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2016年前三季度青浦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2016-10-21) 2016-10-21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2016年前三季度青浦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青浦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浦调查队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全球经济复苏艰难,金融风险加速酝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青浦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从供需两端发力,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大稳增长、调结构力度。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
2016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
单位 |
1-9月 |
同比 |
完成人代会目标(%) |
完成确保 目标(%)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656.9 |
7.2 |
— |
—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332.6 |
14.9 |
— |
—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358.0 |
24.1 |
89.1 |
— |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133.7 |
35.2 |
97.0 |
— |
税收总收入 |
亿元 |
328.8 |
23.8 |
— |
87.0 |
# 区级税收收入 |
亿元 |
115.4 |
35.4 |
— |
94.5 |
规模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109.5 |
1.6 |
73.0 |
73.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95.9 |
9.9 |
74.2 |
73.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56.8 |
-15.0 |
77.8 |
73.4 |
合同外资总额 |
万美元 |
61478 |
— |
123.0 |
102.5 |
实到外资总额 |
万美元 |
33912 |
— |
96.9 |
84.8 |
外贸进出口总额(上月数) |
亿元 |
472.0 |
-10.7 |
— |
— |
# 出口总额(上月数) |
亿元 |
268.8 |
-12.3 |
— |
—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0490 |
9.0 |
— |
78.0 |
新增就业岗位 |
人 |
18964 |
— |
105.4 |
105.4 |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总体态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
今年前三季度,随着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商贸业增幅扩大,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表现抢眼,全区经济增速有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6.9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下降1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9.5亿元,增长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2.6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7:48.6:50.7,第一产业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3.4个百分点。
(二)实体领域:工业生产形势好转,服务业表现良好
1、工业生产形势好转。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在汽车制造业的助推下,实现产值1109.5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年度目标的73.0%。实现销售产值1100.1亿元,增长2.7%,产销衔接良好。规模工业重点行业、企业引领作用明显。前十大行业实现产值840.2亿元,增长3.9%;百强企业实现产值699.0亿元,增长4.1%。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企稳向好迹象较为明显。9月全区制造业PMI指数为51.8,重回枯荣线之上;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保持增长,分别为54.8和56.1,环比增长5.9和9.2点,从收缩区跃入扩张区。工业用电连续三个月保持正增长,前三季度工业用电增长0.7%。

主导产业表现良好。全区“三新三优一品牌”主导产业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且增幅好于全区平均水平。1-8月,全区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646.5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区规模工业比重达66.5%,占比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三新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20.5亿元,增长1.6%;三优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19.9亿元,增长4.0%;品牌企业累计实现产值66.8亿元,下降4.0%。

2、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有所增强。前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经济增速加快,环比上半年提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拉动经济增长7.0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8.3%;拉动税收增长23.5个百分点,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98.8%。
快递服务发展迅猛。日益繁荣的电子商务转变了常规的消费观念和购物方式,给快递业带来强有力的影响,1-8月,全区12家快递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7.3亿元,同比增长85.4%。快递业高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增长53.7%,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收入28.1亿元,增长76.4%,拉动税收增长4.6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运行稳定。9月末,全区26家银行存款余额154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其中单位存款增长20.8%,个人存款增长8.3%。商业贷款余额820.0亿元,增长11.1%;其中单位贷款下降4.3%,个人贷款增长45.3%。个人贷款中,住房贷款298.6亿元,增长48.1%,增幅创年内新高。不难看出:企业存款增加、贷款下降,投资行为变得保守,企业流动资金增多,更偏向将资金存入银行;而个人(住房)贷款增幅远远高于存款增幅,个人投资行为变得开放,更偏向去银行贷款,将资金投入房市。
房产销售量价齐升。今年以来,本市楼市延续去年火爆行情,交易量激增,虽然受到3 月底出台的“沪九条”和8 月下旬市场收紧信贷等谣言作用的影响,房产销售情况有所波动,但仍处于高位运行。前三季度全区共成交新建商品房27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3%,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34.1万平方米,增长85.8%。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涨幅较大,为30285 元/平方米,增长23.0%。房地产业量价齐升使全区房地产税收实现75.9亿元,增长64.5%,对全区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47.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4.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1.5%。
(三)需求领域:投资、消费保持平稳,外贸降幅小幅收窄
1、投资总额平稳增长。今年以来,受房地产投资回落、国家会展中心项目竣工因素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处于下降通道。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额256.8亿元,同比下降15.0%,降幅环比扩大0.5个百分点。四大投资领域延续“一增三降”态势,公共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4亿元,增长82.3%;房地产业、工业、商贸业投资纷纷下降,完成投资187.0亿元、30.6亿元和15.4亿元,下降18.5%、9.1%和43.5%。
民生、道路建设支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8.0%,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是投资板块中唯一的亮点。从项目数量来看,超过千万的共47个,比去年同期多16个,主要集中于民生设施、道路建设等,较大的项目有医谷医院项目(1.6亿元)、外青松南段改建工程(1.3亿元)、山周公路(1.2亿元)、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1.2亿元)等十余项目。项目的增多以及项目规模的扩大是全区公共基础设施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消费市场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9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创年内新高。限额以上单位完成138.5亿元,增长5.2%,比上半年提升3.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赵巷商圈拉动作用显著,实现零售43.9亿元,增长14.1%。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实现零售23.1亿元,增长2.6%;米格天地继续高速增长,实现零售8.5亿元,同比增长52.3%;元祖电子商务累计零售额超过亿元。汽车销售市场形势喜人。26家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共实现零售额27.0亿元,增长21.2%,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其中,11家汽车销售企业零售额已过亿元,占全区社零售总额的5.6%。
3、外贸降幅小幅收窄。受到全球贸易整体下降、发达国家制造业再回归、汇率变化及国内外贸环境等大背景影响,今年以来,我区对外贸易较为疲软。截至8月底,我区外贸进出口累计实现472.0亿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出口额为268.9亿元,下降12.3%;进口额为203.1亿元,下降8.5%。三项指标比上月收窄1.3、0.8和2.0个百分点。外贸出口结构呈现两个“好于”,一是一般贸易出口表现好于加工贸易,1-8 月,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2.4%,而加工贸易出口额下降 30.3%;二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出口表现好于其他经济类型,民营、国有企业出口额为76.8亿元和0.3亿元,分别增长4.8%和3.3倍,而外资企业出口额下降16.4%。

