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印发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QA12010002016213

主动公开

青府发〔2016〕96号

青浦区人民政府

2016.12.05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 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24日

 
    附件: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关长远发展。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持续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发展相关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有关要求,按照本市能源发展规划,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青浦区能源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加快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惠民工程、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节约、大力扶持能源产业发展,能源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一)区域能源输配网络建设步伐加快,能源供应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电力方面,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完成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1O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建成投运220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198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8座、容量94.1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39座、容量187.65万千伏安。区域220千伏和110(35)千伏电网容载比分别达到1.76和2.09,有效保障了2015年区域供电需求(最高负荷1363兆瓦)。
    天然气方面,完成练塘门站一期工程和200余公里天然气输配管线工程建设,形成南(练塘)、北(白鹤)双气源保障格局;除白鹤镇和金泽镇之外,基本实现天然气市政管网全覆盖;新建2座CNG汽车加气站、24座瓶装LPG供应站,提高了非管输供气规模。
    石油方面,基本建成全区汽、柴油加油站网络,有效保障区域内部和过境车辆的加油需求。
    (二)居民电力增容改造和人工煤气转换工程积极推进,能源惠民工程成效显著。全区完成近4万户居民电力表前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供电容量部分达到8千瓦/户的较高标准;全力推进农网改造工程,全面解决了农村“低电压”问题;徐泾地区人工煤气转换工程基本完成,推进了1万余户居民的户内管及燃气智能表具改造和3万余户居民的燃气普通表改造工作,城镇居民天然气气化率明显提高。
    (三)能源消费总量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强度逐年下降。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改造力度,全区考核口径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71.3万吨标准煤,明显低于本市下达的“十二五”控制目标(216万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272吨标准煤/万元,“十二五”累计下降21.83%,超额完成本市下达的“十二五”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目标。
    (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力推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全区完成中纺热力等300余台燃煤(重油)锅炉和70余台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生物质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其中完成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5项,总装机规模约为7500千瓦,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8项,总装机规模约200千瓦。
    (五)能源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以先进重大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中,薄膜太阳能、风力发电、石油勘探等重大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态势。高效薄膜太阳能关键设备生产线项目被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新能源专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尽管“十二五”期间青浦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瓶颈:一是工业园区、徐泾等区域输变电站和线路平均负载率偏高,白鹤等区域尚未建设天然气管道,局部区域电网、天然气管网建设还需加强。二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分布式供能、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生物质能等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需完善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资产纽带,加大市电力公司、燃气集团等企业对本区能源设施的投资力度;厘清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认真履行规划和监管职能,加强对区域输变电项目和燃气管网建设的统筹规划,强化对CNG、LNG、LPG等非管输燃气供应商的安全监管。四是能源管理相关基础和能力亟待加强,缺乏针对区内能源供应企业统一的数据统计分析体系,开展科学安全的能源管理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撑。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一)国内和本市能源发展形势
    从国内形势看,一是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虽然仍将刚性增长,但预计能耗年均增速将从“十二五”期间的6%下降到2%左右,为优化能源结构创造了条件。二是能源发展相关的约束性压力加剧。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承受力等对能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化石能源利用方面也面临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压力。三是能源体制改革加快起步。电力体制、油气体制等改革力度逐渐加码,能源价格将逐步发挥引导调节作用,能源市场也将逐渐形成。
    从本市形势看,上海市“十二五”能源规划相关指标完成较好,能耗总量控制、能源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指标都基本或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供需相对宽松,将进一步加强能源结构优化,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加快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发展。同时,随着国家能源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海也将积极贯彻国家能源革命战略,推进电力、油、气体制改革,培育能源交易市场,以电力、天然气价格改革为重点,逐步理顺不同能源品种的比价关系。
    (二)青浦区能源发展形势
    1.本区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重点发展区域和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随着青东、西虹桥城市化进程加速,赵巷特色区、淀山湖生态旅游区重点开发,轨道交通17号线建设并投入使用,以及青浦工业园区热电厂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的推进实施,未来青浦区电力负荷以及天然气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重点区域的能源基础设施需完善布局并加快建设,以进一步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另外,本区需逐步提高居民生活用能品质和安全保障,特别是农村地区和部分老城区的电力、天然气供应问题在“十三五”期间亟待解决。
    2.本区在上海能源布局中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肩负安全保障重任。青浦区作为上海市西大门,是外来电、天然气等能源输入本市的重要门户,肩负了保障上海市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责任,“十三五”能源发展应与上海市能源发展的总体需求相衔接。
    3.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进,对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青浦区是上海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但本区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问题显现,PM2.5浓度在全市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本区应抓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战略方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4.能源体制改革相关举措的出台,为本区完善能源管理体制提供了契机。目前,国家天然气价格改革、电力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等方案相继出台。本市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也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上述举措将为理顺能源价格、发挥市场机制奠定基础,青浦区应结合国家和本市改革契机,进一步理顺区域能源管理架构和体系、提高区内能源发展水平和能源管理效率。
     三、“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1.立足长远,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按照“留有余地,超前发展”的原则,着眼全区,统筹布局,尤其是重点功能区域的能源发展和安全保障。
    2.因地制宜,统筹城乡能源发展。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农村、乡镇与城区能源供应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的差距。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用能问题。
    3.高效利用,推动能源清洁发展。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区域能源中心等新能源及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实现全区能源清洁利用。
    4.智慧发展,提高能源服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能源供需信息数据库,提升能源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区域智慧化发展。
    (二)目标
    进一步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向优质化、清洁化发展,基本形成多元互补、各具特色、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强化政府监管,建立运转顺畅、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区域能源信息数据库,开展能源综合利用、能源信息化示范项目建设;建成能源供应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化新青浦。

