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厚植江南民歌沃土,唱响江南民歌之美——民歌·上海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展演圆满收官 2023-11-12

微信图片_20231113084532_副本.jpg

11月11日下午14:00,民歌·上海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展演在青浦区金泽镇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青浦区文化馆、东方卫视承办,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音乐非遗保护与研究中心协办。19首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民歌或江南风作品,通过在2023年江南民歌大赛决赛中脱颖而出的全市优秀民歌手们的精彩演绎,专家深入浅出的导赏,以及吴江、嘉善的优秀民歌手们带来的独具特色的民歌作品为广大市民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歌艺术盛宴,充分展现了江南民歌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

一方水土一方歌,繁复多样的风土人情,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民歌作品。由《对鸟》《采茶舞曲》《拨根芦柴花》《紫竹调》《四季歌》《太湖美》结合的江南组曲、浙江民歌《打渔人》、苏州民歌《月亮弯弯照九州》、小组唱《唱唱我伲农民幸福梦》,《山歌好唱口难开》《穷人四季歌》《花与鸟》《汏手巾》结合的传统民歌联唱、女声独唱《水乡新曲》、男女对唱《东来春风》、女声独唱:《流年·梦》、女声小组唱《采莲曲》、女声与童声《俏水乡》、《上海谣》等一首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脍炙人口的名曲轮番登台展演。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民歌作品或甜美细腻,或刚劲有力,令人在青浦悠悠水韵的青山绿水中为之陶醉。

江南民歌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赛评审的专业评定与全力付出。展演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上台与观众热情交流,吴主席除了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也谈到了江南民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鼓励创作者要从器乐、曲调、歌词到演唱,方方面面体现出“更江南”。

本次展演还对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决赛的优秀选手进行了表彰,赋予其“最江南”的文化标签,也为江南民歌镌刻出“上善之水”的深深烙印。同时也对这次大赛的优秀选送单位进行了表彰。

展演上,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和张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江南民歌(上海)“创、培、演”孵化基地,并被正式授牌,致力于江南民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项目负责人宋频平说:“四个基地有着各自清晰的定位又相互贯通。青浦区定位民歌培训,将针对群文条线演唱者、创作者、文艺指导员及非遗传承人等人群,邀请各方专家来培训,帮助他们提升。”相信随着后续推出更多举措助推基地的孵化,定能不断推动民歌的传承、传播与转化。

相比2021年江南民歌大赛,今年的参赛作品演唱水平有所提高,作品演绎形式更多样,不少作品更符合当下审美。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江南民歌大赛必将成为上海的又一文化名片。而江南民歌大赛扎根青浦,也将进一步诠释“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青浦城市发展愿景,打造出有记忆深度和影响广度的江南文化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