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 访谈主题:
  • 访谈上线: 2024年12月18日 15:00
  • 到场嘉宾:熊露璐 上海数智绿色包装研究所
  • 访谈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响应全球气候治理的号召,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可降解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在特定的环境下最终可以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其他堆肥材料,是最有希望取代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的传统石油基不可降解塑料的材料之一。然而,生物降解材料到底是如何助力双碳战略实现的,仍然是一个我们需要讨论的重要课题。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上海市青浦区政府门户网站网上视频访谈节目,我是今天的节目主持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响应全球气候治理的号召,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但我们都知道超过90%的塑料制品都是由化石燃料产生,并且在塑料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排放温室气体,化石燃料的开采和运输,塑料的精炼和制造,塑料废物管理,塑料一旦进入海洋,水道和自然景观就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特定的环境下最终可以分解成为水,二氧化碳和其他堆肥材料,是最有希望取代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的传统石油不可降解塑料的材料之一。然后生物降解材料到底是如何助力双碳战略实现的,仍然是一个我们需要讨论的课题。

今天我们将围绕着生物降解材料助力双碳战略实现的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和交流,我们也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上海数智绿色包装研究所熊露璐,熊总来到演播间的现场与大家进行交流。

熊总您好,欢迎来到演播间的现场,先跟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和介绍一下自己。

【嘉宾】:大家好,我是青浦的企业,我在青浦从事20年的工厂经营,今天也非常荣幸,我叫熊露璐,在青浦的宝龙崧华路,公司经营已有将近20年,从事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开发。谢谢大家。

【主持人】:节目的开始首先为我们讲解一下双碳战略具体指得是什么呢?

【嘉宾】:双碳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减缩名称。其中碳达峰就是指碳排放量达到一定的峰值,既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这个时期达到历史的最高值,之后逐步下降。而碳中和为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指得是人类活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双碳战略指得就是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的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主持人】:那么节目开始我们也提到了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具体指得是什么呢?

【嘉宾】:生物降解材料是指产品在使用废弃后,在满足堆肥所需的温度,湿度和相应的菌群条件下能够快速的降解,并且降解后的剩余物仅为二氧化碳,水或者是甲烷,不可含有微塑料颗粒。生物降解材料从原料来源大概可以分成四个大类:

第一个是生物基材料,主要是指利用玉米,木薯淀粉或者是秸秆等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成的生物降解材料。是可再生生物制为原料制造的一类新材料。其主要的代表材料是叫PLA,化学名聚碌酸,而这一类的材料主要用于类似于餐盒,吸管,包括一些医务织物类的产物作为替代的原材料。

第二类是指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材料,是以集中收集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制成的生物降解材料,原来主要来源于热炼厂,焚烧垃圾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等排放量比较大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场所。这个代表产品是PPC,化学名称叫做聚碳酸酯。这类产品主要特性是阻隔性比较强,成型性比较好,所以大量的可以用于到农地模的使用,还有食品包装类的阻隔性包装替代传统的阻隔性材料。

第三类是微生物发酵生物降解,是由多种微生物通过发酵过程合成的可降解生物聚酯,这些微生物在压力条件下会将PHA作为碳和能量的储存化合物而产生,PHA具有多种来源,包括真养产碱杆菌,深红红螺菌,食油假单胞菌等,它们可以从不同的基制中合成PHA。PHA化学名称又叫聚羟基烷酸酯,这个材料也被国家列为155重要发展材料。

第四类是石油基生物降解材料,主要代表产品是PBAT,聚乙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和PBS,这类产品的材料主要用于市面上现在替代一些餐饮,购物,奶茶和快递相关的塑料包装制品,主要以膜袋类为主。

生产出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探寻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这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今,生物基产品及绿色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而最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优良的使用性能,而且应在废弃后能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无机化,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那么当前传统塑料处置方式以及现状,还有危害都有哪些呢?

