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上海青浦门户网站为您带来的在线访谈节目。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家庭结构出现了高龄化、小型化的趋势,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机构和社会养老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强化政府责任,拓宽基本养老公共服务领域。今天我们也是很荣幸邀请到了上海市青浦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海忠做客到我们节目当中,就青浦区养老服务政策解读这一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您好黄局,欢迎您。
【黄海忠】: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各位老年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说到养老服务,都是我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了。据我们了解《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于3月20日开始实施。对此,广大网友朋友们也是非常感兴趣。近年来,上海围绕“9073”养老服务模式也做了许多的工作。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前青浦区“9073”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呢?
【黄海忠】:好的,2005年我们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关于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这样一个目标。因为上海是全国老龄化最早的城市,从1979年开始就进入老龄化,随后1999年我们青浦也进入了老年化城市的行列。经过二十多年以后,我们目前青浦的老年人口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估计人口里面,老年人数从2020年底统计下来达到了16.5万,超过了33%。这样一个格局,要求我们在养老服务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上海提出这样一个目标以后,我们也为全国养老公共服务投放配置比重以及投放的路径确定了一个模式。“9073”指的是3%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养老院,我们现在称为叫养护院,养老和护理相结合的,过去我们称为叫敬老院。7%的老年人可以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区养老服务,包括街镇、社区以及其他的服务设施等等。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住或者家庭成员照顾为主,自主选择各类社会服务的资源,政府把有限资源投入到3%和7%里面去。目前我们国家来说,人口众多,各项政策政府要全部包办,可能还面临很多的困难。
接下来呢,我想把“9073”我区的具体情况跟各位网友做一个介绍。现在3%的关于养老床位建设的情况,2015年3月我区率先完成了《青浦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年》,经过市政府批准以后,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全区11个街镇以及2个大型居住社区,包括区一级的综合福利院共14个公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2家,核定床位数达到了8000多张。长者照护之家,类似于小型的养老院,我们有5家,核定床位数217张。全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了近8300张,占我们户籍老年人口数超过了5%,也就是我们青浦应该说在全市床位数方面是领先的,因为按照体系的话,只要3%,目前我们超过了5%,所以进机构养老的保障我们建设还是比较完善的。目前我们11个街镇,除了盈浦街道和金泽镇正在建设以外,其他的街镇,包括区级福利院,还有几家社区的长者照护之家,还有民办的养老院也已经建设完毕。
二,介绍一下7%的建设情况。这7%的情况主要是五种类型的有关养老服务的设施。第一个关于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般看到在每个街镇,甚至社区都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以“街镇”为单位的。截止到2020年底,我们已经完成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3家,包括11个街镇,加上2个综合的大型居住区,全盘实现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全覆盖。这个服务中心,属于街镇层面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也就是7%里面的。
第二类是属于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的建设,截止到去年年底,已经完成了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33家。我们全区共有330个村居,虽然平均不到每个村居一家,但日间服务中心的功能比较齐全,所以有的村和居还没有完全建设,但大部分已经在开始建设或者建设当中。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让失智老人以及其他生活自理困难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日间托养的服务机构。
社区里的第三类机构,是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的建设,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区共有社区老年的助餐点35家,这个数量尽管不多,但我们按照“十三五”、“十四五”的目标,将来全覆盖也能实现。
第四个类型,就是市级标准化的老年活动室建设,按照市民政局的统一要求,面积以及设点布局的要求。我们老年人活动室也是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的重要环节。现在我们在村和居里面,有很多老年人白天或者是节假日他们都要到老年活动室去看看,朋友见见面,或者打打牌或者做一些简单的理疗等等。截止到去年,我们全区总有标准化的老年活动室282个,即将达到全部村居的全覆盖。在一些村里面,行政村方面全覆盖,自然村方面,有的不是标准化,有的只是一个点,比如说30个平方,40个平方,有一间房、两间房这样的,尽管没有达到标准化,但也属于设点布局方面有一个点。因为农村里的老年人有一个习惯,希望在本自然村的地方能够找到一家老年人聚集的地方,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十四五”还将继续推进。
第五类型,就是社区老年人睦邻点的建设,这是最接近老年人生活的一个点,称之为睦邻点。过去农村里有一个习惯,喜欢在晚饭后,空闲的时间到某一户家庭里聚聚,大家谈谈村里的生活,唠唠家常,这样的话,老年人睦邻点的建设,也是养老服务设施最基层的一个环节。目前我们共有社区老年人睦邻点达到了1055家,社区老年人睦邻点主要是在社区里面,在村里面,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就近居住的老年人,依托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自觉的发起,自愿参加,自主活动,自我服务的一个社区非正式的组织形态。这个方面,我们现在全区覆盖面也已经比较广了。在这方面,政府有相应的推进这方面的补贴和一些工作标准、要求等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刚才我讲到的“90”也好,“7”和“3”也好,特别是重点我们政府投入的“7”和“3”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更多的在养老服务方面更体现人性化。我们区民政局在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重点推动民政局的相关单位,相关的人员把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能够贯彻下去,比如说现在建立了养老顾问制度,通过养老顾问到村居、街镇,宣传养老的政策和措施、办法,让老年人了解究竟现在我们有哪些政策和措施是为老年人服务的。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也对青浦区的老龄化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了。我们刚刚注意到,您在介绍当中谈到了养老顾问这样一个词,这一岗位在区、镇和村居都有设置,对于这一点我们比较好奇的,在具体的工作上,他们能为老年朋友提供哪些服务呢?
