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非遗•民俗阿婆茶 2020-06-02
阿婆茶是金泽商榻地区沿袭已久的一种民间习俗。当地的农家人,特别是农村里的阿婆,每天你来我往,围坐在农家客堂里或廊棚里,桌上放有咸菜苋、萝卜干、九酥豆等自制土特产,边喝茶边拉家常、嘴不闲、手不停,其乐融融。这种以茶为礼、以茶待客,并能交流思想感情,构筑睦邻和谐友情的文化道德风尚,久而久之就成为商榻人的风俗礼仪,形成了江南水乡地区一种特有的民俗风情。
关于阿婆茶的来历,民间有许多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金口玉言”的起源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经商榻,由于天气炎热,使他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向一个叫阿蒲的婆婆讨杯茶喝,然后说:“阿蒲,茶。”阿蒲老婆婆就递给他茶,于是“阿婆茶”就这样世代相传了。
阿婆茶是农村妇女,特别是老年妇女饮茶聚会的一种休闲方式。每当农闲之时,妇女们相约以喝茶消闲,今日这家,明日那家,轮流作东。最原汁原味的阿婆茶不讲究茶叶的优劣品类,也不在意用什么茶具。
喝阿婆茶,要配上几道自己腌制的当地小菜,如菜苋、萝卜干、酱瓜、雪菜等,也有自己做的热点心,如芥菜塌饼、麦芽塌饼、毛蒸芋艿等才够味。每年春天,田里的油菜开始抽蕊吐蕾时,每家每户便要去摘菜苋了,往往一腌就是几大缸。菜苋的名气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
客人来了,东家房客再把碗茶沏满。以往串门吃茶的阿婆们,不会空着手来,总要随身带些活计,比如做“虾笼”。以前商榻人家阿婆们做虾笼是一大特色,故民间有边做虾笼边吃茶的习俗。
一碗阿婆茶、二块萝卜干、三根咸菜苋、四根青竹头,手里的活也不断。
每逢重要时刻,大家总要聚在一起,结婚喝“喜茶”、生孩子喝“添丁茶”、造房子喝“进屋茶”,上大学喝“状元茶”、参军喝“报国茶”等等……除了平常生活中的吃茶外,“阿婆茶”还包含了众多的名目,大致有22种。而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更是要买上几斤茶叶和几张大红纸,把茶叶分开包装,如果走亲访友,茶叶总是必备礼品之一。全村人热热闹闹,和和气气。
“阿婆茶”是有别于其他茶道的草根茶俗,是民间的茶文化。在吃茶的过程中,人们自娱自乐,使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借以流传发展。它是中国四千多年茶文化的积淀和扩展,集中体现了水乡地区民众悠然自得的生活节奏和淳朴、好客、和谐的优良民风。2007年,青浦阿婆茶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