 

青浦区“十三五”能源发展目标及指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0 年目标
保障能力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97.85
最大电力负荷
兆瓦
2060
天然气供应规模
万立方米
40500
液化石油气供应规模
27000
油品供应规模
万吨
60
安全供应
综合电压合格率
%
99.995
供电可靠性
%
99.97
重点区域供电可靠性
%
99.999
燃气事故死亡率
0.08
优化结构
煤炭消费总量
万吨
降至零
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
%
12
油品占一次能源比重
%
22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兆瓦
40
节能减排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
%
不低于17
天然气产销差率
%
4.7
电网线损率
%
6
民生改善
城镇管道天然气敷设率
%
100
天然气用户
万户
18.5
居民天然气气化率
%
50
液化石油气用户
万户
18.5
智慧能源
配电自动化覆盖率
%
100
智慧能源和多能互补示范区域
3

    四、“十三五”主要任务
    (一)落实重点区域能源供应方案,加快推进实施
    结合区域规划,落实重点区域能源供应方案,强化用能保障,形成各具特色的能源供应格局,并加快配套实施。在西虹桥商务区建设区域能源中心,采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等方式满足区域能源需求,开展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示范,应用储能、热泵等技术,构建多种能源互补和综合利用体系。在淀山湖地区,结合生态旅游区建设,形成以光伏、分散式风电、生物质、地源热泵等多种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格局;在轨道交通17号线沿线,构建与轨道交通站点、地铁上盖大型建筑相配套的能源供应网络和充换电设施体系;在工业园区,推进青浦热电公司燃煤设施、供热网络改造,结合工业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促进形成清洁高效的供能系统。
    (二)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
    1.电力
    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完成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构建坚强、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保障腾讯青浦数据中心基地等高级别用户的电力供应。保障东部地区、青浦工业区、青浦新城和徐泾镇等重点区域的用电需求,建设崧泽和重固220千伏变电站,完成220千伏新通站扩建工程;分阶段建设蒸淀等20座110千伏变电站(其中土建8座),满足青浦区徐泾北大型居住社区及周边区域、青浦工业区、青浦新城西部地区和白鹤镇、青浦工业区电子产业区、青浦出口加工区精密机械和装备制造产业区、西虹桥商务区、华新镇区及华新工业园区电力负荷增长需求。努力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电网综合线损,至2020年,区域电网可靠性达到99.97%,重点区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
    2.石油天然气
    构建安全的天然气输配系统,推进重固门站二期工程按期完成,优化天然气管网建设,实现部分重点用气地区及管网供应薄弱地区的双管路供应,完成2000年以前管道及球墨铸铁、灰口铸铁等铸铁管道的改造和更新。逐步提高用气比例,采用管输与非管输相结合方式,完成金泽商榻、西岑、莲盛社区,练塘小蒸、蒸淀社区,华新老城区和凤溪社区,白鹤老城区和赵屯社区,以及徐泾的部分小区的天然气配套工程,进一步提高居民天然气气化率;结合新建及改造项目,积极配套天然气设施,提高用气比例,优化用气结构。扩大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在区域内推广物流车辆、内河货运船舶使用LNG。
    优化加油站点布局,在《青浦区加油站专项规划(2011-2020)》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会展中心、轨交17号线上盖以及徐泾、华新等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推进加油站的布点和建设,满足区域发展的燃油补给需求。提高加油站点密度,到2020年,全区加油站点数达到70个左右,供应能力达到60万吨/年。其中青浦新城和东片区站点密度达到20个/百平方公里,北片区、西南片区站点密度达到6-9个/百平方公里(视情况在加油站内增设加气和充电功能)。提升油品质量,社会加油站、自备加油站、加油车/船全面供应国Ⅳ标准普通柴油。
    加强油气管道运营保护,加强市政、用户油气管道的运行维护和保护,落实管道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降低事故率,减少事故损失。
    (三)加强能源储备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水平
    探索采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智能电网建设、储能等技术和手段,提高电力供应系统调峰应急能力。密切跟踪和落实上游管输天然气气源,通过采用LNG、CNG等多种供应方式提高气源保障能力,通过储罐和管道建设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加强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能源供应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水平。
    (四)加快煤炭削减和新能源应用,优化能源结构
      1.全面建设无燃煤区
    在完成分散燃煤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分散茶水炉灶等的治理;落实和推进青浦工业区热电厂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天然气管网配套,尽快实现青浦工业园区及周边区域的清洁能源供应。
    2.推进新能源加快发展
    全面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重点完成对全区工业企业屋顶资源的排摸,建立完善的屋顶资源数据库;在青浦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率先开展光伏规模化利用试点;积极探索农广互补、渔光互补等多种开发方式。加强光热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以西虹桥地区等重点建设区域及农村社区为发展重点,大力推进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加快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建设,依托腾讯数据中心、西虹桥地区等一批新建大型建筑,推动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建设。积极开发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推进淀山湖周边等住宅区和大型公共建筑广泛使用地源热泵技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创建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选取合适的社区、农村或小镇,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电力、燃气需求,实现区域内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零排放”示范区。
   3.推进充换电和岸电设施建设
