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崧泽高架西延伸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QB41040002017037
主动公开
青建初(2017)027号
青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17.07.10
上海市青浦区公路管理所:
你单位报来关于崧泽高架西延伸工程初步设计的相关资料及送审申请收悉。经我委征询区有关职能部门与相关配套单位的意见,现具体批复如下:
一、工程范围和内容
本工程西起漕盈路,桩号K1+316.349,东至崧泽高架路G15立交以东收费站,桩号K19+379.541,长度约18.06km,其中:高架道路西起胜利路东侧,桩号K2+400.000,向东接现状崧泽高架-G15主线收费站(含收费广场),高架道路工程终点桩号K19+379.541,高架道路长度约16.98km;地面道路西起漕盈路,桩号K1+316.349,向东至华徐公路交叉口以东,桩号K19+076.218,地面道路长度约17.76k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主线高架、地面道路(含跨河桥梁)、G15枢纽型立交(含服务于国家会展中心地区的一对高架匝道)、外青松公路东侧、崧华路西侧、赵重公路东侧、嘉松中路两侧、徐乐路东侧、华徐公路西侧各一对出入口匝道以及雨污水、照明、绿化、监控、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用房等附属工程。
二、主要技术标准
(一)道路等级和设计车速:主线高架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车速
80千米
/小时,立交匝道(含出入口)设计车速40-50千米/小时;地面道路为主要干线公路(二级公路),参考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速度50千米/小时。
(二)设计荷载:路面结构设计荷载采用“BZZ-100型标准车”;桥梁设计汽车荷载:高架桥及平行匝道桥,城-A级;地面桥,城-A级。立交匝道桥:公路-Ⅰ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取用。
(三)建筑限界:主线高架和地面道路机动车道净高均按≥
5.0米
控制,非机动车和人行道≥
2.5米
;标准车道宽度≥
3.5米
。
(四)桥梁主体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五)桥梁结构耐久性要求及使用年限
基础构件(桩基、承台等) 按Ⅰ类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B设计。其它构件(梁、板、柱、墙等) 按Ⅰ类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C设计。
设计使用年限:主线高架、主线匝道、地面跨线桥、立交匝道100年;新建地面中小桥100年;拼宽及直接利用的中小桥,50年,且不低于原桥梁使用年限。
设计安全等级:设计安全等级一级,γ0=1.1。
(六)抗震要求
本工程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区,工程包含管理用房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乙类、场地类别Ⅳ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g、多遇地震下的场地特征周期0.9s进行抗震设计。
(七)排水:对于地面道路,设计暴雨重现期为P=5年,综合径流系数ψ=0.6;对于主线高架道路,设计暴雨重现期为P=5年,综合径流系数ψ=0.9。
三、工程方案
(一)道路工程
1.总体设计
原则同意项目主线高架道路和地面道路设计。工程西起胜利路以东,向东跨东大盈港、外青松公路、G1501高速公路、油墩港、崧华路、赵重公路、嘉松中路,一路向东与现状崧泽高架接顺。主线设置一座G15(沈海)全互通枢纽立交(含服务于国家会展中心地区的一对高架匝道、高架匝道收费站、现状收费站改造及管理用房),七组平行式出入口匝道(即位于外青松公路东侧、崧华路西侧、赵重公路东侧、嘉松中路两侧、徐乐路东侧、华徐公路西侧各一对),同时预留远期G1501全互通立交实施的可能性。主线设计规模双向六车道、机动车专用。地面道路设计规模以胜利路为分界,以西为双向八快二慢,以东为双向六快二慢。
2.平纵断面
主线高架设置六处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00000米、45000米、15000米、8000米、2000米和2000米;主线最大纵坡不超过4%,最小纵坡为0.5%,最小坡长
200米
;匝道最大纵坡不超过6.0%。
3.横断面
漕盈路-胜利路段地面道路布置为:3.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2.0m(分隔带)+14.5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分隔带)+14.5米(机动车道)+2.0m(分隔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50米,为双向八快二慢。
胜利路-工程终点主线高架布置为:
0.5米
(防撞墙)+11.75米(机动车道)+
0.5
米
(分隔墩)+11.75米(机动车道)+
