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曲水园 2020-08-27

  曲水园在青浦镇公园路东端,原是城隍庙的附属园林。清乾隆十年(1745年)起,于城隍库存东先后建有觉堂、得月轩、歌熏楼、迎晖阁等建筑,供香客小坐休憩。三十二年(1767年),又沿小溪流建旱舫,夕阳红半楼、凝和堂等。四十九年(1784年),始在得月轩东面浚池垒山,架水为梁,植以红莲,亘以长堤。至此,一石一水,一亭一阁,尽皆成趣,初具园林规模,取名灵园。嘉庆三年(1798年),江苏学使刘云房莅青浦,应知县杨东屏之邀,在园中吟诗宴饮,取王羲之兰亭会饮之义,易名曲水园。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青浦时,清军与华尔之洋枪队联合攻城,园毁于炮火。光绪十年至宣统二年间(1884-1910年),庙、园相继修复,并增设了放生池、花神堂等景。旧时城隍庙向有“庙捐”,用以维持修庙,因曲水园与城隍庙为一体,园的修复经费来自“一文愿”(向居民每人征募一文钱,或于地丁项下加纳制钱一文,称一文愿,亦名万人愿),故又有“一文园”之称。宣统三年(1911年),由县公款公道管理处管辖。民国16年(1927年)邑绅张景周捐款1200元,修假山,并建三层高台,称为景周亭,后改名九峰一览亭。曲水园亦易名为中山公园。建国后,不断修葺扩建,构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全园有迎仙阁、迎曦亭、镜心庐、天光云影、恍对飞来、小濠梁、坡仙亭、二桥、濯锦矶、虬龙洞、玉字亭、米拜石、环碧楼、花神祠、冰壶、清虚静泰、喜雨桥、舟居非水、夕阳红半楼、得月轩、有觉堂、清簌山房、白云坞、凝和堂等24景。1980年,恢复曲水园旧名。1982年,曲水园由文化局改属建设局。1983-1986年,市园林管理处拨款80万元对全园重新修整,新叠假山两处,在空旷处,断以粉墙,通以游廊,蜿蜒起伏,精致含蓄。

4-1曲水园凝合堂_副本.jpg曲水园凝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