    结合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在青浦新城、青浦工业区、轨道交通站线等重点区域配套建设充电桩、充(换)电站等服务网点,新建商业中心和公共事业单位停车场配置充电桩的比例达到10%以上。新建居民小区配建停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支持社会相关方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到2020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全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1000个、充电站5座。
    在内河择址建设岸电设施,并制定船舶岸基供电试点方案,探索推进环卫等船舶靠岸和运行期间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五)建设能源惠民工程,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继续开展居民表具改造、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加强用户管道、表具以及LPG钢瓶等能源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营维护和保养,提升能源供应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供电、供气可靠性。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地区和农村落后地区电网、气网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在偏远地区,采用CNG、LNG、LPG等非管输方式,满足居民和企业用户的燃气需求。
    探索推进结合设施农业、鱼塘等区域发展光伏,提升相关农业设施的产业效益和示范效应。
    (六)进一步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打造智慧能源
    发展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开展电、气集采集抄试点,建立全区电力、管输天然气、LNG、CNG、LPG供应及利用数据库,建设区域内能源运行动态数据平台,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提高能源管理效率,提升能源服务水平。
    推动能源互联网项目的创新示范,在青浦工业园、西虹桥地区等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建设能源物联网示范项目,通过能源流、信息流的整合实现多种能源的优化配置。
推进能源装备制造和技术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快推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青浦区现有风电、太阳能光伏等能源装备产业企业,进一步加快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配套设备的生产,形成产业化发展态势。
    (七)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加强节能管理。逐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试点推进生产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工作,加强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统计,推动节能管理精细化发展。强化建筑用能管理,推进建筑分项计量平台,深入挖掘平台功能。
    促进能效提升。工业领域,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推进电机系统能效提升、LED灯改造、空调系统改造等节能技改,提升工业节能效果。建筑领域,加快推进绿色建筑,深入实施“平改坡”、节能门窗、外遮阳、灯具、空调系统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推行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装修认证,重点推进1-2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运行标识)。交通领域,继续推进老旧车辆更新,加快区域内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的试点和推广,完善天然气加气站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提高设施利用效率。能源领域,进一步降低电网线损率和天然气产销差率,到2020年,电网线损率降至6%,天然气产销差率降至4.7%。
    五、保障措施
    (一)做好能源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
    注重与青浦区“十三五”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全市能源发展规划的衔接,以使电网系统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充电桩发展、园区光伏等发展任务能按规划实施,发挥预期效果。
    (二)健全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进一步优化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建立公平有序、服务规范的能源市场;夯实能源管理部门职责,建立区政府领导、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和企业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能源管理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区级能源供需会议和重大能源问题的专题讨论,对青浦工业园区热电厂清洁能源替代等重大项目,成立专门的推进小组,落实用地批复、项目立项、环评等流程,加快项目推进。
    (三)深化和落实能源体制改革
    响应全国及本市电力和油气体制改革要求,积极稳妥开展本区配套改革工作。结合青浦工业区热电清洁能源替代、西虹桥地区区域能源站等项目的建设,在青浦工业园区、西虹桥地区等区域开展智能电网、多能互补建设,探索开展向周边区域直供电等改革试点。稳妥推动区煤气管理所等供应企业的改革,理顺供气管理和燃气服务的边界,夯实区相关部门能源管理职能,优化区域燃气、石油等供应市场,提升区域能源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
    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引入。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天然气分布式供能、光伏光热利用、地源热泵利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燃煤锅炉替代等工作,明确各级财政支持举措;妥善解决青浦工业区热电公司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后供热成本上升的价格疏导;改革、创新运作机制和融资机制,支持老城区居民天然气管道敷设;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项目、充换电设施、加气站的信贷支持。
    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引逼政策,进一步加强对能源工程的支持和引导。扶持政策方面,通过出台税收减免、土地出让优惠政策,加强对能源装备制造和技术研发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支持。强化约束,以土地出让和项目节能评审为抓手,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光伏、光热、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
    (五)加强区域合作和能力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加强与本市相关区县的交流,吸收相关能源建设和管理经验,提高区域能源管理水平。深化与中石油、申能集团(燃气集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等国家及市级能源企业的合作,力争在网络建设、价格等方面获得优质资源,提升能源品质,维护青浦区利益,为区域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十三五”青浦区能源发展重点工程