0.5
米
(防撞墙)=25米,双向六车道;地面道路标准段布置为:3.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2.5米(分隔带)+11米(机动车道)+9米(中央分隔带)+11米(机动车道)+2.5米(分隔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50米,为双向六快二慢。
匝道段地面道路布置为:3.5米(人行道)+7米(联络道)+10米(分隔带)+7.5米(机动车道)+9米(中央分隔带+)7.5米(机动车道)+10米(分隔带)+7米(联络道)+3.5米(人行道)=65米;高架主线及匝道布置为0.5米(防撞墙)+7.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墙)+0.5米(匝道与主线间距)+0.5米(防撞墙)+11.75米(机动车道)+0.5米(中央间隔带)+11.7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墙)+0.5米(匝道与主线间隙)+0.5米(防撞墙)+7.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墙)=43米。
4.路基路面
主线接地段、地面道路、匝道接坡路面结构采用
4厘米
SMA-13(SBS改性沥青)、
5厘米
中粒式沥青砼(AC-20C,掺抗车辙剂)、7厘米粗粒式沥青砼(AC
-25C
)、
0.6厘米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3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
15厘米
砾石砂;地面联络道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砼(AC-13C)、8厘米粗粒式沥青砼(AC
-25C
)、
0.6厘米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32厘米水泥稳定碎石、
15厘米
砾石砂。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透油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砾石砂;人行道路面结构采用6厘米同质砖、3厘米1:3干拌水泥黄砂、10厘米C20混凝土、10厘米碎石。快速路、匝道及地面道路机动车道土基设计回弹模量≥40Mpa,联络道和非机动车道土基设计回弹模量≥20Mpa,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二)桥梁工程
高架桥梁西起胜利路东侧,向东行走,过G15立交之后与现状崧泽高架路连接。其间由西向东先后跨越外青松公路、新水路、G1501快速路、汇金路、汇滨路、崧华路、崧盈路、赵重公路、嘉松公路、明珠路、G15高速公路等约32条横向道路;同时也跨越东大盈港、向阳河、油墩港、通波塘、新通波塘、蟠龙港等约25条河道。
地面桥梁分为一般地面中小型跨河桥梁(涵)(共22处)和跨越航道的节点桥梁(共4处)。跨越航道的节点桥梁根据航道规划的要求进行拆桥新建或个别改造利用(老通波塘)。一般跨河桥(涵)则根据河道规划、老桥检测结论、道路方案进行桥梁拓宽改造、利用老桥或拆除新建。
1.主线高架桥标准桥梁结构
高架主线桥梁结构,上部桥宽25m,采用简支变连续的小箱梁结构,标准跨径组合3×30m;桥墩为带盖梁的矩形双立柱。
2.主线高架跨路口桥梁节点
本工程沿线跨越横向道路32条(红线宽度24-60m)。对于40-60m跨径的节点,主要采用简支钢混组合梁;对于60m以上跨径的桥梁节点,则主要采用钢结构连续梁。
3.高架平行匝道标准结构
高架平行匝道采用简支变连续的小箱梁结构。桥梁标准宽度8.5m,标准跨径组合3×30m。
4.高架平行匝道节点桥梁
高架平行匝道桥梁在跨越河道时,主要采用和并行的高架桥梁相同的结构形式。
5.跨越航道的高架及地面桥桥梁节点
本工程共跨越4条航道:东大盈港、油墩港、老通波塘、新通波塘。
(1)东大盈港桥梁节点
东大盈港为VII级航道。现状桥梁需拆除新建。新建跨航道高架和地面桥的主桥皆为钢混组合梁,桥梁跨径皆为50m。地面桥引桥为简支变连续的小箱梁结构,结构标准跨径3×30m。
(2)油墩港桥梁节点
油墩港为市管Ⅳ级航道。需拆除现状地面桥并新建地面桥和高架桥。
地面桥引桥为简支变连续的小箱梁结构,结构标准跨径3×30m。新建高架及地面桥主桥的桥梁跨径皆为50+80+50m,河中不设墩。
(3)老通波塘桥梁节点
老通波塘为Ⅶ级航道。该河道目前无通航功能。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改善前后路口的道路交通功能,将地面桥梁保留并改造加宽;高架桥梁避让地面桥梁,采用43+66+43m连续钢箱梁跨越,高架在河中不设墩,为钢结构连续梁。
(4)新通波塘桥梁节点
新通波塘为Ⅶ级航道。现状地面桥需拆桥新建。
新建地面桥及高架桥皆为钢混组合梁,跨径均采用55m。地面桥引桥为简支变连续的小箱梁结构,结构标准跨径3×30m。
以上四条航道请严格以沪航航道(2017)110号、青建管(2017)94号、95号落实桥梁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审核意见。
6.G15立交桥梁方案
G15立交匝道桥梁中,匝道桥结构形式根据跨径需求、弯道半径、匝道层高和原拼宽桥梁结构形式等因素,合理选择采用钢结构梁、现浇混凝土梁或预制梁等结构形式。
7.地面桥非通航河道桥涵方案
