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3年青浦区数据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QA130100020230088
主动公开
青府办发〔2023〕46号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08.30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2023年青浦区数据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30日
2023年青浦区数据发展管理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安排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改革引领、全面赋能、整体协同、安全可控,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着力打通数据共享壁垒,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促进公共数据共享应用,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根据《2023年上海市数据发展管理工作要点》,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23年青浦区数据发展管理工作要点》。
一、主要目标
围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总体部署,紧扣“云数网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落实市级数字化“六大会战”百日攻坚行动各项任务,以数据制度标准为引领,聚焦数据治理体系、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创新和落实各项制度,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以数据高标准归集为抓手,优化数据采集、核验、清洗等机制,全面提升源头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稳定性;以数据高质量供给为关键,开展数据资产盘点,深化数仓分层架构,建立区级数据质量检查规则库,深化各类基础库、主题库、专题库建设,紧扣“一张图”“一张网”“一个码”,持续打造快速迭代、高效集约的数字政府底座;以数据高效率流动为目标,提升区大数据资源平台服务能级,拓展“亮数工程”“数源工程”“电子证照”“区块链”应用范围,持续推动数据直达基层,为基层减负增能。
二、创新数据发展管理制度
1.推动建立信息化项目联合审批监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青浦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加快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信息化项目联合审批监管机制,将“云数网链”相关情况作为信息化项目的计划方案、组织验收、运行维护等评审工作内容。
2.落实非公共数据统一采购与使用管理办法。以“统采共用”为目标,统筹各部门非公共数据采购需求,落实上海市非公共数据申请、审核、采购、交付、使用等管理流程和机制,加快政企数据融合应用,提升财政资金集约化利用水平。
3.落实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市级数据分级分类和重要数据目录管理制度,建立数据分级和安全措施动态调整机制,编制形成区级重要数据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数据进行重点保护。落实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相关指导意见,推进重要数据备案、监管和数据安全评估,保障数据深度开发利用。
4.深化数据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市级部门关于运营类数字化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青浦区数据运营服务过程中工作流程规范、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搭建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对服务工单、运营过程、数据资产、人员团队、经费结算、成果效益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综合管理。
5.建立健全数字人才队伍。做好“选”“培”“用”,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探索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数据人才到区大数据中心;强化各街镇、各单位数据专员力量配备,加强与区大数据中心对接,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形成整体联动、高效协同、安全可控的数据治理强大合力。
三、持续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6.优化数据采集和核验机制。优化文件归集方式,试点一批高质量、高需求的文件数据转为结构化数据入库,减少随意录入、重复录入、难以管控等情况,提升文件归集采集质效。综合运用数据共享、多源校核、自动抓取、报表生成等手段,加强数据生产端校核能力,提高源头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稳定性。
7.推动公共数据完整及时归集。配合数据上链工作,开展数据资产盘点,重点围绕市级属地返还的数据、区级系统归集的数据、国家级/市级接口,结合数据分级分类、加密存储等有关需求,理清数据资产底账,建立数据资产清单目录,掌握业务、系统、数据间的关联。建立健全“云数网链”联动机制,推动深化区级财政资金保障运行单位的公共数据向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归集,实现全区公共数据完整、及时归集。同时拓展快递物流、医疗健康等行业数据归集。
8.加强数据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公共数据异议核实与处理工作机制,完善公共数据异议核实与处理功能,加强公共数据异议核实与处理工单办理的监督,推动数据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对于办理结果、时效性、满意度等指标开展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和存在问题开展研判。加强自然人、法人、空间地理数据入库质量核验,建立区级数据质量检查规则库,实行“一资源一数据一规则”,构建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质量检查反馈机制。
9.深化自然人综合库。结合“一标三实”“幸福云”等数据采集工作机制,整合多源数据校验人口迁入、迁出,赋能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深化民生保障专题库,夯实和拓展民生保障类标签,高效整合民政、残联、人社等多部门的民生政策,将“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深化“一人一档”数据查询服务。完善自然人数据共享安全管理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10.深化法人综合库。丰富法人主体标签,优化完善企业运营库指标体系,拓宽拓深青浦区经济运营情况专题分析,支撑“企业专属网页、企业云、免申即享、好办快办”等重点应用场景。探索建设产业生态链专题库,提升跨领域数据融合治理水平。优化完善“一企一档”,向各单位输出法人数据标签、涉企知识图谱等查询和服务能力。
11.深化空间地理综合库。建立空间地理数据资源目录,推动基础空间信息和核心业务图层数据归集,积极对接市级“一张图”平台,开展区级“一张图”应用。完成全区三维精模空间地理地图一期项目建设。通过结合多源数据比对和建立异常反馈机制,进一步夯实地名地址标准化建设,增加地址标签信息,建设具有准确空间底面的建筑物面融合数据库,形成青浦区统一地址管理平台,赋能12345市民热线、工业园区能耗监控等重点应用场景。
四、支撑“两张网”融合创新
