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印发《2025年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

QB730200020250011

主动公开

青文旅〔2025〕36号

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04.15

各街镇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25年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4月15日


2025年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青浦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落实全国、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文旅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传播叙事能力和转型创新活力,切实发挥文旅“大产业、大展示、大民生”功能,全力打响“最江南”文旅品牌,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积极助推现代化枢纽门户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文旅发展格局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线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题。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总体性认识、科学性把握、整体性阐发,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自觉增强推动文旅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深入学习领会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六届区委八次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促进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二)高标准推动古镇保护开发和品质提升。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指导朱家角古镇推进景区风貌、文化内核、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服务品质五大专项提升行动,全力协同朱家角古镇冲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强化规划引领,落实“一镇一方案”目标要求,指导青西三镇编制保护开发规划方案,进一步摸清古镇文旅资源家底,加快推进资产归集运营和盘活利用。积极打造特色古镇文旅IP,提升“牡丹亭”“水乐堂”品牌价值,持续深化“汉风奇妙夜”“超沉浸艺术季”“咖啡文化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大力开发古镇夜游、夜宴、夜购、夜宿等夜间经济。全力支持和指导上海蟠龙天地街区创建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三)高水平推进文旅商体展农融合发展。牵头实施《青浦区“文旅商体展农”联动促进“引流消费”工程工作方案》,力争2025年吸引客流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全要素旅游消费125亿元,同比增长20%。优化“节节联动”模式,高质量办好“最江南”2025上海青浦文化旅游节、“最江南”2025青浦咖啡文化节、“318”青浦旅游日等节展活动。做强票根经济,探索“门票+购物”“门票+酒店”等联动促消费模式,大力促进假日消费、文创消费、节展消费,拓展文旅消费场景。依托虹馆、万科天空之城造梦盒子、首位亲子剧场等举办明星演唱会、精品儿童剧,支持举办大型草坪音乐节。

(四)高起点规划“十五五”时期文旅发展。对标对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坚持不懈推进规划实施,细化落实举措,补齐短板弱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聚焦重大指标导向、重大任务引领、重大项目推动、重大政策保障,做好青浦区文化旅游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贯彻落实《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入推进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促进文旅资源互通共享,奋力打开文旅改革发展新格局。

二、赋能城市经济,培育现代文旅产业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以稳增长、促发展、拼经济为首要任务,紧盯各项文旅经济指标任务,实现规上文体娱乐业增长5%、限上住宿业增长5%、规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增长8%的任务目标。做好重点文体娱乐企业入库培育、指导服务、运行监测、研判分析等工作,持续摸排潜在纳统企业,扩充纳统企业清单。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常态走访联系企业,提升助企惠企软实力。

(二)做大优势文旅产业。围绕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徐泾、赵巷片区)、网易文创园区等,培育高水平影视科技、创意设计、数字文旅等产业集群,目标招引影视企业40家、游戏电竞上下游企业100家。加速制定游戏电竞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上海市青浦区关于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申报评审方案,编制发布2025年度影视产业申报指南。力争通过市级文创示范园区(楼宇、空间)复评工作,储备一批区级文创园区(楼宇、空间)。以华为青浦研发中心为创新功能节点,持续丰富长三角数字干线文创品牌内涵。

(三)做强文旅招商引资。参照市文旅局编制的文化旅游广电文物领域招商产业目录,对应培育“4+16”重点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沉浸艺术、都市露营、音乐节事、水上观光等新业态,引进高质量文旅项目4个。召开青浦区文旅投资促进大会,发布招商项目手册、文旅资源手册。鼓励相关街镇、区属企业和园区建立文旅招商工作专班。积极参加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长三角文博会等展会活动,展示青浦优质资源,吸引优势企业、优质项目落地落户。

(四)打造特色民宿品牌。新增乡村和古镇民宿35栋、星级民宿7家,打造5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推进练塘镇东厍村“满山乡遇”民宿度假村建设,引入特色餐饮、田园摄影、林下宠物、森林汤泉等新兴业态,打造“村村有主题、家家有格调、人人有体验”民宿集聚融合发展新样板。深入培育“一二三四,说走就走”“在江南居家”“民宿好食光”三大民宿品牌,创新推出民宿旅居度假产品组合。持续推动“安居乐游”工程,试点打造华为人才“安居乐业民宿”,服务承接华为溢出效应。

三、践行为民理念,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积极推动公共文化综合体规划建设,协调推进鹤龙美术馆、上达书院开放运营,更新提升区文化馆、区博物馆,重点打造华新镇、重固镇、白鹤镇、金泽镇4家儿童友好型城市阅读新空间,完成街镇儿幼空间全覆盖。完善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阵地建设,深入布局新型农村电影放映示范点4处,增设青溪书房1家,加快推动“大隐书局·知道书院”加入“一卡通”通借通还体系。

