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 040 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10.25
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有效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青浦区位于上海西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地带,这里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凝结着先辈智慧、彰显着青浦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八个申报年,青浦区成功申报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43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名录1项、市级名录15项、区级名录27项,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传承方面,建成各级传承基地近30个。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在册的各级传承人有105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14人,区级传承人90人。在此基础上,积极扶持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建设,给予专项津贴,以保证代表性传承人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各项传承工作。 但现阶段,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在保护和发展,当今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也使很多孩子小时候就没有树立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足够认识,这不仅导致活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不先进,而且也会造成后继人才的匮乏和技术手段的缺失,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氛围。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传承与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本源。
背景和问题
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尽管我区以国家级项目为主要切入点,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保护传承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对于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建议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传承与创新,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思想意识,建议: 一、探索科学应用磁盘光盘、录音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电子书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结合声音、影像的展示展演效果,创设丰富多彩的社会氛围和情景因素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二、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展牌、展览、发放非遗宣传资料、非遗产品展示等方式,深入宣传展示非遗项目,增强全社会非遗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引导全民参与非遗传承保护。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民间文艺汇演”等活动,加大非遗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引导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 040 号提案的答复 | |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 |
农工党区委委员: | |
您在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40号委员提案“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 |
农工党区委: 贵委在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40号“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随着全国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社会各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因此,守正创新、活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近两年来,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申请国家和上海市两级资金支持,对吴歌进行数字化保护,通过四个基地的传承人进专业录音棚,对所收录的原生态田山歌进行专业录音,因各基地演唱风格不同,所以共演唱了100首左右不同的歌,录了近180个曲子。此外,对朱家角和金泽两镇在保护传承吴歌工作中进行设备采购,宣传展演方面进行补助。 二是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吴歌、船拳两个项目进行AI元宇宙开发,身临其境,打造沉浸式体验学习。此外,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中外交流,如2023年年初船拳AI元宇宙与巴林孔子学院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体验。 三是搭建平台、利用平台,推动相关项目走出去,开展体验、展示、售卖等。如国潮节、淀山湖文化艺术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等节日和活动,使市民群众能近距离了解参观和体验。 四是联合教育局,结合本区非遗项目,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课堂内外开展活泼有趣的非遗体验实践活动。如开展了系列行走的导赏课,带领几十位学生,重点以田山歌、茭白叶编结、水印版画、宣卷、淀山湖传说、石版印刷等项目进行课程开发,请各项目传承人一起,带领学生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使学生沉浸式感受青浦本土的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美术等传统文化。 五是探索制作田山歌专题节目。2023年,区文化馆非遗办除了在各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外,还创新筹划录制了一档吴歌的节目——吴歌雅集,此节目以田山歌为主要内容,邀请区内各基地传承人一起来聊聊田山歌,唱唱田山歌,展示田山歌的特色。 六是积极申报各类评选,扩大青浦非遗的影响力,今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非遗里的中国》在上海拍摄,并在春节期间在央视播放,我区茭白叶编结传承人沈萍不仅登上了央视舞台,还代表上海的传承人与主持人撒贝宁进行了互动。练塘东泖村村干部沈佳慧作为乡村旅游带头人,成为上海唯一一个得到文旅部的资助人。各路媒体闻风而动,纷纷对她们进行了采访报道,在各类平台中进行宣传,浏览量上百万,这些都为青浦的非遗整体形象进行了有效的推广和宣传,无形中提升了影响力。 | |
主办单位:区文旅局 | |
主要领导签发: | |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
办理单位地址: | 公园东路1155号1幢4层 | 邮政编码: | 201799 |
办理单位分管领导: | 田惠敏 | ||
联系人: | 王珏 | 联系电话: | 59721001-4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