:围绕两大国家战略、新城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培养选树青年典型,统筹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分类管理、分层培养”的原则,紧紧抓住举荐、选拔、培养、保障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青浦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

量化指标:“十四五”期间计划选拔培育60名青年英才。

负责部门:区委组织部、团区委(组织联络部)、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农业农村委

项目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中阶段)

项目目标:在高中阶段团员中延伸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以“班级—校级—区级”三级分层培养、逐层递进为基本路径,兼顾普遍教育与骨干培养,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启蒙作用,对高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政治启蒙和源头培养,为党组织政治吸纳奠定坚实基础。

量化指标:“十四五”期间计划选拔培养1000名区级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学员。

负责部门:区教育局、团区委(学校部)

项目五:青浦区青年岗位建功行动

项目目标:在区内开展职业青年岗位建功行动和岗位育人工作、开展在青大学生服务保障“进博会”工作,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贡献力,团结带领青少年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量化目标:“十四五”期间计划创建100支青年岗位建功集体;服务“进博会”项目每年将招募400名左右学生志愿者。

负责部门:区级机关、团区委(基层工作部、团校)、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区卫生健康委、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应急局、各街镇、在青高校

项目六:青浦区青少年发展服务平台建设

项目目标:将团校培训、青年中心服务、新媒体中心建设、青少年权益保护等职能纳入青浦区青少年发展服务平台。以价值引领为目标,培训为依托,青年中心为阵地,扩大青春青浦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积极推进青少年权益保障社会网络构建,深化推进“青年之声”服务平台建设,配强青少年发展服务平台人员队伍,全面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权益保护中的作用,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广覆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重大活动策划、内容生产、渠道拓展等复合工作。牢牢把握“青年在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在哪里”的原则,扩大青少年发展服务平台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量化指标:完成青浦区青少年发展服务工作网络和平台建设。工作人员配齐配强。平台服务覆盖青少年10万人次。各类平台粉丝数达到6万。

负责部门: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育局、区融媒体中心、各街镇

项目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项目

项目目标: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事务社工介入的预青工作专业平台,加强公安、检察、法院和教育局等部门合作,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深入到“超前预防”、“临界预防”和“再犯预防”各个层面。

量化指标:“十四五”期间加强与检察院未检部门的合作,开展未成年嫌疑人帮教辅导工作;与教育局合作建立驻校和联校工作机制;与公安派出所建立转介机制,开展违警触法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实现派出所转介率100%,青少年事务社工跟进服务率100%。

负责部门:区委委政法委、团区委(青少年社工站)、公安青浦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各街镇

项目八:爱心暑托班

项目目标:为缓解全区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团区委联合相关单位在全区11个街镇开办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看护服务。

量化指标:“十四五”期间计划服务8000名小学生。

负责部门: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信访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水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体育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区慈善基金会、各街镇

五、实施保障

(一)组织实施1.组织保障

青浦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负责领导、协调、组织、监督本《规划》的实施。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党政部门是本规划的实施主体,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中的具体协调、组织、监督事务,推进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根据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工作领域和职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纳入本系统、本地区的年度工作计划及考核目标,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2.队伍保障

加强青少年工作队伍建设,深化共青团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力量配备,强化对青少年工作专职干部、监测统计人员和专家评估人员等的指导和培训。大力发展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推动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向专职化、专业化发展。加强理论研究阵地和队伍建设,整合各类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广泛开展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研究水平。进一步推进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青少年发展大数据共享平台,提升青少年发展数据指标的实时更新、共建共享和精确分析能力,为涉及青少年发展问题的快速反应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经费保障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入和使用,推动公共财政支出向青少年优先发展和积极发展领域和事务倾斜。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将青少年发展经费纳入年度区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加大对青少年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事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实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各类青少年发展事业。完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和资金使用效率考核,确保青少年政策与决策的有效贯彻,把相关经费的使用落到实处。

(二)监测评估

1.认真落实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积极整合共青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等各方专业力量,结合新形势下青浦青少年的发展特征,协同制定科学客观、切实可行的区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体系。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评估,组织开展中期和终期评估工作。监督重点项目的执行情况,强化监测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办法,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并引导青少年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评估,并接受社会监督。

2.提升监测评估工作实效

各相关单位应将青少年规划统计监测与本系统年度常规统计工作相结合,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监测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达标判断的客观性,并定期向青浦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为准确反映青少年发展状况和变化、客观评价规划实施成效、科学预测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3.完善监测评估工作机制

青浦区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根据监测评估情况,全面、动态掌握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并据此分析现状、预测趋势、提出对策;各成员单位每年应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自查和总结,并提交监测报告。2023年进行中期评估,2026年进行终期评估。

公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