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 访谈主题:
  • 访谈时间: 2021年6月30日 15:00
  • 到场嘉宾:李秀元 中共青浦区委党校
  • 访谈摘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本期访谈特别邀请中共青浦区委党校李秀元老师做客“上海青浦”政府门户网站网上视频访谈栏目,就“深入学习党史,喜迎建党百年”这一话题与广大市民进行互动交流。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上海青浦门户网站为您带来的在线访谈节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共青浦区委党校的李秀元老师做客到我们的节目当中,就“深入学习党史 喜迎建党百年”这一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强调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简要回顾我党百年的辉煌历程。同时也对青浦广大党员干部如何深入学习党史提出建议,在我区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

您好,李老师欢迎您!

【李秀元】:您好。

【主持人】:我们今天也是非常高兴能够邀请您做客到我们节目当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全国上下正如火如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开展党史学习的重大意义呢?

【李秀元】:主持人好,大家好。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年开展党史学习的重大意义。

这个重大意义是在今年的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做了一个重要讲话,在这个重要讲话里面,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阐释。他主要讲到了三点,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一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那一天,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改变被奴役、被欺凌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努力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犹如东方一轮红日,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中华民族也从此改变了命运。经过一百年的接续奋斗,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就在眼前,前途光明。在这个关键的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增强意识自觉,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从坚定信仰的角度讲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就是坚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也是共产党人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一个精神支柱。我们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第三点,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就是善于、勇于自我革命,这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一个优势。其实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应该说这些教育对我党自我进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当前,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较,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来引领新的伟大的社会革命。

【主持人】:看得出开展党史学习也是非常重要,并且有意义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是非常漫长的,在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历经曲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走过了一些弯路。那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有哪些?以及有哪些优良的传统呢?

【李秀元】: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我们可以把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分别对应三个主题词:革命、探索、改革。具体来说是这样子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921年中共建党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共有28年。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一共有29年。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共有四十多年。

在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犯过错误,历经过曲折。回顾一百年走过的道路,我们大致可以用五大成就和四次挫折进行概括和总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学习一下:

第一个,看我们的五大成就。

第一大成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胜利。其实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并不主张与其他的阶级和政党来合作。但是在之后的实际斗争中,我们党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无产阶级的力量非常弱小,仅仅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是还不足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因此,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军。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在与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多次受挫,力量也遭到了逐步的削弱。另外国民党内部成份非常复杂,组织松散,实力也大不如前。为了挽救国民党,孙中山认为应该吸取新鲜的血液,而在他看来,共产党正是这样一股新生的力量。所以1924年的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并共同努力干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在这里我举例说一下: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建立了黄埔军校,使国民党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第二件大事,就是国共两党于1926年的7月份发动了反对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北伐战争。1928年的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加入国民政府,北伐结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是中共取得的第一个伟大成就。

第二个伟大成就,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家知道,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由于蒋介石、汪精卫他们先后叛变革命,而最终破裂了。但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再次主动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的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一个转折点,最后西安事变是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的时局由此转为了抗日战争时期。其实在抗战初期,国民党的爱国官兵还是英勇抗战,抵御日寇入侵。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加紧了对国民党的“诱降”工作,一方面汪精卫叛国投敌;另一方面蒋介石也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大家知道,著名的“皖南事变”就是国民党反共摩擦的最高点。面对国民党的反共活动,一些人提出共产党和国民党决裂,但是中共中央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大局出发,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来共同抗日,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度辉煌。

第三个是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当时面临着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国民党企图建立一个“专制、独裁”的统治,并且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内战,蒋介石于1945年的8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那去还是不去呢?这是一个问题。为了争取民族和平,毛泽东冒着危险依然赴重庆谈判,当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民主人士,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叫柳亚子,送给毛泽东四个大字,说他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去谈判,哪四个大字呢?“弥天大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最终签订了停战协议,也就是说我们熟知的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但大家知道,这也是蒋反“围剿”介石的一个缓兵之计,1946年的6月份,蒋介石撕毁了这个《双十协定》,命令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个时候全面内战爆发了,所以全面内战的爆发时间是1946年的6月份。解放战争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歼四个阶段,最后取得了胜利。1949年的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第三个大的成就。

接下来我们看第四个,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并没有马上进入社会主义,而是有着一个过渡期,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其实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三年恢复期,就像一个人生了大病以后要恢复。到1952年底,中共中央又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一个总路线,我们简称为“一化三改造”,这个“一化”就是逐步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三个改造”就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私有制要变成公有制,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所以要把私有制变成公有制。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到1956年底的时候,“三大改造”顺利完成,那就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所以,以后大家问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不是说新中国成立就马上进入社会主义,不是的,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制度才在我国正式建立。