以下地面小桥采用拆桥(涵)新建的方案:现状桥梁的跨径严重不满足河道规划要求的;以往经过多次维修的;以及经桥梁检测,承载能力不满足现行荷载标准要求的。以下地面小桥采用拼桥加宽的方案:现状桥梁状况良好,并通过桥梁检测承载力满足现行荷载标准要求,可以加以利用,或经维修之后可拼宽至新建地面道路的设计宽度。以下地面小桥采用直接利用的方案:现状桥梁状况良好,且桥梁宽度与新建地面道路宽度一致。可不做加宽直接利用原桥结构。以下情况需对箱涵搬迁:对于受到改建条件限制无法改建成桥梁的箱涵,予以保留箱涵的形式,但由于其位置不满足新划示的河道蓝线要求,对其进行箱涵搬迁。
8.桥梁桩基础设计方案
本工程桩基推荐采用Ф
800mm
钻孔灌注桩,在局部根据桩基布置或承载能力的需求也可选用Ф1000mm钻孔灌注桩。桩基均采用桩尖注浆。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厚度为2.2m-3.0m。
(三)G15立交
在现状T型立交的基础上,形成“十”字型全互通迂回定向立交,增加一条主线即崧泽高架主线,以及向西接主线的四根匝道,华徐公路西侧两根接地的平行式匝道以及服务于会展中心的两根匝道匝道。立交为五层,第一层为崧泽大道和华徐公路地面道路;第二层为G15高速公路主线、NW、EN和SE匝道;第三、四层为WS、ES、NE、WN和SW匝道;第五层为崧泽高架主线及会展中心匝道。立交范围内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匝道均为单向双车道。在崧泽高架西侧新建两个高架匝道收费站和收费站管理区,崧泽高架东侧改造现状收费站,并按需拓宽。东侧收费站3进5出,东侧收费站4进8出;收费站管理区设置在立交西北象限,位于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基地用地面积15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5平方米,建筑单体包含管理用房,上桥楼电梯间,容积率0.33,建筑密度17%,绿化率42%。
(四)排水工程
1.主线雨水管道工程
沿道路两侧各敷设一根雨水管道,道路路面和高架雨水及两侧街坊内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道路沿线河道内,对于沿线规划道路的路口,预留雨水管道接口。排水方式以自流出浜为主,泵排为辅。新建雨水管道管径为DN800-DN1600,管道总长度约为39.3km。
2.G15立交雨水管道工程
沿G15立交新建匝道布设雨水管道,匝道路面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迮庵桥港和崧泽大道主线雨水管。设计雨水管道管径为DN600-DN800,总长约1.76km。
雨水管道均采用开槽埋管的方法施工。DN1000及以下管径采用HDPE双壁缠绕管,DN1200及以上管径采用离心浇铸玻璃钢夹砂管道。
3.污水管道工程
本工程设计污水管道管径为DN300-DN1000,长度合计约5.55km。
污水管道施工采用开槽埋管为主、顶管和非开挖为辅的施工方法。开槽埋管采用HDPE双壁缠绕管,DN300-DN500非开挖污水管道采用HDPE平壁管,DN600-DN1000顶管采用离心浇铸玻璃钢夹砂管道。
四、其他附属配套工程
本工程另涉及绿化、照明及供配电系统、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等附属配套工程。
五、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概算981542.7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629851.68万元 (道路工程费73756.44万元,桥梁工程费用464309.31万元,排水工程费50806.59万元,附属工程33155.23万元,临时工程7824.11万元),其他工程费用54200.97万元,预备费34202.64万元,前期工程费263287.45万元;资金来源:除市级补贴外其余区财政承担。年度资金安排以计划大本为准,在2017年青浦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计划汇总表(财政投资)第65-1号计划中列支,项目编号:ZC17-067X001。
六、项目应在开工建设前按《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办理环评审批手续。项目在施工阶段应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减轻施工过程中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应落实好综合性降噪、减振等措施,配合规划部门,控制道路两侧敏感目标建设。
七、道路用地范围应严格按照规划道路用地范围实施;横断面边坡设计不得逾越用地红线。
八、工程范围内现状绿化面积约414665平方米,改扩建后绿化面积约404096平方米,存在缺口约10569平方米,缺口部分绿化面积将在嘉松公路、青昆路等道路绿化中予以平衡;请按绿化所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设计。
