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66号提案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4.06.03

办理结果:采纳或解决

区侨联:

贵单位在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6号提案《关于促进在青侨资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区侨办台办加大侨资企业调查摸底,统一侨资企业口径,开展侨资企业排摸工作,掌握我区侨资企业底数;加强侨资企业走访调研,定期走访侨资企业,听取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以及对区委区政府意见建议,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妥善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为侨服务管理水平,以需求为导向,定期为侨资企业搭建与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举办区情通报会、政策宣介会等贴合侨资企业所需所想的各类会议和活动,帮助他们掌握区情、解读政策,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区经委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优质侨资企业幸福指数。完善“免申即享”制度保障,建立政策兑付闭环管理机制,推进行政给付、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惠企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通过精简审批流程,减轻了企业负担,让符合条件的侨联企业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政策红利。落实好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加强政策集成,积极回应侨联企业个性化诉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惠企政策“全面查、精准送”。由区经委牵头我区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本部门所有现行有效的涉及企业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目前已形成226条惠企政策清单。依托市专窗平台以及“12345”热线诉求办理机制和渠道,搭建全区统一的企业诉求平台,集中归集企业诉求。让侨联企业的诉求得到更快响应。依托市专窗平台以及“12345”热线诉求办理机制和渠道,搭建全区统一的企业诉求平台,集中处理企业诉求。截至4月29日,本年累计受理企业诉求393条(市专窗平台管家代提诉求332条、企业提交以及部门导入诉求25条、街镇上报35条,一网通管平台1条),其中已办结194条,流转办理中的199条。诉求内容包括人才落户、子女就学、租房补贴、人才招聘、政策咨询、融资贷款、行政审批、停车难等问题。强化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政策宣贯活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聚力打造“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方式开展”的“益企成长”品牌服务活动。持续开展“益企·成长”企业赋能提升系列专题活动、“益企·成长”月末下午茶、“益企·成长”走进绿色工厂、“益企·成长”走进智能工厂等活动,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助力企业互相赋能、彼此成就。2023年至今,成功举办“益企·成长”企业赋能提升11场、“月末下午茶”产业交流活动13场、“益企·成长”走进绿色工厂1场、“益企·成长”走进智能工厂4场。“益企·成长”系列服务活动线下参与企业达1000余家,直播在线学习突破1800人次。“月末下午茶”产业交流活动方面,在化妆美品专场活动中,企业达成共识——构建以青浦为中心、辐射长三角的美妆产业联盟“上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江南美妆产业研究中心”。通过提升“江南美妆,妆美江南”的品牌声量,联动长三角化妆美品产业上下游企业强链补链。另外,上线“投资青浦政策一本通”小程序,浏览达1.24万次,帮助企业用户精准快速地实现政策简读和查询。

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方面

区科委开展长三角数字干线产学研合作发展项目,在侨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联合推动下,不断细化和深化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层次融合。区人社局围绕“海纳百创•创想青浦”品牌,以推进创业服务进“社区、园区”为目标,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创业需求开展创业服务工作,营造创业氛围,培育创业新引擎。实施积极的创业帮扶政策。我区在2023年9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创业扶持政策举措的通知》(青人社规〔2023〕6号),对区级创业政策做了进一步优化,重点在鼓励本区人员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我区每年享受市、区两级创业扶持政策企业600余家,发放补贴资金3000余万元。政府牵头打造创业扶持平台。区人社局会同区财政局,以政府投资的方式先后打造了2个为初创组织提供一定期限免费孵化场地的创业平台,分别为青浦众创中心和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基地(即“留创园”)。其中青浦众创中心孵化面积2300多平米,已运营7年多,每年新吸引入孵约50家创业团队、举办各类创业活动30多场。孵化面积5000多平米,是一个主要面向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到目前已累计入驻留创孵化项目69个,留创企业71家,并积极组织和承接留学人员创业相关活动,推动留学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已连续八年举办区级创业大赛,吸引在青初创企业报名参赛。在2023年特别设立留学生赛道,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报名参赛。其中海外留学生的数控电致变色材料荣获大赛总冠军,获得人社提供的创业助力发展金奖励。除了举办创业大赛外,区人社局每年还会开展创想晒场、百创乡村、长三角核心区创业工作交流、创业沙龙、私董会、创业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提升创业者创业能力,为创业者之间、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不断活跃创业氛围。

