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白鹤镇薛家宅修缮项目风险评估的报告

主动公开

2025.07.10

一、风险评估背景

白鹤镇薛家宅位于白鹤港历史风貌区南段鹤江路369号(原365-367号),是青浦区文物保护点(三普编号:310118-0159)。薛家宅始建于1902年,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一进二层传统民居式样。薛家宅存仪门一处,题额“乐且有仪”四字。

因突发火灾,造成文物部分损毁根据《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同意对薛家宅进行修缮。

因此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经区文物管理部门复核后作为下阶段工程实施依据。

二、白鹤镇薛家宅情况扼要

薛家宅位于白鹤镇鹤江路369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坐西朝东,砖木二层,合院式布局,由正房及两侧厢房组成。

占地面积约326平方米。宅院坐西朝东,砖木结构。正房面宽五开间。院墙设有仪门,牌科门楼式仪门,方砖贴柱,屋面为单坡小青瓦,檐口下有六个一斗三升砖雕牌科,下有砖雕图饰的上枋板,板下有砖雕挂落。中间为字碑,上有“乐且有仪”楷书四字,落款“壬寅九秋”(1902年),字碑周边和两侧兜肚均刻有故事雕刻和花饰。下枋板上也有砖雕图饰,现大多已模糊且残缺不全。

正房为硬山屋顶,面阔五间,进深方向上由副檐轩、前双步、内四界、后双步组成,轩步柱、前后步柱、廊柱通长至二层。正贴内四界采用大梁、金童柱、山界梁、脊童柱的形式。次贴和边贴内四界脊柱落地,采用一脊二挥做法。各贴均为圆作。副檐轩采用一枝香鹤胫轩形式,前廊柱为方柱,轩梁梁端做云头挑梓桁,现梓桁、滚机均缺失,仅存相应榫口。前廊柱间安廊枋,上有雕饰。廊枋与连机间的夹堂板镂空,以蜀柱相隔。南北两侧厢房为单坡屋顶,二层室内做回顶。

三、“设计文本”出台的目的

薛家宅坐落于上海市市辖区青浦区白鹤镇第一居委会鹤江路369号,位于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东临鹤港路,西邻外青松公路,南邻继善桥。薛家宅为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该建筑于2004年12月,被公布为青浦区不可移动文物。2017年2月,被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点。

薛家宅目前残损严重,为了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展示文物建筑的价值,此建筑亟须开展原状调研和修缮设计工作。

四、五性分析

设计文本”按照风险评估的要求,对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安全性五个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合法性

设计文本”在制定过程中,严格遵循了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确保了方案的合法性。设计文本”是为了修缮残损严重的文物,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展示文建筑的价值根据《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一条:“对不可移动文物实施保养维护、抢险加固、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迁移等保护工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委托单位系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人民政府,编制单位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取得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乙级,主体适格、合法。

二)合理性

设计文本”是基于薛家宅现有的实际情况,结合原状调研和现场勘察以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展示文物建筑的价值,并为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安全的物质载体为原则,依据文物建筑病害勘察及病因分析结论,制定合理并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消除病害,确保文物建筑安全。同时,在适应目前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保留部分后期改造格局,对周围环境景观加以合理再利用,对现有给排水、电气等设备进行完善改造,适应文物建筑使用的基本需求。因此,该方案具有合理性。

三)可行性

设计文本的制定充分考虑了薛家宅本次工程以修缮为主;根据检测报告及建筑现状勘察结果,结合各方意见及史料设计文本对于薛家宅的各个需要修缮的部分进行了细致的修缮方案,制定了细致的修缮工程具体措施和技术要求,技术工艺描述清晰、步骤明确,提供详细的材料规格、性能要求。因此,该设计文本具有可行性。

四)可控性

设计文本”有明确、具体且可衡量的修复目标在全面的前期调查基础上以详实的数据支撑了修缮方案,减少了因信息不足导致的“意外发现”和修缮设计变更的风险。设计文本只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加固,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历史材料、工艺和信息,避免过度修复。采用明确的修复工艺、材料选取,对各部位修缮验收标准也有着清晰的界定。因此,该设计文本具有可控性。

五)安全性

设计文本进行了详细的前期勘察,对各部位的结构情况、强度有了评估,明确了薛家宅修缮工程的拆除工程、清洗修缮、屋面修缮、墙体修缮、基础工程等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均有着详细明确的步骤和说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原有建筑进行适当修缮加固。为保证房屋安全和正常使用,延长房屋使用年限,对于材料荷载、强度均有明确标准在结构设计、给水排水、电气设计等方面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标准。