【黄海忠】:根据《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以及《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的要求,上海市民政局从2018年5月起开展了养老顾问试点工作。街镇养老顾问点实现了全覆盖,并逐渐向村居一级延伸,社区养老顾问队伍在不断的壮大,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受到广大老年朋友的欢迎。
我们青浦区也同样如此,根据市民政局的统一安排,从2018年开始分类推进,分步实施。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在街镇、居村专业的养老机构设立顾问点,提供全方位的养老顾问服务。我们构建这样一个由政府主导,公益为先,在政府组织和推动下,依托现有的设施、机构、人员,以自愿的形式兼职参与顾问点的服务。目前我们青浦的养老顾问方面,有这样一个格局,称为线上线下空中多位一体的服务格局。线下,就是我们通过在现场进行服务,线上,我们通过电话、网络进行沟通,空中我们通过电话及网络的视频等等了解现在养老方面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目前我们青浦街镇的顾问点已经是全覆盖,11个街镇,每个街镇都有1到2名街镇一级的养老顾问,推动这项工作进入到街镇,同时,向村居顾问点进行推进。居村顾问点,我们建立了在居村委办公室接待场所内,依托居村委成员提供顾问服务。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实现了50%的覆盖,争取到明年年底,能够实现全区的村居全覆盖。同时,我们也在专业机构,也就是养护院里面有专门的顾问点,老人们可以上门去了解有关现在的养老政策以及你需要的养老服务方面,政府能够提供哪些服务。这样一个建设,为我们老年人介绍我们服务资源、服务机构、社区的托养机构等各类养老设施以及各类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信息,同时也对有关老年人的福利政策进行指导,主要涉及养老服务补贴、长期护理保险等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老年人享受各类福利政策的指导和办事指南。同时我们也为广大市民提供养老服务的清单,开发和推介适合不同老年人特点的养老服务包和养老服务项目手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政府推动的,以政府部门为主的推进方式。
同时,我们也充分应用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方面的作用,青浦区民政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惠及百姓的思路,依托第三方,目前我们有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22137799”,这个综合为老服务的平台,是2017年的4月份开始运营的,拓宽了青浦区为老服务的社会化资源,它能够保证7×24,也就是每周7天无休息,每天24小时提供服务。老年人的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各类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的线索,老年人心理问题疏导,情绪慰抚,帮扶转介服务,老年人生活困难求助等等,其它涉及到有关老年服务的情况都可以拨打这个热线电话来了解相关情况,他们会为大家提供很好的服务。
【主持人】:这个工作内容还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也了解到,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养老服务除了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床位以外,就已经开始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独居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的服务了。“9073”养老服务模式提出,也是将上述的每个保障都具体化的渗透在了该模式的各个环节。但很多老年人都非常关心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刚刚提到的像助餐或者是老年综合津贴、居家养老服务以及长护险等等方面,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方面的相关政策呢。
【黄海忠】:这些政策的确是广大老年朋友非常关注的,也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碰到的问题。今天我要重点把这样几个政策,也就是和老年人生活非常贴近的政策重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个,助餐服务。老年人助餐服务,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话题。老年人平常在家里,白天子女上班了,孩子上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的中餐可能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起来买菜、做饭,再加上吃饭,一天时间里面,绝大部分时间就是为一个老人或者两个老人就餐在烦恼。所以我们近年来对有关的助餐服务开始提出大量的政策来配套。当然目前我们面临的助餐方面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对于青浦这样一个郊区,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农村来说,助餐服务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还在不断的努力推进。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第一个关于助餐点建设投入成本问题,尽管助餐建设政府有补贴,但每个村也好,每个街道镇也好,他里面有关助餐点建设面临两难的问题。