序号
类别
重点工程
具体内容
实施主体
区级配合部门(企业)
1
项目建设
西虹桥地区区域能源站建设
分阶段建设3座能源站及配套设施(热网、天气管道及调压计量设施),满足西虹桥地区冷、热需求
西虹桥发展公司
发改委、建管委、规土局、环保局、大众燃气、供电公司
2
项目建设
腾讯数据中心区域能源站建设
建设区域能源站,采用天然气三联供技术,为数据中心提供电力、冷水等能源,满足云数据中心的部分用能需求。
新奥能源服务公司
发改委、建管委、规土局、环保局、大众燃气、供电公司
3
建设项目
青浦热电厂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
落实青浦工业区热电厂煤炭清洁能源替代或超净排放改造方案,推进项目立项、规划土地、价格疏导等问题
青浦热电
发改委、建管委、规土局、环保局、大众燃气、供电公司、青浦工业区管委会
4
项目建设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上海市电力公司
发改委、建管委、规土局、环保局、青浦供电公司
5
项目建设
老式居民小区天然气配套工程
完成金泽商榻、西岑、莲盛社区,练塘的小蒸、蒸淀社区,华新老城区和凤溪社区,白鹤老城区和赵屯社区,以及徐泾部分小区的天然气配套工程。
青浦煤气管理所、大众燃气
发改委、建管委、规土局、环保局、建管委

6
项目建设
工业园厂房屋顶光伏工程
在青浦工业园区、张江高新区青浦园、出口加工区内排摸厂房屋顶资源,统一建设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青浦工业园区、张江高新区青浦园、出口加工区管委会
发改委、经委、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光伏企业)、青浦工业区企业、供电公司
7
项目建设
近零排放示范区建设项目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地热及沼气等利用工程,建设近零排放示范区。
发改委
经委、相关街镇、供电公司、农委、市容绿化局等
8
机制体制建设
完善建立青浦区能源管理机制体制
理顺能源管理部门和能源企业的职责,制定青浦区能源发展联席制度,包括能源建设项目管理体制、能源供应日常监管体系、重大能源项目的协调机制等
发改委
建管委、经委、规土局、环保局、燃气管理办公室、能源供应企业
9
机制体制建设
智能电网试点工程
依托西虹桥能源站、青浦热电,建设智能电网试点工程
青浦供电公司
青浦热电公司、西虹桥发展公司等
10
能力建设
青浦区能源数据平台系统
建设青浦区能源数据平台
发改委
统计局、建管委、经委、能源供应企业等