五、风险分析

设计文本设计依据充分,原则明确,策略清晰。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存了得天独厚的水环境,体现了“沿市河生长、一河一街、前街后河”,线性布局的水乡城镇格局空间特征,其风貌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作为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之一,符合“五性”的基本原则。

在对《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执行风险

设计文本”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是评估的首要问题。这包括修缮技术手段的可操作性修缮所需材料的价格波动、隐蔽病害是否完全勘察、结构加固措施是否合理,以及资金、人员管理等方面。如果设计文本执行不力,可能导致薛家宅修缮的文物保护目的无法实现,文物价值产生损失

二)财政压力风险

设计文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镇财政资金,因此需要考虑镇财政承受能力。如果修复所需资金规模过大,可能会对地方财政造成较大压力,影响其他公共服务的投入。

三)社会影响风险

设计文本旨在对已经受到损害的薛家宅进行修缮设计文本的具体实施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白鹤镇薛家宅系青浦区文物保护点,承载着上海市青浦区白鹤港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修复工艺、材料的不合适可能导致修缮结果不符合预期,影响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得薛家宅的文物价值受损。同时,拆除过程中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影响、修缮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材料运送过程中对道路的影响等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四)法律风险

设计文本”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此,需要对方案进行法律审查,确保其合法合规。同时,也需要关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点,如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同签订与履行的规范性等,避免因法律风险而引发纠纷和损失。

五)技术风险

“设计文本”,可能涉及一些专业修复技术和前期勘察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内容。如果相关技术不够成熟或前期数据收集不准确,可能会影响到修缮的最终验收因此,需委托专业的有资质的施工公司进行修缮

对《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进行风险评估是必要的,有助于提前识别并应对潜在的风险点,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内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重大行政决策风险等级

经过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我们认为《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首先,从设计执行风险来看,由于设计文本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经过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专家组评审,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且细致说明修缮过程中的修缮要求和验收标准,因此执行风险相对较低。

其次,在财政压力风险方面,“设计文本”中提到修缮工程总造价为496.15万元,根据《文物保护法》第32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予以补助”对于修缮费用承担人是否有能力承担需要核实。对于相应补助,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决定是否可以予以补助。

再者,社会影响风险方面“设计文本”的编制单位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专业公司,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且对各部位的修缮方案均作了明确的说明,修缮工程的结果可以预期。并且,选取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公司,且合法合规施工,能够避免在整个过程中对周边居民及道路的影响,因此社会影响风险较低。

最后,在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方面,建议加强法律审查和技术支持,确保方案的合法合规性和技术可行性,从而降低相关风险。

虽然《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实现方案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该方案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七、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风险评估内容,我们提出以下风险应对措施:

一)深化前期研究

为确保设计文本”得到有效执行,应深化前期研究,加强设计与施工沟通前期进行详尽的文献研究、考古勘探、科学检测(材料分析、结构稳定性评估、病害机理分析)、精准测绘(包括三维扫描)。清晰界定修缮的边界、程度和目标,严格遵循保护原则同时也需要设计团队深度参与施工交底和关键节点验收,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

二)加强公众参与

修缮工程初期即开展公众咨询,公布修缮理念、目标、主要技术路线和预期效果设立社区代表联络点,及时沟通工程计划、影响及缓解措施(如错峰施工、降尘降噪、临时交通方案),积极回应关切。主动公开项目信息、专家论证意见、资金预算及使用情况、招投标信息等,接受社会监督。

三)预算编制

“设计文本”应当基于详实的前期调查和专家评估,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并预留充足的不可预见费和风险准备金签订严谨的工程合同,明确价格调整机制(如主要材料)、变更计价规则、违约责任。加强过程审计和成本监控。明确修缮工程的费用承担人,若需要政府予以补助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作出决定并依法予以补助。

四)遵守法律法规

厘清文物产权、使用权状况,明确相关法律障碍。确保所有环节符合《文物保护法》、《建筑法》、《招投标法》等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审阅和起草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等。

强化技术培训与施工监管

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和专项培训具备文物保护专业背景,严格监督关键工艺的实施过程和质量。

通过以上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和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这也将有助于展现白鹤港的历史风貌,体现薛家宅的历史价值

八、综合评价

通过对《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的风险评估,我们识别出了设计执行、财政压力、社会影响、法技术等方面的潜在风险。然而,经过深入地分析和评估,我们认为这些风险都处于可控范围内,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加以有效管理。

因此,综合评价结论:《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薛家宅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执行,加强监督与检查。

最终,通过该方案的顺利实施能够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展示文物建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