一个,如果每个村建设的话,那投入的资金将会非常大,但是每个村里面需要助餐的老人可能数量并不多,为几个或者十几个老人专门要设一个点,人工成本、服务成本,包括其它的投入成本都会非常高。但如果几个村联合起来做一个点的话,那么送餐就成为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关于老年人助餐的观念和价格问题。老年人总觉得政府既然提供这项政策,希望能够服务到底,最好能够免费的让我吃一顿午餐。当然,我们现在政府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能够为全体老人提供免费的服务。所以在助餐方面,我们一个基本的导向,助餐,就是帮助你解决午餐问题,而并不是一项老年人的福利,也就是说老年人必须自己要承担一点费用。有关设施设备方面,有关人员方面,有关水电煤等方面的投入,这个政府承担占大头。也就是助餐的补贴,补在碗外面,碗里面的饭和菜,还是要老年人自己想办法的,所以助餐是帮助,并不是一项福利,它是一项便利政策。
第三个问题,关于老年人助餐服务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老年人大多都比较节俭,舍不得在吃的方面花很多的成本,特别是我们青浦还有很多地区的老百姓的生活并不是特别的富裕,像青溪地区,很多老人非常节俭,他希望吃一顿中饭的话,付一定的钱,希望饭多一点,为什么?晚饭留一点出来,甚至第二天早上的早餐最好也能够做。这样的话,一顿餐,他希望能够解决他一日三餐,当然这个成本也是一个问题,同样我们服务的安全也是一个问题。夏天,炎炎夏日,中午吃的,到晚上再吃,到第二天再吃,可能安全问题就很严峻。同时呢,有些方面,因为村居面积比较大,一旦做好了以后,送到各家各户,路途上面的安全问题,都是一个大的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我们政府部门也是想了各种办法,从市一级的补贴到区一级的补贴,我们在养老助餐方面服务补贴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根据规模大小,设置助餐点,做饭的地方一般根据灶具、配套设施可以补贴从40万到60万到100万的建设补贴。对于一些只配送,只有就餐点的,也就是不做饭,但可以把饭送到那个地方的点,我们设置一些简要的座椅,包括保暖或者保温的设施,这个点一般补贴2万元。同时我们区里面为了解决运营方面的补贴问题,对每天超过100客用餐的助餐点,区财政每年还要投入运行补贴8万元,因为这个点上需要送餐,需要志愿者,需要车辆等等一些配套的设备设施,包括人员。这方面的话,运行成本就相对提高,所以政府另外拿钱出来再补贴。同时街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适当的补贴。但再补贴,我们也知道,碗里面的饭和菜,基本的成本还是由个人来承担的。
现在我们在不断加快助餐点的建设,每年新增10家到17家,合理分布具有膳食加工、堂食、配餐功能的助餐点,以解决农村地域广,老年人居住分散,助餐困难的问题。
那么对于价格方面,我们有基本的管理要求。现在对城区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好的街道和相关的镇,助餐价格要求控制在每餐11元到13元之间;相对经济较为薄弱的街镇每餐价格控制在9元到11元之间。同样村里面对独居老人或者生活困难老人的补贴,根据村里的集体经济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各个街镇和村实行每餐大约是2到5元的补贴,以减轻部分老年人的负担,使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助餐服务。但同时还是强调这句话,助餐是一个便利政策,而不是一个福利政策,需要百分之百的由政府和街镇以及村居在承担,目前还不是一个现实。这是我介绍的第一个方面的政策。
第二,介绍一下关于老年综合津贴,这也是老年朋友们非常关注的一项内容。什么是老年综合津贴呢?老年综合津贴是一种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老年福利待遇,当然我们是打到老年人卡上面去的。只要具有上海户籍,并且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均可享受。这项补贴总的政策来说,可以分为这样几档。按照年龄标准共分为五档,65岁到69岁,每人每月75元;70岁到79岁每人每月是150元;80岁到89岁,每人每月180元;90岁到99岁,每人每月350元;10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享受600元的综合津贴。
那么这个政策来源呢,很多老年朋友都知道,过去有一个老年人免费乘车每个月50元。后来这个政策,尽管有很多老年人受益,但在实际过程中操作也非常困难,很多老年人经常不用乘车,这种情况下,他觉得这项惠民的政策没有得到实惠。后来政府调整之后,目前形成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补贴政策,这是所有的老年朋友都享受的政策,只要你是上海户籍的,同样,你只要是达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就应该享受这样一个档次的补贴。当然了,到了65岁之前,我们就可以考虑来办理,不管你过去从事哪个行业,不管你是农民,还是工人,还是其他行业的服务者,到了这个年龄,如果你来申请,就可以申请到相应的有关补贴。
那么有的老年朋友要问,万一我错过了怎么办?我今年67岁了,好象我还没有办过。不要紧,我们在两年时间里面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你65岁到67岁之间,如果没有办理,67岁开始办理的话,那么以前的补贴我们也可以给你。如果说超过了两年了,怎么办?那么你申请以后的时间保证会给你。我们这个补贴一般是每个季度发放一次,来落实我们这项政策的惠民补贴政策。目前我们长三角一带也在逐步把这项政策融合,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百岁以上老人青浦、吴江和嘉善都享受600元一个月的标准,过去嘉善和吴江可能比我们低一点,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长三角也能够实现核心区一体化的标准。