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一)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双提升
1、财税收入高速增长。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全区财税收入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为全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前三季度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8.0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3.7亿元,增长35.2%。税收收入实现328.8亿元,增长23.8%,其中三产税收实现225.8亿元,增长38.2%。
2、工业利润增长稳定。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工业企业更加注重盈利能力的提升。1-8月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9.9亿元,同比增长3.4%;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3.9亿元,增长17.0%,仍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亏损企业占比逐步下降,亏损面由年初的42.4%下降至31.2%,企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3、节能环保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区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0.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7%,万元产值能耗0.066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4%。其中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096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好于全区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另据市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区单位增加值能耗0.23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6.0%, 暂超市考核目标(下降3%)3.0个百分点,超区考核目标(下降3.5%)2.5个百分点,节能形势较为乐观。
(二)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1、战略新兴产业比重稳中有升。1-8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76.7亿元,可比增长3.5%,占全区规模产值的比重由年初的26.3%稳步提升至28.5%。其中高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分别完成产值69.5亿元、129.4亿元和12.4亿元,分别可比增长1.4%、9.7%和14.3%;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信息技术产业可比下降0.5%、7.2%和6.1%。
2、产业功能平台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区加快推进会展、北斗导航、民用航空、快递物流四大产业功能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国家会展中心前三季度共举办展览30场,展出面积275.4万平方米,客流量达225.4万人次。北斗导航前三季度销售额5.7亿元,增长89.0%;税收3193.0万元,增长86.0%;累计引进企业100家。民用航空前三季度完成产值19.6亿元,增长21.4%;实现税收3110.5万元,增长21.8%;累计新引进企业18家。快递业1-8月业务量达4亿件,增长90.6%;业务收入286.2亿元,增长86.1%。
3、创新驱动激发经济新增长点。全区继续推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企业孵化培育体系落地,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强化创业引导服务。前三季度新增在孵企业33家。启动众创空间建设,完成5家众创空间建设并通过认定评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目前,拟申报众创空间(含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
(三)经济环境有所好转
1、外商投资保持稳健。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合同外资6.1亿美元,已提前完成全年确保目标。分产业划分,制造业引进合同外资为1.8亿美元,占比28.8%;服务业引进合同外资为4.4亿美元,占比71.2%。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有14个,合计4.9亿美元,占比80.0%;“引大引强引实”类项目22个,合同外资1.5亿美元。全区外资企业出资31次,实到外资3.4亿美元,完成确保目标的84.8%。分产业划分,制造业引进合同外资为1.1亿美元,占比29.5%;服务业引进合同外资为2.3亿美元,占比70.5%。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有7个,合计2.6亿美元,占比77.3%。
2、民间投资意愿增强。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前三季度全区民间投资完成85.9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个百分点,占比33.4%,较去年上升9个百分点。从民间投资结构看, 房地产投资62.5亿元,占比72.8%,增长43.5%,拉动民间投资增长25.7个百分点,是民间投资增长的主因。今年民间投资开工项目共计65个,比去年减少47个,但大项目规模及数量有所增加,亿元以上项目共19个,比去年多4个;其中较大的项目有正荣璟苑(13.4亿元)、融信赵巷特色居住区(9.7亿元)、崧泽华城幸福里(7.5亿元)、富绅时代广场(6.0亿元)、顺横物流新建厂房(5.8亿元)等,这五个项目占民间投资总额的49.4%。
3、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前三季度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4.6万户,同比增长10.7%。9 月份新设市场主体1868户,增长102.4%。其中,新设企业1679 户,增长116.7%,注册资本合计96.0亿元,增长222.8%。新设企业中私营企业1665 户,同比增长116.0%,注册资本93.8 亿元,增长221.0%;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12 户;外商投资企业2 户。新设个体工商户186 户,注册资本数额1150 万元。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3 户,投资总额210 万元。
(四)民生保障有力推进
1、民生支出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全区民生类支出129.6亿元,同比增长56.9%,占全部支出的76.8%。其中教育支出17.0亿元,同比增长23.9%;科学技术支出5.1亿元,增长2.3倍;住房保障支出2.1亿元,增长2.5倍。
2、居民收入增势平稳。经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核定,前三季度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0元,同比增长9.0%,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从居民居住区域上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63元,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4元,增长9.7%。从收入来源结构上看,工资性收入21394元,增加1541元,增长7.8%;家庭经营净收入663元,下降20.1%;财产净收入3689元,增加360元,增长10.8%;转移净收入4744元,增加779元,增长19.7%。
3、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区在建保障性安居住房24个,其中经济适用住房项目4个,动迁房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额12.6亿元,施工面积209.4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积8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6%。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更多住房供应市场,交付能力大幅提高。
4、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区新增就业岗位18964人,完成确保目标的105.4%。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375人,控制在5300人以内,就业市场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