(二)深化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社会大美育”“午间一小时”“市民合唱团”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鼓励利用商圈、楼宇、公园、集市等空间资源办好市民艺术夜校,全年开设教学点位达到11个。加大文化配送力度,策划推出更多市民广泛参与的品牌活动和创新项目,全年完成文艺配送470场、电影配送5000场、文艺指导员配送1200课时。培育基层群众文艺团队达到1000支,健全群众文艺团队管理机制。

(三)打响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持续深化“最江南”文化旅游节、江南民歌大赛、幸福邻里节等重大活动,稳步打响“青浦有戏”“青溪讲坛”“青溪经典之夜”等惠民品牌。策划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等主题活动。持续引导并鼓励各街镇强化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深入培育“白鹤沪剧”“练塘评弹”等“一镇一品(多品)”。

四、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城市文脉基因

(一)强化依法治理。全面宣传普及、贯彻落实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完善修订《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配合开展地上文物保护“先调查、后建设”试点,落实地下埋藏文物保护“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加强文物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协助白鹤镇、重固镇和赵巷镇做好青龙镇遗址、福泉山遗址、崧泽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重点配合白鹤镇推进青龙镇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协同推动上海古文化走廊规划建设。督促街镇依法依规落实文物属地化保护职责,压紧压实文物安全责任。

(二)加强系统保护。有序推进本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深化“水乡忆”“红色赞”文保品牌,加快推进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青龙镇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吴歌(田山歌)、摇快船、阿婆茶、宣卷等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

(三)促进活态传承。启动开展第九批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团体(试点)的申报推荐工作。持续打响“非遗在社区”“典籍里的青龙”“吴歌雅集”“‘遗’见青新”等特色品牌,策划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商圈”活动,组织开展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曲艺等非遗展演类节目创作。整合青浦、嘉善、吴江三地文化遗产资源,深化“非遗+研学”文化体验活动,推出10条特色研学线路。完成《青龙镇——上海最早的贸易港》、《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编撰工作,鼓励创作更多贴近民众、深入浅出的文化作品。

五、聚力品牌建设,开展立体高效宣推

(一)构建城市形象IP矩阵。深度挖掘和提炼城市特色资源内涵,加快编制英文、日文、韩文等多语种“上青浦·下江南”乐游青浦手册,完善多语种旅游标识标牌,同步开发手机端H5界面。推动创作青浦特色流行歌曲,抓好青浦城市微短剧筹备与拍摄工作。优化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经营模式,加强品牌经营和知识产权授权合作,研发推出一系列“青浦礼物”,延伸文旅消费链条。

(二)做深做实文旅宣传推介。做强“青浦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全区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主阵地作用。加强与“两微一抖一站一书”联动合作,激励新媒体用户积极参与青浦文旅宣传推广,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更新并优化青浦文旅推广形象片、宣传手册等物料,合理布局旅游宣传陈列展示区,提升“青浦四季游”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展“春鲜集、夏馆子、秋食记、年味季”四季美食活动,因地制宜推进“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三)坚持实施“走出去”宣传策略。组织参加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展会活动,鼓励区内行业主体到对口交流地区、重要客源地、新兴目标市场开展资源推介、形象展示和企业招引。加快建设世界级水乡客厅等跨区域项目,推动淀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扎实落地,构建东部以进博会国家会展全域旅游区为引领、中部以青浦新城环城水系主客共享空间为特色、西部以长三角一体化淀山湖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六、夯实文旅市场,提升文旅治理能力

(一)守牢安全底线。强化文旅领域内容审批把关,牢牢把住意识形态安全,营造规范有序、健康向上的文旅市场环境。大力开展“除险保安”行动,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市场秩序、隐患整治等工作,以企业自主、属地监督、部门指导模式,逐项落实风险隐患化解管控措施和闭环销项,扎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二)深化现代治理。加强文旅市场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无证歌舞娱乐场所”等重点问题监管整治,加大对互联网领域、密室剧本杀等主体的市场监管力度。深化文旅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强化对重点行业、新型业态的执法协作与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高效处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信访投诉,及时化解日常巡查、举报检查、投诉处置中发现的矛盾。

(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网通办”赋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梳理“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和服务清单。更新完善办事指南,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拓展“一业一证”改革,持续提升市场准入效能。落实文化市场领域“免于处罚”“减轻处罚”“免于强制”清单,依法给予市场经营主体容错纠错空间。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强化一对一、点对点精准营商服务,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强街镇、园区及商务楼宇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建设,优化“窗口+直通车”服务模式,促进基层为企服务全覆盖。

七、坚持党建引领,奋力打造文旅铁军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坚定的政治立场、最鲜明的政治方向、最牢固的政治信念。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领党员干部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上下功夫见成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持续抓好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氛围,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二)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级。推动基层党建由标准化、规范化向品牌化、体系化建设转型,统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提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质量。积极打响“党建赋能 文旅添彩”党建品牌和“一支部一品牌”,深化“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三)推进文旅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青浦区文旅人才引培激励实施细则》,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的工作机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队伍。建立提升局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干事创业本领的常态化学习机制,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定期举办“文旅大讲堂”,持续开展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构成分析,优化基层单位班子结构和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