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上海市青浦区政府门户网站视频访谈节目。随着社交网络和在线购物的不断发展,在虚拟空间产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是日益变化,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已经成为了当前案发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犯罪。那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上海在全国首创了联动劝阻模式,优化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联动,梯次递进的叠加劝阻机制,避免被害人进一步被骗受损。可以说今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采取分级分类劝阻模式,采取电话劝阻、见面劝阻等方式,间接避免经济损失82亿余元。但我们仍然很清楚的看到,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案发件数及涉案金额仍呈高发态势,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市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688起,反诈的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今天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盈浦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卢斯东。卢警官,您好,欢迎来到演播室的现场。
【嘉宾】: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盈浦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我现在担任的是警务队队长。从警现在已经有13年了,长期从事基层一线的社区警务工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碰到了很多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也是为这些被害人感觉到非常惋惜,确实有些案件的数额特别巨大。所以,今天有幸被邀请到演播室来参加这样一个访谈。
【主持人】:首先,卢警官为我们讲解一下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呢?
【嘉宾】:电信网络诈骗,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媒介,以虚构事实作为隐藏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的行为,也可以称为非接触式犯罪和远程诈骗。因为你所碰到的诈骗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这边有一个公式,人和物加上沟通工具,加上要求等于诈骗。什么意思呢?人和物是指不能确定其身份的人和事物。沟通工具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新型的沟通传播媒介,以前我们碰到电话,短信诈骗比较多,现在基本上都发展到网络上了,网络诈骗比较多。手机,各种各样的APP都是传播的媒介。还有他最终的要求是转帐,我们看到他所有的诈骗目的都是为了让你去转帐,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任何的转帐都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主持人】:那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
【嘉宾】:电信网络诈骗,我们现在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我也总结了一下,基本上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就是冒充公安出示刑拘证、逮捕证恐吓受害人,如不及时采取撤销,证明个人清白,将限制人身自由,令被害人极度的惶恐,或者冒充检察官、法官,使被害人将所有的财产转入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以洗脱罪名。
我们知道,公检法机关是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的,第二个也不会让你通过转帐的形式来自证清白。
我这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青浦区家住万寿新村的李某某,今年的3月31日接到了一个自称杨浦分局民警的电话,对方告知其身份信息被盗用了,办了一张中国工商银行的银行卡作为诈骗和洗黑钱的媒介,现在已经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了。如果需要自证清白的话,就需要将银行卡内所有的钱财转入他们的安全账户,让他们进行公证。后来他根据对方的要求,通过银行转帐,还有网络贷款的方式,一共给对方转帐了624600余元。我们要知道,真正的警察是不会让你自证清白的,也没有这些所谓的“安全账户”。另外,如果说有些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你被取保候审了,连一份笔录都没有做过的,这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这个我们一定要警惕。