青浦区能源现状及“十三五”需求预测

    (一)能源供应现状
    1.电力
    2014年青浦区全社会用电量为58.34亿千瓦时(年均增速达到7.13%),全社会最大负荷为1213.39兆瓦(年均增幅达到6.54%),负荷密度为1.81兆瓦/平方千米,拥有供电户数为37.44万户,其中二级及以上重要用户数为21户。此外,青浦热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4兆瓦(2×12兆瓦)。
    截至2014年底,青浦境内220千伏电源变电站4座,共有220kV主变10台,总装机容量为1980兆伏安,最大总负荷为1125兆瓦,容载比为1.76;管辖范围外向青浦区供电的220千伏变电站共3座。因青浦区经济发展存在地域差别,东部负荷约占青浦全区总负荷的80%左右,境内3座220千伏变电站集中在青浦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仅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
    110千伏变电站共7座,主变15台,总容量807兆伏安,电网容载比为2.49;共有110千伏线路13条,总长度为101.36千米,其中架空线路长度为65.68千米,电缆线路长度为35.68千米。
    35千伏变电站共73座,主变183台,总容量2382兆伏安,电网容载比为2.05;共有35千伏线路130条,总长度为804.86千米,其中架空线路长度为378.60千米,电缆线路长度为426.26千米。
    “十三五”期间,青浦区响应全市要求,完成了近4万户居民电力表前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详见下表。

青浦区“光明工程”实施情况表

序号
区域
房屋类型
户数
项目总投资(万元)
1
城东新村
多层
4631
722.71
2
青浦花苑一期、界泾港818弄、庆华苑、侨鑫公寓、盈盈公寓、水产局大楼、新青浦花苑二期、界泾港三期、南湖新村、淀湖山庄等
多层
4225
653.93
3
华骥苑一期、蓬莱山庄、晨兴花园、青松苑、乐湖新村、青龙公寓、章浜小区、豪盛苑、界泾港768弄等
多层
4265
686.35
4
华骥苑二期、三元新村、青盈苑、桂花苑、梦丹苑、体育新村、青溪小区、向阳新村、青东大楼、沙埭浜路74弄、青城苑、物资大楼、综合大楼、邮电大楼、新北花苑、西虹新村、西部花苑一期等
多层
4993
781.23
5
白鹤镇、赵屯镇、华新镇、凤溪镇、商榻镇、西岑镇、莲盛镇、朱家角镇
多层
5225
788.15
6
淀湖二村、淀湖新村、广虹新村、广虹馨苑、豪都国际、华城公寓、华伦公寓、万步北区、万步南区、重固江南城、池泾浜138弄、池泾浜158弄、池泾浜31弄、福泉山路461弄、福泉山路464弄、广虹商苑、豪都爱丁堡、豪都泰晤士、豪都维也纳、西郊社区、香花桥中路22弄、祥平公寓、赵巷供销社住宅、赵兴路26弄、重固大街857弄、重固大街863弄、重固大街900弄、重固东街130弄小区
多层
5265
781.3
7
赵巷镇赵兴路155弄、宝宜苑、长浜新村1号楼、教苑小区、沈巷福田小区6号楼集资房、沈巷福田新村、沈巷沈颛路福田区5号楼、双鹏大楼、万寿桥商住楼、西郊景园、香花新村西区、香花桥中路54弄、香花镇普光路106弄、香花镇普光路121弄、香花镇向阳河路659弄、新虹桥明珠花园、新盈新村、徐泾镇教苑新村、银河大楼、盈港新村61弄、盈中西路小区、盈中新村、赵巷北松新村、赵巷新镇8村、赵巷镇赵重路7弄、镇中小区、镇中小区599弄、支介路21弄、朱家角镇沈巷社区泖溪路345弄、朱家角镇沈砖公路666弄小区
多层
5679
845.4
8
万寿新村、重固大街、重固房管所
多层
3910
602.95
合计
38193
5862.02

         2.煤炭
        根据2013年全市排摸情况,青浦区共有燃煤及重油锅炉及窑炉近400台(700蒸吨)。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青东地区(白鹤、华新、重固、徐泾、赵巷、香花桥)。“十二五”期间,青浦区完成了全区300余台燃煤(重油)锅炉和70余台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2015年底,青浦区除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锅炉外,将取消所有分散燃煤锅炉和窑炉。
         青浦工业区热电公司为青浦区唯一的集中供热企业,为青浦城区和工业园区内98家工商业以及公共事业单位供应蒸汽,年煤炭消费量约20万吨。根据《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燃煤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的意见》(沪府办发[2013]66号),燃煤(重油)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锅炉将在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
         3.热力
        青浦工业区热电公司通过总长度为62.9公里的供热管网对青浦工业园区和张江高新区青浦园内90余家化工、医药、印染、食品、制造等企事业单位供热。其中青浦工业园区有66家用热企业,2015年总用热量占全区总用热量的72%;张江高新区青浦园有24家用热企业,2015年总用热量占全区总用热量的28%。2013年供热量为57.84万吨,2014年供热量为59.31万吨,2015年供热量为64.25万吨,近三年最大热负荷为146.36吨/时,平均热负荷为84.42吨/时,最小热负荷为21.13吨/时。
        4.燃气
       (1)管输天然气
        青浦区燃气主要由青浦煤气管理所和大众燃气(徐泾地区)供应。作为上海市天然气气源的重要接收点,青浦区白鹤首站接收了西气东输天然气,练塘首站接收了来自川气东送的管道天然气。并在两处首站内设置青浦分输管,供应能力达5.3万立方米/小时。

