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应急管理局2025年工作要点
QE230500020250004
主动公开
青应急〔2025〕19号
上海市青浦区应急管理局
2025.08.18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部署之年,抓好全区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青浦区应急管理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应急局工作部署,坚持干字当头、奋力一跳,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全区安全系统治理、综合作战和应急处置的整体能力,加快建设与青浦新城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浦实践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坚持固本强基,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一)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发挥好区安委会办公室牵头作用,完善“1+N+12”(即区安委会+N个专委会+11个镇街和青浦工业园区)的工作框架,优化全区安全专业委员会架构,加强对各行业(领域)监管部门的指导帮扶力度。落实“三管三必须”,制定青浦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区级行业主管部门目录》,明确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一件事”全链条管理,及时消除新行业、新领域监管盲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提升区域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效能。
(二)完善安全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区安委办安全生产警示、约谈、巡查等工作制度,健全“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协同机制,加快健全各方协同、齐抓共管的安全治理模式。推动将事故调查与考核巡查结合,提升事故防范预警和决策支撑效能。提升事故调查与分析能力,按照《关于加强协作配合推进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与检察机关在事故调查工作中的协作配合,增强打击危害公共安全刑事犯罪的工作合力。
(三)推动治本攻坚行动走深走实。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茬推进“十大行动”落地见效。结合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培训、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体系和全社会参与的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他律向自律发展。围绕安全生产高风险点位和“不放心”点位,加大排查整治力度,重点排摸一批隐患复杂集中的场所,通过深查撤改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安全标准宣贯,在国有企业、龙头民企、外企中打造一批“用体系管安全”的示范企业,推动安全生产责任险、举报奖励、中介服务等有序发展,推动安全治理常态长效。
二、坚持精准防范,落实安全生产除险保安工程
(四)开展安全生产除险保安工程。聚焦青浦安全基础薄弱环节,开展行业监管能力提质、重点领域攻坚整治、重点场所底数清查等8方面行动,对厂房仓库、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等13个重点领域,实施拉网式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摸清重点领域安全底数并开展深入排查,建立并每季度动态更新风险排查清单,摸清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落实所有点位重点信息上账清单管理。督导推动厂房仓库、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牵头责任单位细化重点领域行动方案,制定工作“任务书”“时间表”,定期按照治理清单内容自觉排查隐患,加强安全隐患整治攻坚,全面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监管体系,有效遏制事故多发势头。
(五)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贯彻落实“5+2”专项行动(全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攻坚、燃气全链条整治攻坚、厂库房消防安全治理攻坚、建筑施工安全整治攻坚、工贸行业用电、动火等高风险作业专项整治5大攻坚,全国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2大整治)。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和工贸行业用电、动火等高风险作业专项整治行动。围绕青浦安全风险突出领域,开展危险化学品仓库、粉尘涉爆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企业、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企业“回头看”等重点领域整治和检查行动,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开展全区危化领域企业及重点工贸领域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六)优化重点环节安全监管模式。做好安全生产源头把控,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本区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经营许可等的源头准入规定。做好“一网通办”安全监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帮办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安全执法模式,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等级,分别实施重点检查、重点抽查、随机抽查和无事不扰。贯彻落实国办《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探索开展“风险+信用”的监管模式,用好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执法、以信用为基础的执法豁免等手段,持续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积极运用无感监管系统和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执法。加强事故后评估,对2024年发生死亡事故的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措施落实评估,闭环事故调查“四不放过”,推动事后整改向事前治理前移。
三、坚持未雨绸缪,增强全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七)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落实《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细化青浦区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及办公室运作规程,明确各成员职责与镇街道定位,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显著提升青浦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落实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数据常态化更新,深入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研究,推进普查成果与灾害防治工作深度融合,加强普查数据成果共享共用,开展多灾种灾害链传导与断链减灾模型构建、重要防护目标综合防灾风险评估研究等项目研究。探索开展新一轮(2025-2027)城市安全风险评估。
(八)提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强化与气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健全灾情预警和会商会议制度。深化预警信息发布矩阵建设,拓展监测预警响应覆盖面。全面夯实区级、镇街、村居三级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和队伍建设,统筹自然灾害信息员和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完善灾害信息员三级信息报送体系。强化地震灾害防治,提升抗震减灾能力。加强地震测报点日常运维管理与监督检查,确保数据监测精准、传输稳定。发挥森防办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防控综合治理,组织实施专项督查检查,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执行到位。
