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泽古文化遗址 2020-10-13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赵巷镇崧泽村北侧,沪青平公路南侧。是上海乃至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崧泽文化以此命名。以原假山墩为中心,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1957年被发现,1961年至2004年进行多次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存包括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后者以本遗址命名。发现马家浜文化房址3处、水井2座、墓葬17座,发现人工培植的稻谷,出土石斧、玉玦和陶釜、炉箅、盆、豆等。发掘崧泽文化一处比较完整的墓地,墓葬共148座,随葬器物有石斧、锛、凿,玉璜、琀、镯和陶鼎、豆、罐、壶、杯。东周文化遗物有硬陶豆、罐和原始瓷碗。1961年被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崧泽遗址发掘入选“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重大发现”。
崧泽遗址的发现,彻底改写了上海人类活动的历史,将上海历史推前到距今六千年;以遗址命名的崧泽文化完善了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谱系,对研究长江下游文明的发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014年5月,在遗址上建成崧泽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
崧泽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