第五个成就,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幕。经过四十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国的面貌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大大的加深。我就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比如去年年底我们国家的GDP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达到101.59万亿元,换算成美元的话大概是在14.73万亿美元。2020年底美国GDP的总量是20.93万亿美元,那用14.73除以20.93,也就是我们国家的GDP总量达到了美国的70.37%,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去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也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里面唯一GDP正增长的国家,多少呢?2.3%。第二个例子,就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厉害的,比如高铁,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们国家的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也就是说全球高铁里程的60%以上全是在我们中国,而中国的第一条高铁是什么时候呢?我专门查过资料,第一条高铁2008年,也就是说从2008年到2020年12年的时间,我们的高铁里程从零起步到现在3.79万公里,不得了的,这是一个惊人的成绩。并且据预测,到今年年底,我们的高铁里程要达到3.96万公里,也就是说接近4万公里。高铁网覆盖了94.7%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所以我们现在出去是非常的方便,这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举这么两个小例子。

接下来呢,我们有挫折,我们也犯了错误,我也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概括起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有四次比较大的挫折,引以为戒。

第一个是大革命失败。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但后来是失败了。为什么失败呢?失败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27年的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与中共决裂,残酷屠杀共产党人。还有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呢?也是同一年的7月15日,汪精卫也发动了反革命叛变,公开支持蒋介石,在湖北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国总计被屠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到三十多万,中国的革命暂时转入低潮。那段时间叫“白色恐怖时期”。大革命失败,有原因的,分析了一下,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力量太强大了,我们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27年也就六年的时间,力量还是非常弱小的,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还有一个是陈独秀,当时犯了一个错误,叫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几大表现,比如大搞阶级调和,比如放弃革命武装等等,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最终我们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应该讲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遇到的第一次重大的挫折,也是一个极其沉痛的教训。

第二个土地革命的兴起和反“围剿”的失败。其实大革命失败以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土地革命。革命形势出现了重新好转的局面,但是在1927年到1935年的八年时间里面,我们党又连续犯了三次左倾错误,使我们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革命力量又遭到了重大的损失。哪三次呢?第一次左倾错误是前后持续了大概半年时间。第二次左倾错误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持续了三个月左右时间。无论是"左倾盲动"错误还是"左倾冒险"错误,他们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坚持“城市中心论”,什么意思呢?到大城市里搞暴动,到大城市里搞罢工,到大城市里面搞武装起义,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在大城市搞暴动\搞武装起义是不可能成功的,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等都是失败了。第三次左倾错误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这次错误的时间前后持续了四年的时间,从1931年开始一直到1935年的遵义会议结束,给我们革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最后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挫折,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应该讲建国初期,我们党执行了一条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开始头脑发热,急躁冒进,心是好的,要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国家,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国家,“三年赶英、五年超美”,当时提出来的口号。当时还提出来“三面红旗”,第一,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一条总路线;第二,“大跃进”;第三,人民公社,当时称为“三面红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得我们国家的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个极其沉痛的教训。

最后一个挫折,就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文革十年内乱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都是一场大的灾难,是我们国家各方面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是我这里要提醒一点,一定要注意把两个概念搞清楚,第一个“文化大革命”,第二个叫“文化大革命时期”。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去否定“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必须彻底否定,这个在1981年6月27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这个里面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的。但并不是说这十年当中发生的一切都要否定,这就是另外一个概念,叫“文化大革命时期“”。比如说在这十年里面,我们在科技方面氢弹的研制成功、人造卫星成功,外交方面,中国加入了联合国,与美国、日本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文革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两个概念不能搞混淆了,一定要搞清楚。

这就是我给大家简要的回顾的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五大成就,四个挫折。基本上来讲,是我们党百年以来所走过的道路。总体来说,我们要看主流,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流。

【主持人】:那么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有哪些?

【李秀元】:刚才主持人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的网友观众可能就会说了,那不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嘛: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了,包括这三个,而且主要是这三个,但除了这三个以外,还有一些我们需要去继承的优良传统。我今天跟大家交流,想讲一点,就是这些优良传统我们应该怎么去看?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正确理解和认识:

第一个,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自觉培植起来的,在我党百年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在考察总结这个优良传统的过程之中,一定要站在一百年的历史之中,站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党所面临的不同任务,而我们共产党依靠了自己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炼。那么通过这样一个总结,我认为还有这样的三个优良传统,比如说严格而自觉的组织纪律性,我们党是非常强调组织纪律性的。第二个,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也就是说“人民中心”。还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第二个理解的优良传统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说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与党的性质、宗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和共产党员先进模范相适应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在新的奋斗历程中继续发挥作用的源头活水。比如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优良传统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比如说我们党的一些精神谱系,比如说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个精神谱系还在不断的延展,我们现在讲的伟大抗疫精神,还有改革开放精神,都是精神谱系,都是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逐渐的积累形成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在总结党的集体奋斗和共产党先锋模范中概括出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比如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比如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

第三个角度,我们党的这些优秀传统是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之中的,是对我们这个优秀的民族传统最好的继承、发展和升华。我们在党的优良传统的时候,离不开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说我们讲要对党忠诚,要对人民忠诚,比如这个“忠”字,我们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就有“忠孝”这样的文化在里面。所以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还是扎根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提传统之中的,是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或者发扬。

这就是我们在理解这些优良传统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的三个角度。

【主持人】:听您前面详细的介绍和分享,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是用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我们知道青浦新城是上海建设的五个新城之一,深入学习党史,对于青浦而言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吗?

【李秀元】:各位网友,刚才主持人问的这个问题,确确实实这也是我们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终的一个落脚点。作为我们青浦的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我们青浦人来讲学习党史,最终就是要激发凝聚一股力量,去建设新的青浦。

现在来讲青浦新城,我们青浦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是属于上海五个新城之一,青浦名列其中。还有一点,我们现在青浦的定位是“三城定位”,一个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门户城市,一个是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心城市,一个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所以呢,我们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来凝聚起建设新青浦的强大精神力量。

借这样一个机会,针对学习党史提出如下几点的要求或者说建议,我们来一起共勉:

第一个,我觉得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对于青浦来说,要引领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就是在开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伟大的事业。首先,我们要有一股子的劲头,什么劲头呢?闯的劲头。要有一个精神,什么精神?冒险的精神。所以要倡导同心同德、荣辱与共的凝聚力,不分你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地区利益要服务大局利益,为共同的目标我们一起努力奋斗; 第二个,要倡导披星戴月,负重前行的意志力。舞台越来越大,大事、要事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标准相比过去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在奋斗中去磨炼我们的品质,成就自我。同时也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多担当艰苦任务,少计较个人的得失;第三个,要倡导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最终我们的一些措施、规划最终要执行的,要落实的。所以说在工作中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马上就干,真抓实干,不推、不拖、不敷衍。

我们第二个,我们要在学史中增长改革创新的胆识。服务两大国家战略,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式可搬,没有前人指路,必须发扬富有创造的精神,放飞我们的想象力,勇闯无人区,展现大手笔。努力推出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在这个地方,具体有三个“要”:第一个,要增强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自觉,加强对新思想、新精神、新战略的学习,确保自己始终跟得上这个时代,胜任了这个岗位。第二点,要加强调查研究,青浦未来的发展需要有更多创新,需要更多创造,那就需要有一大批的研究型的干部,要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拿来做调研,在扎实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决策。第三个,要善做战略谋划,在中央、市委和区委的总体战略框架下,找准结合点、关键点、发力点、突破点,形成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规划、计划和方案。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们要在学史中锤炼冲锋担当的品质,要讲担当。青浦这几年的发展,应该说就得益于有一支“四事”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面对未来更繁重的任务,应该讲,我们需要更多勇于担当,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首先要冲锋在前,在关键危难的时候要顶得上去,豁得出去。第二个要负责到底,矛盾来到面前的时候,不能推诿,不能甩包袱,要负责到底。第三点,要不怕困难,党员干部要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攻坚克难中练就意志品质,练就过硬的本领。

最后一点,我们要在学史中涵养心系群众的情怀,就是走群众路线,要把人民时时刻刻的放在我们心中。无论是普通的党员也好,还是党员干部也好,都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守为民宗旨,永葆为民情怀。要树立群众观念,始终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第二个,要密切鱼水关系,经常同群众要坐在一条板凳上,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最后还要多办为民的实事,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心用情解决好老、小、旧、远等民生痛点问题。

以上提出的这四点,和各位网友,和我们青浦的党员领导干部群众一起共勉。

【主持人】:相信广大网友朋友们和我一样,对深入学习党史的意义以及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都有一个深入理解了。在节目的最后,您还有什么想对我们网友朋友们说的吗?

【李秀元】:今天这个机会真的非常好,组织这样的活动也很有必要,因为今年是建党一百年。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我们这次抛砖引玉,学习永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以今天这样一个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党史学习,并且将学习的成果能够在我们的工作、生活过程中能够身体力行。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分享。由于时间关系,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李老师能够到我们节目中做客。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观看和支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