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4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06.03
办理结果:采纳或解决
民建区委:
贵单位在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44号提案《关于积极推动在青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是由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的,我国税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提案建议阶段性地将所有企业所得税率从25%下降到20%,属于修改税法范畴。
近年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引新时代民营经济实现了新发展。特别是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民营经济工作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持续出台了阶段性减免优惠政策。我区采取积极措施辅导小微企业应享尽享,让企业保留更多的现金流,用于企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现将有关举措介绍如下:
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青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的目标,区经委先后出台《青浦区关于积极打造制造品牌的实施办法》《青浦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青浦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扶持办法》(青经规〔2023〕1号),给予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领域企业产业扶持。聚焦重点产业,引导相关企业深度参与重点产业高地。制定《青浦区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的工作方案》(青委办〔2023〕37号),按照“高效协同、分批推进、工作闭环”原则,聚焦区重点、街镇重点企业,建立“四项机制、四专管理”,实施“一企一服务包”“企一管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促进企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实效。2023年,通过走访联系,累计为1453家重点企业送上政策服务包,包含普惠政策、个性化政策385项,助力企业政策极速达,持续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推动国有企业供应链、重要应用场景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共建产业生态。“2023年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上,青浦、吴江、嘉善共同发布了政府需求、企业协作、企业能力和中高端人才需求等四张高质量发展清单,其中包含青浦区34项政府需求,开放西岑科创中心、嘉善高铁南站前TOD项目需求,向民营企业展开怀抱邀请参与示范区重点片区建设,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建产业生态,提高产业韧性。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努力打造科技发展引擎。2023年4月,发布《关于申报2023年度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区产学研合作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开展2023年度长三角数字干线区产学研合作发展资金项目,共资助民营企业34家,资助金额895万元。5月,发布《关于申报2023年度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的通知》,开展2023年度长三角数字干线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共资助民营企业31家,资助金额465万元。我区支持民营企业重点企业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项目。同时,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申报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2023年4月,组织发动我区企业进行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申报,对16家民营企业予以推荐申报,其中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入选首批上海市创新型总部名单。持续强化融资政策支持。近年来,围绕民营企业融资,各方在信贷、债券、股权等方面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健全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青浦区已集聚30家银行分支机构,近20家保险证券分支机构、1家融资租赁企业、5家商业保理公司、9家典当行、3家小贷公司,以银行、保险、证券及各类地方金融组织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体系正不断夯实。积极推进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特色金融产业集聚,以德同资本、正心谷资本、IDG资本等为代表的一批头部私募基金管理人先后入驻。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23年4月,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及开发者联盟举办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引资对接会,开展跨区域联合招商。7月底,成功承办了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发布了高质量发展清单110项合作事项、103个优质岗位,水乡客厅创智引擎、现代中药国际发展基地、超卓航科全球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揭牌成立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网易、戴德梁行等13家新成员加入示范区开发者联盟。
二是加码引才政策。为加快推动本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实抓牢产业人才库搭建和基础人才引育,优化完善“引、育、用、留”机制链条,出台《青浦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团队奖励实施办法》,为产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2020年,青浦出台了青峰人才政策,近三年平均每年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以上,人才公寓总量已达3.2万余套,吸引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全区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4名、市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2名、区级领军拔尖等人才548名、首席技师134名,引才聚才的效应初步显现。区人才办在2020年“青峰”人才政策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2024年发布了“青峰”人才政策2.0版,形成“1+2+9+X”的政策体系。出台各类重点群体人才政策,比如,在“青峰”顶尖人才政策中提出,对重点领域中具有突破性、引领性、关键性的海内外顶尖人才,给予个性化支持,激励资金上不封顶;在加快博士后创新发展政策中提出,对新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给予60万元建站资助,对于在站博士后每年给予10万元补贴等;在促进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提出,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等各类荣誉的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补贴;并对农业产业、教育、卫生、文旅、体育、新闻传媒等领域的人才出台专项引进和培养激励政策等。通过年龄、职称、社会贡献度等进行综合评价,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比如,在《青浦区人才安居购租房补贴实施办法》中提出,对45周岁及以下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且社保缴费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倍的人才,给予50万元购房补贴;对35周岁及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且社保缴费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倍的人才,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对毕业3年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按照社保缴费基数或人才积分排名情况,给予2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租房补贴。出台《青浦区关于“长三角数字干线”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扶持的实施办法》,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层次大才分别给予300万元、500万元购房补贴,对人才团队按照区级贡献规模给予最高1200万元的奖励。
三是建立多维度培训体系。为加快构建青浦区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区人社局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青浦区积极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的创新模式,此项工作多年来列入市、区两级政府实事工程项目。通过学徒制培养,切实提升了本区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强了本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我区累计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1164人,补贴资金475.4万元。充分使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企业职工职业培训。鼓励和推动本区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培训机制,符合相关条件的,对企业开展职工内训实施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个培训项目600元;对企业自行委托培训机构开展职工培训,按每个培训项目实际支出培训费用的80%核定补贴比例;对缺乏培训能力、不具备自行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条件的单位可通过区、镇两级企业集中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申请参加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集中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2017年6月29日,青浦区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签署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10月正式启动“青能浦卓”培训品牌,聚焦青浦区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和区域职业能力建设,打造企业高层、中层、员工三个层级的人才培养体系。自2017年启动以来,第一层级累计培养企业家及公司核心高管490人;第二层级累计培养企业中高层管理者4307人次;第三层级面向区内所有企业职工的在线学习平台累计注册91139人,选课572771人次,线下实操培训完成2008人次,注册新用户15361人。
我区将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强化政策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青浦区经济委员会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