九、项目涉及的河道为胜利河、东大盈港、金汇河、玄武河、新通波塘等河道;工程范围内涉及水面积的填埋应在办妥开、填河施工手续后可进行实施;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河道蓝线布置,防汛抢险通道内不得设置其他建筑物,确保防汛通道的畅通;根据《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有关河道整治项目应纳入建设项目计划并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涉及工程范围内桥梁、箱涵、护岸、雨水口等建设项目施工前,须到区水务局窗口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涉及油墩港的请到市水务局办理相关手续);若已有护岸在建桥过程中被损坏的,须按原设计标准恢复;涉及填堵河道需按填堵河道的审批程序另行办理手续。建议河道雨水排放口标高不低于1.0m;根据《上海市排水管理处印发〈关于在排水管道检查井中设置深落底井的指导意见〉》(沪排管[2009]2号)的相关指导意见:在新建、扩建、改建雨水、合流排水收集管网管道时,每间隔2-3座检查井应设置一座落底深度为1000毫米的检查井,建议管道长约200至300米;设计应考虑地块街坊排水安全和其他已建道路雨污水管道的衔接,以确保周边地块雨水和污水管接入,排水顺畅;项目窨井盖采用防盗防沉降窨井盖,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雨水口、道路检查井、排水管道应符合《雨水口标准图》(DBJT08-120-2015)、《道路检查井通用图集》(DBJT08-119-2015)、《排水管道图集》(DBJT08-123-2016)等标准;施工期间应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处理,不得随意排放,达到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后方可进入排水设施。
十、地面崧泽大道沿线交叉口均采用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机应建成“SCATS”信号控制系统,并应铺设通讯专网管,信号交叉口接入机房,信号灯应采用400规格灯具,并具备半程倒计时功能;涉及沿线交叉口信号灯必须办理用电手续,并且做好线路接线入地工作,禁止出现架线、飞线等情况;沿线路段上设置人行横道线,应安装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灯及行人安全岛;优化沿线交叉口设计方案,确保进、出口车道数匹配;崧泽大道乐爱路交叉口、崧泽大道乐高路交叉口及崧泽大道乐天路交叉口完善中心隔离,仅允许行人步行及非机动车推行过街,机动车通行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各方向预埋交通信号灯管线,并应安装行人过街信号灯;进一步完善上入口预告标志,应形成三级预告;进一步完善桥梁平纵横设计,确保非机动车通行安全,并在桥梁上下坡增设警告标志、纵向减速标线等安全设施;崧泽大道沿线公交站点应均采用港湾式公交站点;崧泽高架主线禁止货运车辆通行,配套调整交通设施;应进一步完善G15立交与崧泽高架相接匝道相交设计,匝道圆曲线半径应根据匝道设计速度符合相关规范,并完善导向标志、警示灯等安全设施。
十一、管理用房工程配电间做好屏蔽接地措施;公用卫生间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及蹲式便器。
十二、根据消防局《关于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意见》,项目经区消防支队认定,属于委托审图公司审查范围的项目,建设单位可将施工图设计文件送有关审图公司审查,并在工程竣工后,到所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窗口申请竣工消防验收备案。
十三、请按青建抗震(2017)064号意见予以调整。
十四、请按我委市政建设科、综合规划科意见优化调整设计。
十五、请按市路政局关于崧泽高架西延伸工程初步设计意见征询单的复函(沪路政规【2017】226号)意见予以落实,涉及主线高架接地段近胜利路处还有设置一处管理用房,请建设单位联系市路政局重新新立项项目实施。
十六、根据市交通委轨道交通处出具的沪交轨安通(2017)第39号文以及及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域作业方案技术审查意见落实相关措施。
十七、请严格落实浦城科咨(2017)第232号崧泽高架西延伸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意见落实施工图设计。
十八、请落实市政(公路)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专家组意见及相关要求。
十九、各类管线设计应根据各管线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作进一步优化、调整。
二十、在工程实施时,应注意投资总额控制,统筹管线综合设计,做到有序施工、安全文明施工。
二十一、根据沪府发【2011】1号文件要求,初步设计在达到规定深度的前提下,应细化提出质量安全防护的具体措施和相关费用。
在后阶段施工图设计时,应严格按区各有关职能部门、管线配套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作进一步优化、调整,未尽事宜须按照有关技术规定和设计规范执行。在办妥相关建设手续后,方可组织实施。
附件:有关职能部门与相关配套单位意见征询单。
此复
上海市青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