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报告

主动公开

2023.01.28

一、基本情况

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新一届代表们履职热情高涨,紧紧围绕“十四五”开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打造新时代幸福青浦和现代化枢纽门户积极参政议政,就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改革创新重点任务、民生领域热点焦点问题等,提出了许多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可行性的建议意见。代表们提出的建议着眼于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进博会溢出效应等;着眼于人民城市建设,重点关注青浦新城建设、环城水系功能提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着眼于社会民生福祉,重点关注“双减”成效及配套服务、养老助残服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着眼于治理精细化,重点关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营商环境优化、小区消防安全、智慧小区建设、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等。同时,建议中也涌现了一些新的聚焦热点,如数字化转型、打造人才高地、绿色生态低碳等。

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共提出代表建议140件,较五届一次同期(113件)增长23.9%。其中,城乡建设管理类有62件,占44.3%;社会民生事业类有51件,占36.4%;农村经济发展类11件,占7.9%;经济财税政策、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及其他类共有16件,占11.4%。根据分办结果,50家承办单位积极参与办理,承办量居前五位的单位是:区建设管理委(主办27件、协办14件)、区农业农村委(主办13件、协办8件)、区卫生健康委(主办10件、协办1件)、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主办9件、协办4件)、区规划资源局(主办7件、协办11件)。经过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目前140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如期办复。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的有98件,占70%(五届一次同期解决率63.7%);“计划解决”的有20件,占14.3%;“留作参考”的有22件,占15.7%。

总体而言,今年的办理工作虽受到了疫情影响略有延后,但各承办单位统筹兼顾、服务大局,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代表建议办理,始终把代表和群众的呼声放在心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年度办理工作。

二、主要做法

2022年是新一届代表履职的起步之年,区政府将高标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有力抓手,凝聚合力回应期盼,确保件件有着落,过程中办理工作成效不断显现。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办理责任,高质量完成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今年区“两会”结束后,区政府主要领导书面审阅了两会建议提案的收件情况,批示要求: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协商,认真研究吸纳意见建议,通过完善机制、创新方式,不断提升办理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二是及时部署。2月22日,区政府会同区人大、区政协召开全区办理工作会议,正式交办年度办理工作任务,明确办理工作时限,要求各承办单位以实际行动切实回应代表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努力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办出高度、办出深度、办出温度。会后,区府办第一时间下发2022年区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办理时限及工作要求,督促承办单位以民生实事和督办件为重点,吸收采纳代表委员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努力创造条件破解难题,进一步提升办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督办引领。继续发挥领导督办“头雁效应”,区政府领导通过专题会等形式对分管领域办理工作进行督办指导,并带头办理了“整体优化提升新城交通路网建设和管理”“尽快推进青浦区老年大学新校址选定”“为区级优秀纳税百强企业打造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8件群众呼声集中的代表建议,均得到了解决采纳,有效带动面上办理工作有序推进。四是久久为功。落实“跟踪督办、理清旧账”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二次答复。将五届部分代表建议一并纳入了二次答复范畴,集中攻坚往届遗留承诺解决事项,其中含盖了村村通、老年人体检以及完善道路交通等“计划解决”内容,13件往届建议中又有了8件提升为“解决采纳”,将上届总体解决采纳率提升至77.6%(总承办634件),努力给五届办理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畅通民意渠道、倾听群众呼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一是确保代表建议办理有条不紊。3月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区政府各单位全情投入,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6月1日起,随着全市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确保办理实效,区政府会同区人大、区政协研究决定调整办理期限,由5月22日延长至6月22日。各承办单位在继续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恢复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结合当前形势,优化办理计划,深入研究、扎实开展,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不断夯实办理实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二是充分发挥代表建议民意“直通车”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代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贡献抗疫“金点子”,为解决问题、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提供积极参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区政府系统畅通建言渠道,广泛汇聚疫情防控的智慧力量,先后收到各类战“疫”建言46条,主要围绕疫情时期社区管理、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消杀规范、物资供应、群众心理安抚等方面,许多针对性强的建言已在实际工作举措中得到采纳和吸收。三是及时回应广大代表关切。疫情期间,针对防疫类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交由责任部门研究办理,坚持“急事急办”原则,组织开展线上“预答复”活动,及时将初步办理情况告知提出人,集民智、汇民意,共谋防疫良策。

