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 049 号提案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4.10.25


关于优化青浦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建议
 背景和问题

一、背景和问题

    近年来,青浦区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9个。依托水乡古镇、郊野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青浦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业态类型逐渐丰富,农文旅学深度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其中,以蔡浜村、莲湖村等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的一众青浦新农村,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清新宁静的氛围,正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此外,古镇旅游作为乡村旅游体系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色古香的建筑遗迹,在旅游市场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青浦朱家角古镇,早已成为市民畅游沪郊的心仪之选。乡村旅游正以其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巨大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区乡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全面规划、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专业人才支撑等问题。



分析

二、分析

    (一)乡村旅游产业缺乏全面规划

    每逢周末、节假日,朱家角古镇始终游人如织,而练塘、金泽古镇人流相对不高。究其原因,除景区级别、景区地理位置、周边交通等客观因素制约外,体现的是景区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差距。此外,我区高品质酒店、星级精品民宿、网红民宿的市场缺口,也是导致未能将游客留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乡村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

    随着乡村旅游热度持续升高,在农村地区相继出现了大量同质化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本质上是地方文化内涵的缺失。大多旅游产品经营者只是盲目的借鉴和模仿,久而久之,旅游产品逐渐同质化。长此以往,游客将出现审美疲劳,乡村旅游整体品质必将受到影响。

    (三)乡村旅游缺乏专业人才支撑

    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中最关键的能动因素之一,规划、建设、经营、监管等无一不关乎人。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当前,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更好护航乡村旅游产业的稳健发展。



建议

三、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乡村旅游产业能级。

    一是要合理规划有序开发。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条件进行科学规划。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乡村旅游专项资金等金融支持力度,多方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整合各类现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地导览图、停车场、公共洗手间等乡村旅游公共配套设施。要加大力度发展民宿、餐饮、娱乐等多种产业,带动乡村旅游消费。三是要加强宣传科学营销。要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品牌“出圈”意识,用好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持续带动乡村旅游地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二)强化市场主体作用,盘活乡村旅游特色资源。

    一是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特别是要关注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和推广、传承和发扬,要注重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的创新融合,让文化表达通过旅游产品体验传递给游客。二是要持续推进产业融合。重点建设一批游客参与性强、互动性好的体验项目,推动“旅游+农业”“旅游+非遗”“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三是要积极发挥联动优势。依托区位优势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激活示范区全域旅游空间,推动长三角城市之间互为游客目的地和客源地。

    (三)突出人才支撑作用,打造乡村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要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对村干部、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者的培训,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对景区景点导游和讲解员等群体的培训。二是要加大力度引进专业人才。要引进旅游规划设计、文化和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利用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使乡村旅游产品朝着专业化、科学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 049 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民建区委委员:
您在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49号委员提案“关于优化青浦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民建区委:

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9号提案《关于优化青浦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青浦区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区位、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旅游产品,以点促线带面,示范引领。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14年以来,围绕“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主线,我区坚持“整治、建设、管理”三管齐下,分层分级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同时,2018年起,已累计完成五批1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通过示范村创建,全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二、坚持规划引领,提升乡村旅游产业能级。根据《青浦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提出在青西三镇所处的西部版块,以生态涵养为前提,旅游文化为特色,发展水乡人文休闲旅游,打造“世界湖区”。朱家角-金泽临湖旅游休闲活动区打造水乡文化,练塘张马生态文化休闲区演绎红色文化。此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8栋乡村民宿和32栋古镇民宿成功办理许可,共涉及客房超过700间、床位数超过1000个,总体数量上位居全市第三。同时,区内拥有市级乡村民宿获评五星级7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3家,星级民宿区内占比居全市之首。新产业新业态的导入,也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三、传承与创新结合,推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整合能够代表乡村的特色文化,如农业文化(薄稻米、茭白、草莓等)、红色文化(练塘红色资源)、特色民俗文化(茭白叶编织、土布染织技术、水印版画、宣卷、田山歌、阿婆茶、徐泾汤炒等)、人文历史文化(青龙镇、福泉山、崧泽文化)等,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生态旅游、全域旅游等品牌创建。近年来通过举办白鹤草莓节、练塘茭白节、联怡枇杷文化旅游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发布了“美丽乡村行”、“农耕体验游”“古镇文化寻”“食宿乡野间”等线路,串点成链、连线成面,形成1-3天的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提高本区休闲农业营收入和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扩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四、狠抓重点创建,强化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积极开展星级休闲农业园区申报认定工作,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目前青浦区已经成功创建五星级休闲园区3家、三星级休闲园区8家。朱家角镇张马村、金泽镇蔡浜村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赵巷镇方夏村、重固镇章堰村、练塘镇东庄村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春和景明、欢聚过年、橙黄橘绿等三条线路及青浦四时乡村漫游之旅等线路分别入选国家文旅部“大美春光在路上”“乡村四时好风光”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线路评选。

五、强化人才政策支撑,推动乡村文旅项目建设。发挥区级休闲旅游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乡村文旅项目支持力度。根据《青浦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细则》,今年区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专项资金已向金泽古镇拨付100万元,奖励其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鼓励支持乡村文旅产业做大做强。强化乡村旅游人员培训,用好地方教育附加资金,组织开展乡村文旅服务行业骨干人员技能提升培训,2023年共有166家文旅市场主体、190名从业人参训。在区文化事业基金评选文旅人才时重点向乡村文旅人才倾斜,目前已评选24名。推荐朱家角张马村朱惠根、上海联怡枇杷乐园沈振明等成功申报国家文旅部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主办单位:区文旅局


主要领导签发:


二〇二四年五月九日
办理单位地址:公园东路1155号1幢4楼邮政编码:201799
办理单位分管领导:徐瑞国

联系人:徐云杰联系电话:1811607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