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055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0.12.02

吴梦秋代表:

您提出的“积极推进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三期规划落地建设”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西郊国际”)地处青浦区华新镇。2004年初,为有效解决食用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和保障上海世博会安全食品供应,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农委牵头筹划建设西郊国际项目,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528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二期827亩的项目已建成投入营运,三期701亩的项目尚未落地。2019年,西郊国际驻场商户600余家,年农产品交易和经由量约200万吨,其中国内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用农产品交易量近150万吨,交易额120亿元;进出口食品集装箱业务量达到4.33万个标准箱,货值达29.88亿美元。

(一)一期、二期项目情况

2017年,为承接江桥市场迁移资源,同时考虑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因素,从实际功能需求出发,市政府对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调整,于2017年8月14日批准《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沪府规〔2017〕125号),根据上述规划,容积率调高至1.5,西郊一期、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增加至693000平方米。

2017年11月28日,市商务委来函至青浦区政府《市商务委关于商请免除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土地补价的函》(沪商运行〔2017〕347号),提出“鉴于西郊国际作为本市唯一一个被商务部命名的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并根据2017年3月30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商请免除西郊国际一期土地补价。根据《青浦区土地使用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第1次会议纪要》,原则同意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华新镇13街坊66/1丘地块容积率提高至1.5,明确在西郊国际与华新镇签订协议承诺税收履约情况的前提下,暂不收取需补缴的土地出让金,签订补充合同,并纳入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自补充合同签订之日起2年,西郊国际应兑现属地纳税计划,如不能按计划执行,应在项目竣工后房地产登记前补缴土地款。根据规划控制要求,西郊国际启动了一期、二期项目改扩建工程,目前一期改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中。截至目前,西郊国际未按进度兑现税收计划。

(二)三期规划情况

华新镇总体规划于2015年年底批准,规划人口19万人,现状人口超22万人。根据已批及在编的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全镇落地的规划人口远小于19万人,住宅用地存在缺口。华新镇作为虹桥主城片区辐射区、青东五镇联动发展主力镇,地区级、高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服务能级较低。同时,西郊国际项目位于华新镇镇区范围内,大量货运交通对镇区交通产生了一定负担,随着一期、二期693000平方米扩建(增加439500平方米)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交通问题。因此,华新镇拟利用西郊国际三期规划用地进行规划调整,目前规划为仓储用地,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适度增加住宅用地,同时增加地区级、高等级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能级。

二、办理意见

1.作为《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定的唯一主中心市场,2018年商务部确定的首批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西郊国际一二期项目已基本形成了“一级批、全覆盖、现代化、国际化”的框架雏形。近年来,业务发展和经营绩效不断提升,进出口食品交易的口岸功能日趋完善,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推进产业扶贫和中西部协作,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增强“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议西郊国际在加快推进二期改扩建项目建设的同时,对一、二期项目作整体评估,包括项目总规模、商户实际入驻率、税收产出计划和对周边交通产生的影响等,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角度,对三期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研判分析。我区将视情会同有关部门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