第三个政策,关于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这个补贴不是以现金形式,是以服务的方式,给予一些特殊的老年人补助。在2000年,我们上海已经开始试点以居家照护为基础的养老服务模式。因为“9073”说明居家养老还是一个最重要的方式,90%的老人还是在家里养老为主,通过子女赡养,通过老年人过去的积累,通过老年人养老的资金,来过晚年的幸福生活。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区委区政府也好,市委市政府也好,在这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居家养老方面能给予的相关补助能够落实。
养老服务补贴是指,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的老年人,经过评估以后,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的一项制度。我们有的在养老院里面享受这项政策,有的在社区里面享受这项政策,有的在家庭里面享受这项政策,通过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的方式,来解决高龄独居、失能、家庭困难老人服务的补贴。
这项补贴的基本要求是这样的,具有本市户籍且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根据其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等级,经济困难等情况,可申请及享受相应的老年服务补贴。
具体对象方面有这样几个老年人:第一个,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老年人;第二,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按照我们国家最低工资标准,老年人享受的最低收入标准,在这个线以下的老人可以享受相关的服务补贴;第三,要年满80岁及本人月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月平均养老金的老年人;第四,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中的孤老以及一到四级的残疾军人、四级及以上的劳模。
所以居家的养老服务补贴,不是针对所有的老年人群体,是有个特殊要求的,相关政策方面,我们有这样几个配套的要求来确定我们的服务对象。这是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第四个政策,关于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现在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大家都觉得这项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为什么在近几年里面在反复不断的试点,因为我们在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情况,需要不断的纠正。这项护理政策,尽管是以医保局为牵头,我们民政局、卫健委一起来协助做好这项工作。总的来说,我们三个政府部门,在共同推进这项工作。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个体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疗养院治病以及医疗,由专人陪护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的一种保险。它是一种保险,不是一种简单的补贴。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健康保险的范畴,通常护理期限比较长,可能要半年一年,甚至要十几年。护理的意义在于尽可能长的维护个体的身体机能,而不是以治愈为主要目的的。如果是治愈的话,可能是医疗机构,包括有些老年人慢性病,可能是一种维护,不能彻底的根治。长期护理保险,可以作为对于护理费用的经济补偿来达到为老年朋友服务的目的。
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支付老年人的日常照护费用,或者由于疾病或伤残引起的日常照护费用。一般分为家庭照料和机构照料,不管在居家也好,还是在养老机构里面的老人也好,长护险都可以享受。
那么与医疗险的区别在哪里?医疗险主要是保障医疗机构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也就是医保卡在医院里面我们去看病治疗住院的时候,这是医疗险方面的支付。我们是一个居家,包括住在养老院里面一些相关费用的支付。所以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用于保障一般生活照料所支付的费用,不包括医疗机构的介入。
这里面对长护险社会上高度关注,和民政所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这里面经常有好多老年朋友混淆在一起。今天我想把前面两项政策放在一起做一个比较,让更多的老年朋友能够了解,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长护险到底怎么一回事,长护险为什么目前要做这样的状态。因为最近我们得到很多的反映,好象有关长护险的评估比过去更严格了,有关长护险的等级可能比以前有点降低了。长护险的服务机构、评估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是怎么样进行配合推进这项工作的。所以介绍一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长护险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个区别,主管部门的不同。长护险的主管部门是医保局,这是我们新设立的一个政府部门,它和我们民政局、卫健委相配合,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养老服务补贴的主管部门是民政局,这是主管部门不同。