2 2014年青浦区天然气用户情况

项目
工业
商业
居民
小计
用户数(户)
青浦煤气所
116
553
112046
132669
大众燃气
82
19822
19904
合计
751
131868
152573
用气量(万立方米)
青浦煤气所
4953
1165
4286
10404
大众燃气
672
297
969
合计
6790
4583
11373

注:徐泾地区由大众燃气供应,2014年7月完成天然气置换,用气量为推算值。

(2)非管输天然气
    上海沃金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在青浦区沪青平公路和青浦工业园区(振盈路)建有2座压缩天然气车辆加气站,为青浦区380辆压缩天然气出租车加气,年加气量约500万立方米。
此外,在近两年的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中,部分企业采用非管输天然气的方式,完成了燃煤向天然气的转换,天然气用气规模接近450万年立方米/年,详见下表。

3 采用非管输天然气方式进行分散燃煤替代的信息统计表    (3)LPG
    青浦区设有24座瓶装LPG供应站和1座LPG储存充装站(储罐总容量为3150立方米)。“十二五”期间,青浦区年供应液化石油气维持在17000吨左右,用气户数约23万户。
    5.油品
    截止目前,青浦区已建成加油站61座,其中中石油10座,中石化48座,中海油1座,其他企业2座,年加油量约52万吨。站点密度指标达到9个/百平方千米,与本市其他郊区县相当,略低于中心城区14个/百平方千米的水平。其中4个为高速公路专用加油站,分别位于申嘉湖高速(S32)、沪渝高速(G50)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其余加油站主要集中在青浦新城、青浦工业园区等主要城镇及沪青平公路、北清路、青赵公路等干线公路。
    6.太阳能光伏
    据统计,青浦区由企业投资的光伏项目共5.54兆瓦,占全市比例仅2.76%,在郊区县中处于较低水平。全市各区县光伏发电规模如下表:

4 各区县企业投资光伏项目分布情况表

区县
规模(兆瓦)
百分比
宝山区
52.2
26.04%
奉贤区
37.9
18.91%
浦东新区
28.3
14.12%
金山区
22.54
11.25%
闵行区
19.2
9.58%
松江区
18.7
9.33%
嘉定区
8.65
4.32%
青浦区
5.54
2.76%
长宁区
4.14
2.07%
普陀区
1.43
0.71%
崇明县
1.06
0.53%
黄浦区
0.52
0.26%
杨浦区
0.22
0.11%
闸北区
0.02
0.01%
徐汇区
/
/
静安区
/
/
总计
200.42
100%

    7.能源技术装备产业
    目前,青浦区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青浦区重点能源装备企业详见下表。

 重点能源装备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生产领域
所属区域
1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高效光伏电池CVD设备和PVD设备
出口加工区
2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为风电、光伏发电配套的变压器、变电站等
张江高新区青浦园
3
上海联能置信非晶合金变压器有限公司
为风电、光伏发电配套的变压器、变电站等
出口加工区
4
上海汇益液压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太阳能液压跟踪系统产品
白鹤镇
5
上海鲁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力诺子公司)
年产量130兆瓦光伏组件
工业园区
6
上海华友金裕微电子有限公司
提供光伏高效焊带整体解决方案
工业园区
7
斯伦贝谢油田设备有限公司
油田设备
工业园区

    (二)全区能源需求预测
     1.电力
    (1)全社会用电量
    根据青浦区供电公司预测,2015年青浦区全社会用电量预计为67.2亿千瓦时,“十二五”年均增长率为7%;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为97.85亿千瓦时,“十三五”年均增长率为7.8%。

 

