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
- 相关附件:
- 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草案).pdf
《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 公众参与报告
青浦具有6000多年悠久历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上海古文化走廊是一条以崧泽、福泉山、青龙镇三大遗址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传承带和文化振兴轴。其文物资源内涵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刘夏古文化遗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文物保护点46处,此外还有重固老通波塘、白鹤港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上海古文化走廊的打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基础。
为响应文化强国号召,探索实践合理活化利用文化资源,2018年,区文旅局作为前瞻性课题对古文化走廊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于2021年启动《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相关课题,初步形成了相关深化研究成果。
一、公众参与的过程和内容
本次公众参与的目的是通过对《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文本内容的公示和深化研究成果的简述,使公众对上海古文化走廊更加了解,获取公众对该项规划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公众参与根据《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度青浦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青府办﹝2022﹞25号)要求进行。
7月4日—8月4日,通过区文旅局官方网站、公告公示《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文本内容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公示时间为31天。
9月16日召开《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意见征求会,向参会各界人士介绍了上海古文化走廊规划研究成果和推进情况,并收集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以上,通过三种方式完成公众参与程序。
二、公众参与征求意见归纳
1、公众普遍对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研究的重要意义予以肯定,总体规划具体全面,充分体现文化自信,有助于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青浦城市名片。
2、以古文化走廊串联起延绵六千年的青浦古文化资源,与当地街镇产业有效结合,找准各个片区的配套小镇的定位,结合各街镇特色,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在保护好遗址的基础上,促进当地文旅和经济发展。
3、因古文化走廊规划投入较大,建议分步实施,以点到片逐步推进,吸引社会性投资。
4、结合青浦城市总体规划及街镇规划,选取已开发的较为成熟的片区作为示范点,提升沉浸式体验和配套服务,打造文旅及文创产业综合性区域。
5、老通波塘历史脉络发展在规划中需要进一步体现,规划建设水上旅游线路,与山周公路形成水路+陆路配套交通,为古文化走廊提供交通保障。
6、整个专项规划研究周期较长,根据实际情况和中长期规划,要及时更新调整方案。
三、采纳反馈情况
通过上述三种公众参与方式,我局充分听取采纳公众意见,坚持“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历史”的文化战略构想,坚持规划总体目标不变,坚持寻求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不断完善专项规划深化研究。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挖掘相关区域文化底蕴,持续完善上海市古文化走廊文化内涵。
附件
1、公示网站截图
2、公告栏照片
3、意见征求会照片
《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合法性审查报告
对于《上海古文化走廊专项规划深化研究》,区政府法律顾问上海瀛申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沈一超律师以及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周知明律师共同开展合法性审核。综合两位法律顾问的意见,合法性审核的意见如下:
1.该文件由青浦区文旅局主导起草,为承办单位,系2022年度青浦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该文件编制的主体适格,依据明确,职权行使正当。
2.区文旅局在编制该文件的过程中,开展了公众参与、专家认证、集体讨论、公平性审查等法定程序要求;另组织了第三方单位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经评估认为:风险可控,可以做出决策。程序合法、规范、完整。
3.本文件内容总体上依据上位法制定,暂未发现明显与法律文件相抵触的情形。
建议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