【嘉宾】:传统塑料的处置方式主要是填埋法和焚烧法。填埋这种简单直接的物理处理方式隐患和危害严重且不可逆,不仅增加了土地资源的使用压力,而且塑料在自然界中不可完全分解,大多数塑料制品永远不会消失,只是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小分子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微塑料,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对于焚烧法,传统塑料大多是由石油和天然气中提炼生产,主要为碳氢化合物,焚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极其不友好,已不符合当下的双碳战略。而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在特定的条件下最终分解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或者甲烷。这使这种材料生产和使用纳入自然界的循环,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主持人】:那么您认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与传统塑料制品有哪些区别呢?

【嘉宾】: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塑料难以降解,对环境形成不可逆的污染。而生物可降解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快速的降解为二氧化碳,水或者甲烷对环境友好。至于如何识别,从材料来源本身来讲传统塑料大多是从石油和天然气中提炼生产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开采过程对环境破坏严重,质量较差。而一大部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原材料来源于可再生的天然生物制资源,如淀粉,玉米,木薯,植物秸秆,甲科树等,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可循环再生。

【主持人】:那么生物降解材料目前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嘉宾】:根据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的趋势来说,随着限塑令到禁塑令政策的出台,目前生物可降解材料已经在多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其中:

第一个是一次性消费包装这个领域,如物流快递供应链,茶餐饮,商超购物袋这类产品已经深入平常的生活当中。大家现在经常可以看见街边的奶茶店,商超的购物,快递的防水袋已经有大量的应用到这些场景当中。

第二个是外卖用的大量的打包容器和外卖的包装,像一些瓶,杯,盖,碗这类产品也已经大量的开始应用,已经步入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个是蔬果的保鲜领域,蔬果保鲜领域生物降解塑料有它及其的特性,它在保鲜领域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市场。

第四个是小批量定制及结构复杂的3D打印玩具,及一些小批量的工业产品的3D打印材料。在这个当中应该很多人已经使用过,比如说很多玩具,最早开发出来的西瓜刀这类的,当还没有批量生产面市之前,大量的已经开始应用生物降解塑料来作为3D打印的主要材料。

第五个是农民种植中容易被遗留在土壤中不易回收的塑料,在农林这块当中未来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所有容易被遗留在土壤当中的塑料都应该被生物降解塑料所替代。

根据统计,各领域对于可降解材料的使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持续扩大,在各行各业中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区别传统塑料制品和生物降解制品呢?

【嘉宾】: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产品的标识来判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查看所用制品的配料表来进行判断,凡是使用了聚丙烯,PPE,聚乙烯PE等常用的塑料的时候,这些通常都不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产品目前常用的材料主要是PLA,PBAT,PBS,PHA和PBC这几类产品。大部分生物降解制品上都会印生物降解产品专用的一些标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今天也带了一张这样的标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凡是看到这个标识的大部分都是有备注做生物降解塑料。而且现在也有了专业的便携式的生物降解测绘仪,可以通过便携式的检测仪来快速辨别材料是否是生物降解。

【主持人】:那么生物降解材料制品是属于什么垃圾呢?能轻易得或者是随意得被丢到自然界吗?

【嘉宾】:生物降解材料虽然可以讲解,但是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条件下要达到完全降解相对来说会偏慢,需要满足一定的特定的降解条件,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才能够快速降解,因此并不能随意丢弃在自然界当中,在没有满足堆肥条件情况下还是需要扔进干垃圾的分类当中。

【主持人】:那么生物可降解材料目前发展遇到哪些困难呢?

