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00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5.10.31

郑湘竹代表:

您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01号代表建议“关于打造青浦新城水文化品牌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青浦新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和保障“五个新城”建设的决定》《关于上海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深化推动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通过加速推进新城绿环、环城水系公园、上达中央公园“两环一园”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青美水环”,呈现蓝绿双环交相辉映,水林一体、蓝绿交融的新江南意象。同时,加快构建以东大盈港、上达河、淀浦河为骨架的“上字水轴”,充分发挥水生态、水功能、水服务的复合能效,为“水文化”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一、挖掘水文化特色方面。近年来,青浦新城通过新建项目、改造升级等不同形式,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彰显新城特色的文化空间,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平台。如水城门、上善广场等地标建筑,通过夜间灯光秀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营造出“水岸古今对话”的沉浸式场景,成为热门打卡地;环城水系公园加快建设,新增的青溪书房·青湖驿,不仅促进了全民阅读,也成为了展示青浦水文化的新窗口。在此基础上,正在积极推动“上达活力秀场”、非遗展示馆、淀山湖文化体验馆等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丰富青浦的文化设施场所,提供国际级户外演出、非遗活态传承与沉浸式文化体验。未来,还将以老城厢焕新改造为契机,通过与青西三镇朱家角、金泽、练塘进一步联动,聚焦古镇保护与活化,通过历史建筑修缮与文化活动联动,强化“最江南”品牌特色,同步开发“水乡研学游”产品,广泛吸引家庭游客前来体验青浦新城水文化,让青浦新城成为“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水乡典范。

二、开展水上运动方面。将以“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强辖区水域的水上运动辅助设施规划布局,整合区内相关资源,积极拓展和推进水上码头、亲水平台等休闲游憩空间,通过各相关部门的统筹配合,逐步完善水上运动设施,进一步加强规划与监管,促进更多市民参与到水上运动中来,提升青浦新城水文化总体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新城公司在水城门漕港河区域引入了赛艇俱乐部,计划在二季度实现运营、在年内策划举办全国赛艇俱乐部邀请联赛等水上活动和赛事,同时也会每月安排一天作为公益体验日,以公益性收费的形式对公众开放。继续办好区龙舟公开赛、中国国际帆板大师赛、“百帆迎客”长三角帆船赛、“桨下江南”水上运动公开赛、全国帆船锦标赛等各级各类水上运动赛事。

三、水上交通建设方面。目前青浦新城范围内的等级航道及通航水域有:油墩港、淀浦河、毛河泾、东大盈港、西大盈港、华田泾、柘泽塘。近年来陆续实施了新城绿环水系整治、环城水系等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持续筑牢新城生态底盘,构建起了新城水网的总体格局。下一步将结合水上文体活动的开展落实专题研究,通过统一规划,明确相应的区域、线路和点位,为青浦新城水上文体活动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引进水上景观演出方面。依托岸线公共慢行的生态休闲廊道和“滨河运动”的休闲游憩系统规划建设,不断优化景观演出在水域岸线上的整体设施环境,并巧妙融合水乡风情与现代元素,积极为市民及游客带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景观演出。环城水系公园作为核心载体,不仅举办了荧光夜跑、星光音乐会等活力四射的活动,还在“最江南”文化旅游节期间推出了灯光音乐秀、非遗美育展等四季主题鲜明的体验项目。同时,计划每年在环城水系公园举办70余场接地气、具生活化、自然化的文旅集市、户外音乐会、儿童剧、非遗美育展、亲子运动会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以及市区级品质较高的文化配送活动,极大地强化了市民水文化的感知与体验。未来将进一步丰富空间平台营造亲水氛围,尝试将更多接地气的体育赛事、活动展示搬到水城门、上善广场、曲水园等滨水亲水的公共空间中去,形成各有特色的水岸交融、古今对话的文化展示舞台,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和演绎青浦独特的水文化。

下一步,青浦新城将持续探索激活“水文化”基因,深化研究“上”字水轴城市功能骨架,立足城市更新实践区组团打造魅力水岸线,逐步构建起“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历史”文化品牌,营造“城水相融”的空间格局、描绘“最江南”的生活场景。在此过程中,区新城发展办将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做好、做大青浦新城“水”文章。建议区绿容局聚焦沿河岸线环境整治和精细化管理,做好指导工作;区文旅局聚焦水上旅游线路打造,积极做好水上景观演出资源的导入和能级提升;区建管委聚焦航道分布与水上文体活动线路的有机结合,为青浦新城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水上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