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问答解读:关于印发《青浦区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的通知

主动公开

2025.07.24

问题1

问:这个方案听起来是好事,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好处是什么?我爸爸住在养老院,我们能感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答:方案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入住老人和家属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具体来说,未来三年您可能会感受到以下几大变化:

服务更专业了:方案要求全面推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和分级培训,意味着照顾您父亲的护理员会更专业,不仅会日常照护,还能掌握一些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的技能。

居住环境更舒适安全了:方案重点推动“设施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养老”建设。比如,卫生间会更防滑,床头会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公共区域可能增加无障碍设施和休闲绿化空间,让居住环境更像家。

吃的更好了:方案专门提到要“提升膳食服务质量”,推动营养均衡、菜品多样化,并尊重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特殊需求(如低糖、低盐餐)。

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方案鼓励机构开展“一院一品”文化特色活动,您父亲可以参与的兴趣小组、节庆活动、社会交往机会会更多,精神上会更愉悦。

沟通渠道更畅通了:方案要求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家属沟通机制”,比如定期的家属委员会、开放日、线上沟通平台等,让您能更方便地了解父亲的情况并参与意见反馈。

问题2

问:作为机构负责人,我支持品质提升,但最关心的是成本和投入。方案中提到很多改造和提升要求,资金从哪里来?政府有什么具体的支持政策吗?

答: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方案充分考虑了机构的实际运营压力,设计了多维度的支持政策:

专项资金补贴:区级财政将设立“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专项引导资金”,对于按照标准进行设施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建设的项目,经评审合格后,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或“以奖代补”。

运营补贴倾斜:对于服务质量等级评定高、满意度调查结果好的机构,将在日常运营补贴上予以倾斜,形成“优质优价”的激励机制。

政策与金融支持:民政部门将协调相关部门,对机构在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审批事项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养老普惠金融”贷款产品,支持机构的升级改造。

资源共享:我们将搭建区域内的“资源对接平台”,促进机构间在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以降低单体成本。总之,政府的目标是与机构共同分担提升成本,而不是将压力全部转嫁给机构。

问题3

问:方案里总说要提升服务质量,我们一线护理员是最关键的。那我们的待遇和职业发展会不会有改善?工作这么累,怎么能留住人呢?

答:感谢您和所有一线护理员的辛勤付出!你们是品质提升的核心力量。方案对此有明确的部署:

提升薪酬待遇: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薪酬指导价和等级晋升制度”,推动你们的工资收入与技能水平、工作年限、绩效表现挂钩,确保薪酬水平更具市场竞争力。

畅通职业通道:我们将完善从初级到高级的护理员职业资格认证和晋升体系,优秀的护理员可以成长为护理长、培训师甚至管理人才,职业前景更清晰。

加强培训与尊重:方案要求实施“养老护理员能力提升计划”,你们将获得更多免费、优质的培训机会,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竞赛评选活动,提升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改善工作环境:鼓励机构通过引入智慧养老设备来降低你们的体力劳动强度,让你们能更专注于有温度的服务。

问题4

问:方案主要针对机构内的老人,我们社区和社会组织如何参与进去,实现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的融合发展?

答:您的问题点出了养老工作的关键——融合发展。本方案并非孤立地提升机构内部品质,而是强调“打开院墙,融入社区”:

设施资源共享:鼓励养老机构将内部助餐服务在非高峰时段向周边社区老人开放,提供“喘息服务”或临时托管服务。

服务辐射居家:支持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承接政府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将其专业的护理、餐饮、医疗服务延伸至周边家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活动联动共建:方案鼓励机构与社区、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活动。比如,社区的文艺团队可以进机构演出,机构内的专业社工可以指导社区的为老服务项目,实现资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