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示范区2021年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1.12.30
示范区建设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通过制度创新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以项目建设为制度创新提供最为生动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今年以来,示范区建设突出跨区域、跨流域和区域带动及服务功能,围绕省际互联互通道路、水生态治理修复、创新产业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65个重大项目,着力形成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Ø大干108天,跑出项目建设的“示范区速度”
在水乡客厅核心区域,示范区规划展示馆仅用了108天即建成启用,6大展厅、2000多平方米展示面积,不仅集中展示了示范区两年多来的制度创新成果、亮点项目进展以及相关重点规划,更凝聚着创业公司的拼搏精神,时不我待的示范区速度。
Ø“一厅三片”集中示范,集中度显示度持续提升
今年,示范区全力推进水乡客厅建设,按照“一年搭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的要求,形成了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组建了长新公司和水乡客厅公司,成立了水乡客厅建设指挥部,编制了水乡客厅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了“一点一心”、三园、蓝环等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推进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科创中心建设。
在5月26日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由长三角一市三省主要领导见证,9个涉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4个项目位于示范区,是示范区锚固生态基底、厚植生态优势的标杆项目。
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总投资约9.56亿元,已于10月份完工。在去年2.4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再推进8.1公里。二期工程更加注重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重塑,重点围绕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亲水空间与驿站等功能打造及树品胸径、步道宽度等具体细节,更加体现江南水乡文化基因与自然生态风貌景色,实现青浦、吴江跨界无感。
祥符荡环境保护提升工程,位于示范区“一厅三片”重点建设区域中的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是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滨水空间,支撑世界级科创绿谷创建的重要生态工程,总投资12.88亿元。项目将以祥符荡为核心,结合水生态、水环境、水治理、水安全建设任务,构建“远湖、退河、夹港”的总体布局,坚持水岸同治,加强河湖岸线贯通、岸坡生态化整治、沿岸绿化、植被修复等,有效提升祥符荡科创绿谷生态底色,筑牢世界级的科创高地生态基础。
10月16日,在沪苏浙两省一市领导共同见证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重点项目开工(启动)仪式在水乡客厅区域举行。
该批重点项目涉及互联互通、生态绿色、产业创新、存量盘活等类型,包括水乡客厅蓝环示范段理水筑绿项目、科大亨芯研发创新项目、水乡客厅数慧云巷存量盘活项目、水乡客厅科创学园存量盘活项目等。
Ø四大领域分类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发力
今年,示范区深入实施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聚焦互联互通、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四大领域,加快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段、元荡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二期)工程等,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互联互通领域
6月28日,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段开工。该工程将新建东方绿舟站(不含)至西岑站,全长约6.6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动力核、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西岑科创中心,辐射水乡客厅、祥符荡创新绿谷、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等核心功能区的关键交通纽带。
在生态环保领域
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4.2亿元,主要包括新(改)建护岸4.7公里,新增防汛道路1.41万平方米,新(改)建支河桥梁2座,支河水闸6座,配套水生态修复等,全面提升该地区防汛安全,改善淀山湖南部生态环境。
在产业创新领域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联合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总投资25.5亿元,主要开展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研究,进行标识解析体系和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建设,培育工业互联网人才梯队和产业集群,打造立足吴江、支撑江苏、服务长三角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科研载体。
在公共服务领域
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2.0版。自去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该院借助长三角医疗健康数字共享与交换平台、健康云平台的信息化支撑与运营服务优势,联合上海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贯穿“防、诊、治、管、健”5大环节,已逐渐实现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五官科医院、儿科医院等6家三甲医院的对接,向示范区辐射到青浦区内3家医疗机构及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嘉善二院、江苏吴江五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