【嘉宾】:从目前来看,生物降解塑料替代PE,PET等传统塑料仍然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从市场端来看核心的问题在于传统塑料替代的成本制约和性能制约。

具体来看,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相比传统塑料而言,一是成本上仍然居高,这类成本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导致替代工作比较难继续。二是性能上有待完善,相比传统塑料而言,就目前的国内技术来看生物降解塑料在化学稳定性和抗撕裂性等方面明显低于传统塑料,市场上推广还是受到一定的阻碍。三是目前可降解材料大多无法短期内被自然存在的微生物完全的降解,需要满足一定的降解条件下进行堆肥降解,而目前国内城市的垃圾分类体系还不是特别成熟,回收也还是一个难题。

所以在这几个方面当中导致生物降解塑料还没有快速的进入到生活当中。

【主持人】:那么根据您刚刚讲的这些问题,目前我们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嘉宾】:对于政府而言,第一加强对百姓的科普宣传和传播,特别是塑料污染治理,双碳战略,让普通的民众进一步了解其重要性和树立他们新的认识。第二需要出台相关引导性的政策,给予企业,应用商,科研机构让其加大产品的研发,在这些领域当中更多的做一些技术公关来降低材料的成本,提升材料的性能。第三政府还应完善可降解材料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逐步推广至全国,真正实现生物可降解。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国家的政策,努力科技创新,实现将新技术,新突破成功转化到实际的生产当中,让产品能够传播到市场当中。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明确和了解塑料污染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减少不可降解塑料的产品使用,同样也可以更多的去把生活中所使用的塑料进行认识分类,更好的让一些塑料能够得到回收循环使用。

【主持人】:那么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禁塑后替代产品的现状是如何的呢?

【嘉宾】:禁塑80号文件出来以后有很多相关替代传统塑料的方案,在这几年当中最主要的几个产品,比如说纸类产品,纸类包装替代传统塑料,还有一类是无纺布,大量用无纺布替代传统塑料,在这几个产品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近几年,特别是在外卖领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我们做了一些调研,大量的外卖现在都转成了用高品质的无纺布,这些所谓的高品质无纺布主要是复合型工艺的无纺布材料。比如说某一些品牌用的外卖袋他们的工艺很复杂,首先复合工艺当中有一层外膜,外膜需要非常亮丽的印刷,大量的会使用到一些油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料,同时还要进行复合,复合的过程中又会产生高耗能,所以纸袋和无纺布袋的应用从本身来说是为了,纸袋是生物基本身是全降解的,无纺布更多的是强调循环,可再生,重复使用。从目前市面上来看更多的是无纺布的应用比较广,但是无纺布又用了更多高科技的技术让它的变得更加亮丽,所以在无纺布的使用过程中回收循环优势就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我们也曾经做过调研,在高档写字楼下面我们在那里数,比如说一个中午放了很多很多垃圾筒,但是最终都不够放,所有的回收材料当中特别是无纺布,他们都是堆在了垃圾筒当中被回收拿去焚烧掉了,所以这块在目前,在这几年的替换当中无纺布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而生物降解塑料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品牌企业,他们在率先用生物降解塑料,但是并没有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更多的是被其他的产品替代,当然每个产品有它的特性,每个产品都有它的优势,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环保产品能够共同来助力禁塑。

【主持人】:刚刚提到回收循环,那么您认为关于市面上所说的回收循环的概念是怎么样看待的呢?

【嘉宾】: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真正的在禁塑这条道路当中,回收循环是第一选择,先做好回收循环,在某一些领域当中他不容易被回收循环的产品我们再用一些新型绿色材料去进行替代,这个是我们要选择的路。但是回收循环很多时候在某一些特定领域比较难回收,比如说刚刚提到的餐饮外卖这块,中国的餐饮习惯相对是多盐多油,只要盛装过我们的外卖产品的清理成本会非常高,哪怕我们打通了回收的渠道,它本身就是高成本的。回收完了以后还要进行清洗,再回收利用,这部分的成本又是非常高昂的,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回收的成本和它的附加值。当它的成本和附加值极高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选择用生物降解塑料去进行替代,这个是我们要做一些综合性考虑的。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想请教您一下生物可降解材料未来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嘉宾】:今年全球的ESG大会将在上海召开,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对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替代材料其市场需求是在持续提高增长,同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推动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一定会扩大其应用范围。预计在不久的未来,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成为塑料产业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此外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整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非常感谢熊总的分享,相信大家对生物降解材料已经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