(三)聚焦“提质增效”、发挥考核引领,加快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一是固化办理经验。回顾五届以来的办理工作,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形成特色亮点,并予以固化成工作机制,不断完善“10+20+30+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1]的办理流程模式,继续坚持两会靠前集中分办、会商研究精准分办、办理过程跟踪督查、二次答复及届末回头看等工作做法。考虑到新一届承办单位人员变动较大,年初召开了2022年青浦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培训会议,针对性培训建议办理规范化流程以及全程网上操作方法。二是完善考核细则。以新一届办理为契机,借鉴市级办理工作导向,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优化完善办理考核细则,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瞄准往年易扣分点,进一步突出办理实效和满意度的考核,鼓励宣传办理工作成效经验、典型案例。明确办理任务量纳入考核范畴,解决“办多办少都一样”问题,进一步提倡跨前承办疑难件。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承办单位认真贯彻办理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机制创新,完善工作链条,促进办理工作有力有序。如区卫生健康委落实“123”工作法,即完善一套办理班底,将办理工作与医改重点、作风建设相结合,注重流程规范、沟通协调、分工协作,高标准开展办理任务;又如区农业农村委聚焦提高办理效率,各办理环节均提前1周完成,强化主协办横向沟通,组织协调会沟通各方意见,整合提出针对性的答复。

三、主要成效

(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

3月以来,区政府坚持“两个至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期间广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为防疫工作贡献智慧,许多建言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采纳。如信息发布方面,统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公告、倡议,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权威渠道了解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又如志愿服务方面,全面加强社会动员,在职党员、财供人员全覆盖下沉,9.6万名志愿者成为抗疫一线重要力量。同时,加强志愿者培训指导,做好先进典型宣传、社会动员工作;还有针对封控中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全覆盖排查独居和失能老人、血透和放化疗患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3.1万,一对一落实服务保障;另外,为方便市民就近快捷核酸检测采样,优化布局15分钟核酸检测服务圈,1076个采样点就近可测、便捷高效,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温暖家”。

(二)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答好“经济发展稳定卷”

在疫情影响之下,中小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社会经济发展成了广大代表最为关注的焦点,区政府着力加强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积极落实国务院33条、市50条,制定我区青暖22条、经济恢复重振30条,实施投资提速、项目招引、消费促进等5大专项行动。纾解企业资金困难,组织10家在青银行提供80亿元“防疫紧急纾困融资额度”,先后发布3批次《青浦区金融纾困支持企业名录》,已向名录内217家企业发放纾困融资额度内贷款57.71亿元,撬动发放低利率贷款达79.2亿元。区发展改革委积极吸纳代表关于长三角金融发展的建议,立足青浦产业特点和企业核心需求,注重发挥绿色金融、科创金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以示范区金融同城化推进为抓手,成立“长三角一体化金融服务联盟”,不断加强与示范区各地间的交流合作,进而辐射带动示范区金融集聚发展。区经委及时响应代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探索实施企业分类管理,创新监管机制,组建服务专队,加大“一网通办”力度,提供政府“云”服务,出台人才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区农业农村委认真采纳代表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制定青浦区水稻主导品种推荐目录,全区统一发放水稻种子465.4吨。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制定《青浦区2022年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考核奖励实施方案》,建设绿叶菜核心基地9000亩,重点推进9000亩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三)攻坚克难、精细管理,答好“人民城市建设卷”

青浦新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代表关注的重点,目前新城中央商务区、城市更新实践区控规完成公示,新城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基本完成,外青松公路功能提升改造工程开工,上达河中央公园南园、环城水系三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区建设管理委等单位积极回应代表对新城路网优化的期盼,实现崧泽高架路主线通车,稳步推进轨交17号线、2号线、13号线西延伸工程,加快建设汇金路、胜利路、青昆路等城市主干道。公安青浦分局认真研究代表关于疫情下放宽小区道路停车时限的建议,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优化封控小区及临时核酸检测点周边的道路停车措施,取消连续停放时长限制,动态设置监测点位周边临停,满足疫情期间居民的特殊停车需求。区绿化市容局有效回应代表关于行人横穿盈港路安全隐患的担忧,落实专项整治经费,在人流量较大的盈港路(漕盈路至汇金路段)加设隔离护栏,以更好的阻隔行人随意穿越绿化隔离带。

(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答好“民生服务保障卷”

疫情期间,区卫生健康委积极解决线下难就诊问题,研究吸纳代表关于互联网门诊就医的建议,以长三角智慧互联网医院为枢纽,借助长三角医疗健康数字共享与交换平台、健康云平台的信息化支撑,联合市级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汇聚,扎实推进医疗资源共建共享,累计预约总量90万余次。在疫情影响下今年就业形势困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真研究代表关于稳就业的建议,牵头制定稳就业实施意见,落实一次性稳岗等补贴政策,密切关注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就业7711人。区民政局回应代表关于养老方面的关切,围绕“9073”养老布局[2],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处、日间服务中心1处、助餐服务点7处。为1700多名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固定电话,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提供专业服务。开展老年人“数字鸿沟”扫盲活动,共服务6569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