还有一个现在碰到什么情况比较多呢?聊天交友的软件比较多,嫌疑人利用聊天交友软件与被害人取得联系,通过冒用身份恐吓或者给予利益,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诱使他人往指定账户转帐。我们这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今年的6月2日,张某某在青浦区淀湖路的家中报警称网上交友被骗了五十几万,请民警到场处理。事情的经过是,2022年6月2日他被诈骗了,其实早在2020年的5月份,张某某就在某一个股东的交流群与一个陌生男子加为了好友,对方自身是一个乔治马克,我们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应该是一个外籍友人。逐渐他们发展成了网恋关系,后来对方称疫情被隔离在新加坡机场,需要生活费、住院费,还有其它的一些开销,为他借钱。最后张某某通过银行卡转帐的方式,分二十多次向他的乔治马克外籍男友转帐了57万2千元,最终在家人的提醒下,这个张某某才幡然悔悟到公安机关报案。事实上,我们在很多的交友软件上一定要谨慎,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因为有很多人会隐藏自己的身份,根本不是外籍友人,可能是远在天边的骗子冒用他人的身份,你都没有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就冒然去转帐,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第三种是APP类的诈骗。我们知道,随着手机的诈骗,以前的一些钓鱼网站也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摇身一变变成了各类的APP在移动平台上大显身手。今年1月份,报警人李某某称在青浦区淀湖路的家中被骗了17万4千余元。1月份他收到一条短消息,根据短消息提供的网址他下载并安装了一款名为“优乐花”的贷款软件,后来李某某通过“优乐花”的软件进行贷款。贷款一开始都是挺顺利的,到了后面显示放款失败,联系客服之后,对方是以银行卡输错需要解冻缴纳保证金等等方式,要求其向指定的账户转帐提供他资金的流水。最后报警人李某某通过银行卡转帐的方式分五次向对方指定的账户进行了转帐,合计人民币损失17万4千元。我们也看到,像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件,自己明明是贷款的,到最后反而还被诈骗分子诈骗了17万多,这也是非常惨痛的教训。
我们知道遇到非正规的平台APP下载一定要谨慎,APP的下载必须要经过手机应用商店的认证,而不要在一些不知名的网站链接点开之后,通过其它的第三方网站去下载一些APP,有很多都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
另外一种,大家应该能耳熟能详的,叫刷单类诈骗,也是比较多的。刷单类诈骗,就是要求被害人在网上下单的时候做些任务,虚拟下单,给一些蝇头小利,不断的提高提现的门槛,到最后他不断地充值转帐,转无可转、充无可充的情况下最后才发现被骗了,这时已为时已晚了。今年的1月份,家住练塘的张某通过手机智联网站招聘寻找工作,后来通过智联网站客服发给报警人下载的易办公的APP进行刷单的返利赚钱。报警人通过对方提供的网站下载了这样一个软件进行刷单。一开始完成了几笔刷单,给了他任务的一些佣金,不多的200多块钱吧。后来再进行刷单之后发现无法提现了,因为后续的佣金比较多,然后对方要求我们报警人提供这样一个转帐的凭证,用于缴纳保证金。最后报警人分了8次不停的转帐,想提升信用的额度,最后一共被骗了103800元。我们知道在中国,任何的刷单都是违法的,我们不能有侥幸的心理,不能贪图小利,导致被骗。我们获取财富,需要脚踏实地,不能有天上掉馅儿饼的想法。
目前诈骗的形式也是层出不穷的,我刚才讲的一些诈骗手段也不能穷尽所有诈骗的形式,所以我们还是要擦亮自己的双眼,捂住自己的钱袋子。
【主持人】:卢警官刚刚为我们分享了这些真实的案例,作为群众又应该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呢?
【嘉宾】:我们知道,目前的电信网络诈骗大多数都离不开手机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在下载手机APP的话,一定要从官方渠道,就是应用市场下载这些APP,因为没有经过官方认真的APP可能存在恶意欠费、泄露信息、木马病毒、广告插件,甚至存在被诈骗的风险。刚才我在讲这些案例的时候也是通过我们实际的工作发现了有不少的电信网络诈骗的案子都是被害人通过某个链接下载了不知名的APP。所以我们在接到一些诈骗信息的时候,要及时地确认其真伪和对方身份的真实性,确认对方身份真实性的时候,要多问几个比较隐私的问题,不要去主动的猜测你是谁,也不要盲目的答应对方的要求,可以到我们的公安机关,到我们的派出所,或者到我们警务室、警务站咨询,也不要相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去自证清白。
另外,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有很多观众可能也下单购买了很多商品,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切忌,要在比较知名的网站,有保障的大型网站进行购买商品,比如说天猫、京东,千万不要去私人的一些小网站或者是个人的微商那边去购买。如果说第一次购买,你不能确保他的安全性,也没有后续的保障。
【主持人】:好的,如果万一受骗上当已经发生,钱财已经转出去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补救措施吗?
【嘉宾】:我们也碰到过很多被骗之后第一时间来派出所报案的群众。我们给他们的建议是,首先第一个,肯定是及时的拨打110或者来派出所报案。第二个,看对方的帐号是哪家银行的,然后用电话拨打这个银行的客服电话,输入骗子账户的帐号,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连续输错5次,这样这个帐号就会被锁定,时间是24小时。那么这个24小时也是宝贵的24小时,也是为我们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还有一个,为了防止骗子用网上银行转帐,可以登录这个网站的网银,输入这个骗子的帐号,连续输错密码3次,这个帐号也会被锁定24小时。
【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卢警官能用简单的几句话结束一下防范电信诈骗的要点吗?
【嘉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总结:不明来电别轻信;汇款之前请三思;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卢警官今天在直播间为我们带来的分享,相信大家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再次感谢卢警官,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