6 青浦区分年度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结果(单位:亿千瓦时)
名称
数值
2010 年用电量
47.63
2012 年用电量
55.62
2013 年用电量
59.43
2014 年用电量
58.34
2015 年用电量
67.2
“十二五”年均增长率(%)
7.1
2020 年用电量
97.85
“十三五”年均增长率(%)
7.8

    (2)电力负荷
    根据青浦区供电公司预测,2015年最大负荷预计为1400兆瓦,“十二五”年均增长率为6.5%;2020年最大负荷预计为2060兆瓦,“十三五”年均增长率为8.03%。

 

青浦区分年度用电负荷预测结果
项目
最大负荷(兆瓦)
利用小时数(小时)
2010
1020
4669
2012
1118
4974
2013
1287
4618
2014
1213
4808
2015
1400
4800
“十二五”年均增长率(%)
6.5
-
2020
2060
4750

    2.煤炭
    2015年,青浦区完成分散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十三五”期间,青浦将继续完成经营性茶灶等分散燃煤设施的改造,以及青浦热电的燃煤清洁能源替代,实现区内煤炭消费为零。
    3.热力
    根据对现有热用户发展规划及相关热负荷的分析,青浦区工业园区近期平均热负荷为106.86吨/时,最大热负荷为152.95吨/时,最小热负荷为12.76吨/时,年用热量为780072吨(不含管网损失)。 
 

8 园区近期热负荷汇总表( 1.0MPa

用户名称
平均热负荷(/)
最大热负荷(/)
最小热负荷(/)
年用热量(吨)
近期热负荷
现有用热企业近期热负荷
84.96
191.20
12.76
645696
近期将落户生产企业的热负荷
11.3
16.7
0
90852
拟建商办建筑的空调冷热负荷
冬季热负荷(/)
冬季热负荷(/)
春秋季负荷(/)
年用热量(吨)
10.6
10.6
0
43524
合计
106.86
218.5
12.76
780072
合计(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后)
106.86
152.95
12.76
780072

    如果考虑集中用热意向不确定性较大的热用户需求,园区近期平均热负荷为120.42吨/时,最大热负荷为181.47吨/时,最小热负荷为20.98吨/时,年用热量为883128吨(不含管网损失)。
    4.天然气
    (1)居民用气
    根据青浦区居民天然气用气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情况,大众燃气负责的徐泾地区,总用户数增长1.8万户,其中,70%采用天然气供应,气化户数新增1.3万户。此外,既有非天然气居民用户(2.2万户)中约30%实现管道天然气改造,新增0.7万户。2020年,徐泾地区天然气用户共新增2万户,达到4万户,气化率为66.67%。
    青浦燃气管理所负责的青浦其他地区,按照每年新增天然气用户8500户计算,“十三五”共新增4.25万户,气化率达到49.84%。
    综上,“十三五”期间,青浦区共新增居民天然气用户6.25万户,2020年,青浦区居民天然气气化户数约19.45万户,气化率达到52.57%。
    新增用户按照每户每年250立方米估算(上海市平均水平),新增量为1562万立方米。2020年,居民天然气用量为6145万立方米。
 

9 青浦区“十三五”天然气居民用户发展表

项目
2015
2020
气化用户数
(万户)
总户数
(万户)
气化率
气化用户数
(万户)
总户数
(万户)
气化率
徐泾地区
2
4.2
48.00%
4.0
6
66.67%
其他地区
11.2
30
37.30%
15.45
31
49.84%
青浦合计
13.2
34.2
38.60%
19.45
37
52.57%
 
 

    (2)工业用气
    目前,除集中供热外的工业企业的分散燃煤锅炉已基本完成替代,既有工业的天然气新增量暂不考虑。“十三五”期间,青浦热电厂将关停,由青浦工业园区能源中心给区域供热,根据未来热负荷预测及《青浦工业园区能源中心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天然气规模约为25570万立方米/年(产热量197.54×104GJ,发电量11.65亿千瓦时;若产热量按照78万吨,即234×104GJ,可替代市网电量11亿千瓦时);此外,考虑到其他新增工业项目在“十三五”期间的建成投产,天然气用量按照2%的增幅考虑,增加100万立方米/年。综上,2020年,青浦区工业用气量约为25500万立方米/年。
 

10 青浦区“十三五”工业用气预测表

(单位:万立方米)
分类
2015 年用气量
2020 年用气量
备注
管输天然气
5000
25670
增加青浦工业区能源中心用气,约25000万立方米;其他新增工业项目用气100万立方米。
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
450
450
工业新增用气量暂按管输天然气供应考虑
合计
5450
 26120
 