第二个,准入门槛不同。长期护理保险申请对象要满足条件是这样的,年满60周岁及以上,参加本市职工医疗保险或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没有户籍的限制,非上海户籍也可以申请。我们养老服务补贴申请的对象满足条件是这样的,年满60岁及以上,本市户籍且是低保低收入特困人员或其他特殊对象,才能满足居家服务补贴。也就是长护险指定的对象人数范围比较广,不管你过去从事哪个工作,不管你过去享受哪个待遇,只要在身体状况方面符合长护险的要求就可以申请。那我们居家服务补贴,除了年龄,户籍以外,还有一些低保、低收入、特困人员和其他特殊对象的要求。
第三个,这两个老人享受的有关服务补贴的资金来源是不同的。长护险补贴资金是市医保基金统筹支付,其中个人自己负担必须是10%,如果你住在护理机构里面,也就是说你要占用一些养老方面资源的,你要支付15%。我们养老服务补贴资金是由市、区、镇三级财政按照比例来承担的,如果你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你的服务经费来自于市财政二分之一的补贴,区财政四分之一的补贴,镇财政四分之一的补贴,构成了这样一个补贴的全额。所以必须要市政府、区政府、街镇政府都要拿钱出来给我们提供养老服务的有关补贴。
第四个,服务项目不同,长期护理保险有42项服务内容,主要以生活基本照料和常用的临床护理为主,突出“医”方面。养老服务补贴有32项服务内容,主要以生活护理和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洗涤、代办、康复、心理相谈等几个方面为主的。过去我们很多老人都谈到居家养老和长护险分不清楚,或者统一把居家和长护险都称之为洗衣服、拖地,从理解上来说是有偏差的。我们长护险,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无法自理的,符合条件的老人,给你提供有关在医院里面不需要医院提供的服务,但是这个要求比居家护理的要求更高一点,项目也更多一点。那么养老服务补贴方面,尽管有相关的接近医疗方面的内容,但重点还是以生活照料方面为主,洗头、助浴、助洁,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方面的照料等等。这是服务项目有很多的不同。
第五,等级要求不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对象,以老年照护需求为统一评估等级,达到2到6级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关于养老服务补贴的对象,我们是按照老年照护需求统一的评估等级,是1到6级,1级以上都可以享受。所以很多老年人不明白,长护险过去是2级、3级或者更高,这次没评到,或者说评到1级,长护险享受不了了,那我就享受居家吧,不是这样简单的转移的,因为我们居家里面有居家的要求,还有另外几个方面的要求,比如说贫困户、低收入家庭这样的要求。如果基本的养老金或者说居家子女的赡养这方面应该作为重点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长护险和居家里面的服务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第六个,关于补贴的梯度是不同的。长护险的等级越高,补贴金额越高。长护险分为这样2到6级,2到3级,我们是提供每月480元的有关服务补贴,4级的享受800元每个月的服务补贴,5到6级享受1120元的服务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级越高,补贴金额会越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养老服务补贴的人群是特定的,而且享受了养老服务补贴的人可以叠加长护险,也就是说你在养老服务补贴里面,符合这个要求的人评估下来等级已经享受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再可以叠加长护险,所以两项加起来以后还是非常高的,但不是说每一项都是享受最高,这是由有关的情况来决定,这是全市统一的。这是补贴梯度方面的不同。
六个方面的不同,使我们更多的老年朋友,包括你们的家属能够详细的了解一下有关的政策。当然更详细的,特殊的情况,可以通过咨询村居也好,街镇也好,养老顾问来具体详细的了解有关补贴方面的政策。同样我这里还要说明的是,长护险和居家补贴不是以现金的方式给到老年人的,主要是给服务机构,通过服务来达到这样一个标准。所以我们现在目前的养老机构,以及社会上有四十多家的长护险机构等等,都是能够从事这方面服务的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有关服务的内容。这是我介绍的有关和老百姓生活非常贴近的,老年朋友也急需了解的五个方面的养老服务的政策,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的了解。政府部门也会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养老加大力度,在服务政策、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补贴的推出方面,将会不断的深化。相信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老年人的关心,对于老年人的各项服务政策补助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实在,能够让更多的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舒适感。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也看得出上海也是将养老服务看作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来推行,切实考虑到了老年人方方面面的生活,为老年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今天和您聊了这么多,相信广大朋友们对青浦区养老服务政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黄局能够到我们节目中做客。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朋友的观看与支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