12.支撑“一网通办”青浦好办升级版。持续整合加工运营全区高频事项知识点,统筹推进全区政务服务智能客服,进一步精细化拆解全区政策,加强线上线下“帮办”服务、惠企政策综合窗口的数据支撑;深化事项库标签体系建设,完善分析指标,建立事项与事项间的关联关系,叠加事项办理条件和审批审查要点等信息,为咨询办理、决策分析提供有效支撑。加强对10个区级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的数据支撑,深化数据和算法,依托“两页”实现服务智能匹配、自动送达、快速兑现;拓展电子证照归集范围,提升电子证照同步制发和电子送达能力。拓展“随申码”应用,构建“一人一码、一企一码、一物一码”的全方位服务和治理体系;落实市级长三角“一网通办”会战工作要求,推动长三角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远程虚拟窗口等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依托“市民主页”“企业专属网页”,聚焦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和休闲出行等领域,拓展“亮数”应用场景,全面支撑线上线下政务办事和社会场景应用;收集各单位履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需求、高频应用场景,推动“数源”工程的多场景应用。
13.支撑“一网统管”城运体系迭代升级。聚焦实战管用,有序推进城市数字体征2.0版迭代升级,增强数据来源维度,研究优化经济发展、公共交通、社会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等指标体系,完善城市供应相关数据标签化管理,建立相关预警、指标库等开发建设。推进社区治理主题库建设,延伸拓展数字孪生、标准地名地址等建设成果,助力构建更加立体、广泛的感知城市。
14.推进“一网协同”办公平台建设。落实市级“一网协同”一体化办公平台会战的各项工作任务,基于市级“一网协同”办公平台提供的开放基础能力及统建功能,打造区级个性化、一体化、高可用的电脑端、移动端多端联动的协同办公体系,建设公文流转、督察督办、会议管理等区内共性应用,并推动上线使用,实现青浦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办公管理,打造具有青浦特色的“一网协同”办公新名片。
15.深化“数据驾驶舱”辅助决策应用。加强数据驾驶舱基础支撑,建设数据驾驶舱专题库,实现指标数据的分级分层管理。深化经济运行、生态环境、政务服务、民生幸福、综合安全等分舱建设。加强区数据驾驶舱建设运维,提升部门数据指标动态管理能力,保障接入指标的准确性、时效性。
五、构建数据可信流通平台
16.提升区大数据资源平台服务能级。依托PaaS服务进一步提升大数据资源平台基础能力,打造集约、高效、个性的大数据资源门户,加强市、区两级大数据资源平台级联能力建设,打造数据应用超市,打通数据共享“最后一公里”,丰富数据治理工具箱,加强平台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和数据共享交换能力,全面夯实大数据资源平台集中统一服务体系和高可用保障体系。
17.加强国家平台数据对接和落地应用。完善优化数据直达基层功能模块,实现国家数据资源目录在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同源发布、同步更新。推动国家数据资源落地,实现国家数据与本区数据融合治理,支撑各街镇、村居应用场景建设,全力推进青浦“温暖家”治理体系建设。
18.推动区级基础数据向基层延伸。完善数据管理体制,深化数仓分层架构,加强数据承接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建设,推动青浦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向下赋能,联动对接“一网统管”五级应用体系。梳理各街镇属地返还数据应用场景清单,探索开发标准化的数据服务和产品。落实市级基层减负增能数字化会战工作要求,深化基层治理主题库建设,探索人、房、地址等基层数据的统一规范采集和数据报送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数据的统一汇聚和共享应用,着力解决基层数据获取难、不准确、时效性不高等问题。
六、夯实云、网、链等基础底座
19.对接市级政务区块链基础设施。落实市级政务区块链和数据上链会战各项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市级“区块链”数据上链标准规范、对接方式、安全保障等相关规定,参与全市政务区块链服务生态,纳入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运营监管、统一生态协同体系。对接“数据目录链”,根据各部门“三定”职责范围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动职责目录、数据目录和信息系统编制上链。深化“区块链+电子材料”应用,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推进同一项目或同一主体历史材料免交,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材料反复复印、重复提交的问题。
20.提升政务云管理服务能力。秉持“全区一朵云”的管理思路,以云管平台为管理工具,整合现有分散的“卫健云”及“城运云”,规划建设区电子政务信创云平台,优化云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线上流程,实现线上的闭环管理和全环节跟踪。加强云资源的运行分析能力,提升对区内各业务应用的云资源效能管理,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展示,实现效能分析并形成云数联动和容器管理扩展云服务,综合提升对青浦区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管理能力。
21.夯实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根据《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沪府办〔2020〕33号)等文件法规,建全优化区政务外网接入安全管理规范,夯实长效管理机制。对标《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指南》要求,做好管理系统承载网接入工作,启动政务外网运行和安全监测支撑系统的管理类数据承载,加强区政务外网的运行监管和运营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方案,规范无线通信网安全接入,充分发挥区政务外网的承载能力。
七、强化数据发展管理综合保障
22.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加强各部门信息化资产梳理和动态管理,开展全区公共数据安全检查及风险评估,提升全区数据安全总体水平。加强重要网络、信息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失、泄密检测与防范,夯实防病毒、主机安全防护、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数据脱敏、数据加密、数据水印、全链路监测等基础安全能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数据安全监测管控体系。健全完善“三区”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并落实绿区、黄区、红区的人员管理、设施管理、运行管理等要求,全面保障数据运营场地标准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开展基础设施安全攻防演练和网络数据安全应急演练,完善漏洞发现预警机制,实现漏洞智能管控,提升公共数据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23.开展数据队伍全员培训。加强对街镇、委办局及区属公司数据工作队伍的专业培训,对大数据理论及测评、免申即享应用、企业专属网页应用、随申办企业云应用等开展培训,提升工作队伍数据思维和业务能力,发挥大数据对加强经济运行分析、提升企业服务水准、加强产业研判能力等方面的助推作用。
24.优化数据运营报告及数据治理考核体系。优化数据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数据目录、信息系统、云资源、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应用场景等,评估数据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优化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核和绩效评估方法,将云资源使用情况、数据共享交换情况纳入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