    (3)商业用气
    2015年,青浦区商业用气量为1837万立方米(徐泾672万,其他地区1165万)。根据“十三五”区域发展规划及在建建筑情况,青浦区将新增轨道交通17号线12个站点地铁上盖商业、四个大居配套商业以及腾讯上海云数据中心三联供能源站、西虹桥三个能源站等项目。
    一是腾讯上海云数据中心。根据腾讯上海云数据中心三联供能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年耗气量为1275万立方米,供冷量4506万千瓦时,发电量4861万千瓦时,可满足57553平方 米的建筑(4座120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1座业务楼和1座变电站)用能需求。
    二是西虹桥地区。随着西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会展业务的逐步增加和稳定,其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将达到设计规模,天然气年耗量达到3195万立方米。同时,西虹桥地区还将在目前基础上规划新建3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满足周边约350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的冷、热需求。参考虹桥商务区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相关建设经验(供能面积188万平方米,年设计天然气耗量1650万立方米),分布式能源站设计规模按3300万立方米估算。考虑到项目建设及形成规模的周期,2020年预计达到20%的设计规模,天然气用量为660万立方米。
    三是地铁上盖等商业建筑。此外,2020年将新增轨道交通17号线12个站点地铁上盖商业、四个大居配套商业,建筑面积约40万立方米,新增建筑能耗约6万吨标准煤,按照商业行业天然气占比10%考虑(根据2013年全市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商业行业天然气占比为2.2%,考虑到部分餐饮用气量单独上报未含在建筑能耗中,以及未来餐饮企业在商业建筑中比例逐渐增大等原因,天然气占比按10%考虑。)天然气用量共计500万立方米。
    2020年青浦区商业天然气需求将在2015年基础上新增5630万立方米,达到7467万立方米。

 

  11 青浦区“十三五”商业天然气需求预测

    (4)车用天然气
    考虑到“十三五”期间区内进一步发展压缩天然气出租车,并在目前基础上新建1座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年加气量共计约750万立方米。
    (5)天然气合计
    综上,2020年青浦区天然气用量为40482万立方米,详见下表。

 

12 青浦区“十三五”天然气需求预测
用户类别
用量(万立方米)
比例
居民用户
6145
15%
商业用户
7467
18%
工业用户
26120
65%
CNG汽车
750
2%
合计
40482
100%

 

   5.LPG
   根据青浦区人口规划,2020年区内总户数约37万户,其中,天然气气化户数19.45万户,LPG用户数17.55万户。按照每户居民LPG 150千克/年预测,2020年,LPG总用量为26325吨。
   6.油品
   根据《上海市机动车能源供应点规划研究》,2020年全市机动车燃油需求总量约800万吨,共规划加油站950座,其中青浦区约70座。按照平均每座加油站年供应燃油0.85万吨考虑,青浦区2020年油品供应量约60万吨。
   7.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综上,青浦区“十三五”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为405万吨标准煤,详见下表。

 

表13 青浦区“十三五”能源需求预测

能源品种
实物量(单位)
折合标准煤
(万吨标准煤)
占比
备注
86.85亿千瓦时
261
64.4%
扣除青浦工业园发电量
天然气
40482 万立方米
50
12.3%
 
LPG
26325
4
1.0%
 
0
0
0.0%
 
油品
60 万吨
90
22.2%
 
合计
-
405
100%
 

 

项目
用量(万立方米)
2015年基数
1837
“十三五”新增量
腾讯云数据中心分布式供能
1275
国家会展中心分布式供能
3195
西虹桥 3个能源站
 660
其他商业建筑
500
合计
7467

企业名称
改造前
改造后
锅炉规模
(台*吨/小时)
煤炭用量
(吨/年)
锅炉规模
(台*吨/小时)
能源替代方式(CNG/LNG)
供应商
年用量
(万标准立方米/年)
上海华宝食品厂有限公司
2*4
430
2*4
压缩天然气
上海万事红燃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15
上海城业管桩构件有限公司
2*10
5000
2*2
压缩天然气
上海定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0
上海天源植物制品有限公司
1*2
960
2*6
压缩天然气
顺天(上海)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40
上海大禺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1*5
1690
1*4
压缩天然气
顺天(上海)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100
上海协茂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1 台*107大卡/h
1378
1 台*107大卡/h
压缩天然气
顺天(上海)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120
上海翔鑫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2*4
1400
1*6
液化天然气
上海沃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
61
合计
48
 
39
 
 
436

公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