(九)加强灾防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推行区级、专业、镇街三级物资储备协同模式,明确物资储备标准、管理流程、调拨程序与紧急配送路径,保障区域内各类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落实“十四五”期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推进2025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深入推进防汛“六有”达标建设,推进基层一线应急抢险物资仓库建设,充实村居级应急物资储备和投放。研究制定本区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和管理制度,指导镇街做好本级防汛物资储备工作。
四、坚持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十)健全突发情况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全区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按照实战标准加强应急指挥部建设,推动各部门数据全量接入,提高信息报送准确率,提升突发事件联动响应能力。优化青浦区防汛防台应急指挥体系方案,形成“1+6+8+10”的整体防御体系架构,健全战时指挥部,明确各级指挥长和成员单位的权责,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按照上海市防汛应急响应规范,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准确及时发布防汛预警响应;根据区镇防汛责任网络,做好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通过实战有效检验防汛战时指挥体系。
(十一)系统优化应急预案体系。修编《青浦区突发事件总体预案》,配套制定《青浦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细化预案管理流程,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实地检查指导职能部门和镇街加强预案修编。构建全区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以总体预案为纲、专项预案为线、部门和基层预案为支撑,纵向贯通行政机关、横向覆盖社会各层面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各级预案有效衔接。推动区级企业预案线上报备。
(十二)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聚焦危化品、有限空间、燃气等领域,推动加强行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镇街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和训练强度;通过提供设施设备、专业技术等支持,扶持和引导社会救援力量发展;指导建立危化品、有限空间等领域的专家组和应急队伍数据库;依托村居基层建设,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严格落实应急演练制度,开展防汛防台、人员转移、燃气泄漏等综合应急演练。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和各镇街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坚持协同发展,营造共治共享安全治理环境
(十三)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探索试点镇街“安全管理应急联动中心”工作机制建设,整合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有关职责,加强与区安委办、应急条线及其他行业监管部门的上下联动和镇街部门的横向联系,强化基层应急力量建设。
(十四)打造青浦特色安全文化。制定2025年开展青浦区除险保安提升全员安全防范及应急能力培训方案。围绕区级、镇街、村居三级,对执法人员、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及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人员开展分级分类安全生产培训。充实区级安全生产专家库,为全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指导服务、事故调查等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应急科普、应急普法视频、文案等的线上宣传,提高普通民众安全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依托上海市公共安全实训基地做好群众性安全知识普及。做好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的宣传,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提高公众防汛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十五)加强长三角应急协同联动。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演练和信息共享,深化青浦、吴江、嘉善等三地应急部门合作,确保进博会等重大敏感时期应急管理的区域协同响应。推动长三角应急资源共享,与昆山、吴江、嘉善等毗邻地区在防灾减灾方面构建联防联动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应急物资调配机制,提高区域应急救援能力。
六、坚持提质增效,不断夯实应急管理综合保障
(十六)推进应急法治建设进程。全面准确把握《行政处罚法》相关要求,加强办案指引和案例指导,探索细化不予、免予处罚适用情形和办案流程,提升安全监管服务型执法水平。加强事故案件法制审核,推动事故案件法制审核前置,提高事故办案质量。落实市应急局《信用信息修复工作指南》,开展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前置告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两书同达”机制,引导帮扶企业主动申请信用修复。做好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十五五”规划,夯实青浦新一轮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基础。
(十七)推动应急管理数字化发展。持续推进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建设,实现全区重点粉尘企业应接尽接,落实重点企业的除尘系统等重点部位及关键环节在线监控全覆盖。完善防灾减灾一体化平台功能,探索开发符合我区实际的预警监测系统。深化应急指挥调度指挥平台的应用,推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落地,实现信息推送、一键呼叫、精准指挥调度等功能。在建成的安全生产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基础上,推动升级为青浦区除险保安应急管理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平台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无人机、机器人、AI技术等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应急新质战斗力。
(十八)加强应急干部队伍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党的政治理论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应急系统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自觉行动和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生态,持续纠“四风”树新风,梳理廉政风险点,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强化权力监督,持续推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十九)不断提升应急执法专业水平。推进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根据《上海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规范(试行)》要求,全面落实人员配置、标志标识、执法装备配备、办公用房、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执法业务实训,培养执法人员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对标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准军事化大练兵要求,督促执法人员加强体能训练,提高执法人员身体素质。
上海市青浦区应急管理局
202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