三、建立海归企业共享生态方面

区科委推动区内孵化器合理布局,促进孵化器与所在园区“同发展”,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创新创业集聚区。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双创孵化联盟,围绕建立智库专家创业导师团、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联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长三角示范区双创孵化活动、探索长三角示范区项目协同发展合作机制等方面开展共建工作,以点带面,先尝试三地孵化器之间交流,逐步打通了长三角协同联动孵化圈。推动社会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发展壮大。除了政府投资打造的创业平台外,社会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更为重要的创业阵地。区人社局通过政策支持、完善管理,持续培养和发掘区内优秀园区成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到目前,我区有市、区两级示范基地28家,在孵企业4300余家,每年孵化创业组织数800余户,每年带动就业4700余人。创业组织在孵化基地里可享受基地提供的创业孵化、企业咨询、人才交流、企业管理、生活配套、投融资等创业服务。另外,区人社局也将在做好现有留创园孵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发展留创园孵化分基地,扩大对留学生来青创业的服务覆盖面。

四、推动侨企科技更新进步方面

区科委协助统战部门,对区内侨资企业中具有一定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建立了针对侨资企业的高企培育清单。通过政策宣讲,帮助企业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高企的税收优惠和青浦区对高企的补贴政策,调动了侨资企业申报高企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了侨企的核心竞争力。区经委持续加强质量提升。深入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推动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工作,截至2023年末,全区共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企业数585家;以评促改打造标杆示范项目,目前全区已打造市级智能工厂10家、区级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仓储)12家,25家企业申报了本年度区级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仓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2023年开展两批次区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工作,共受理项目64个、核定总投资6.95亿元。2023年认定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2家企业被认定为本年度第一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被认定为第二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公示)。截至上年末,全区共有区级企业技术中心90家、市级70家、国家级2家。积极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完成能源审计,年综合能耗2000-5000吨标准煤工业企业全部完成节能诊断。重点落实朱家角工业园区42家规上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工作。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截至当前全区累计创建绿色工厂13家、绿色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2家、绿色产品7个、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4家,零碳创建工厂1家。

五、细化人才引进政策的惠及范围方面

为加快推动本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实抓牢产业人才库搭建和基础人才引育,优化完善“引、育、用、留”机制链条,出台《青浦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团队奖励实施办法》,为产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2020年,青浦出台了青峰人才政策,近三年平均每年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以上,人才公寓总量已达3.2万余套,吸引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全区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4名、市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2名、区级领军拔尖等人才548名、首席技师134名,引才聚才的效应初步显现。区人才办在2020年“青峰”人才政策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2024年发布了“青峰”人才政策2.0版,形成“1+2+9+X”的政策体系。出台各类重点群体人才政策,比如,在“青峰”顶尖人才政策中提出,对重点领域中具有突破性、引领性、关键性的海内外顶尖人才,给予个性化支持,激励资金上不封顶;在加快博士后创新发展政策中提出,对新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给予60万元建站资助,对于在站博士后每年给予10万元补贴等;在促进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提出,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等各类荣誉的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补贴;并对农业产业、教育、卫生、文旅、体育、新闻传媒等领域的人才出台专项引进和培养激励政策等。通过年龄、职称、社会贡献度等进行综合评价,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比如,在《青浦区人才安居购租房补贴实施办法》中提出,对45周岁及以下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且社保缴费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倍的人才,给予50万元购房补贴;对35周岁及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且社保缴费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倍的人才,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对毕业3年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按照社保缴费基数或人才积分排名情况,给予2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租房补贴。出台《青浦区关于“长三角数字干线”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扶持的实施办法》,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层次大才分别给予300万元、500万元购房补贴,对人才团队按照区级贡献规模给予最高1200万元的奖励。



青浦区经济委员会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