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磅礴力量 展现使命担当——退役军人盈浦志愿队抗疫记 2022-05-16 来源:青浦双拥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4月17日,一支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招募的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在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保障组的统一安排下,奔赴盈浦街道支援抗疫工作,退役军人盈浦志愿队由9名同志组成的,一个月以来,他们始终牢记职责使命、遵守纪律、服从管理,穿梭于盈浦街道大街小巷,深入村、居,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去哪里,高标准的完成了组织赋予的抗疫工作任务。
心中有民:满腔热情做好社区服务员
在盈浦街道庆华四村社区内,退役军人志愿者在社区楼下摆起了“公益理发摊位”,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一把椅子、一个推子、一把剪刀、一块围布,尽管条件简陋,但能够为居民解决理发难题,志愿者们的心里还是感到万分开心。这场公益理发也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4月27日,张云同志驻守点位小区内一小朋友向居委求助,他的父母均是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小朋友家中网络发生问题,无法上网课,张云得知后主动要求上门帮助,最后顺利解决了问题。“谢谢志愿者叔叔!”看着小朋友能够继续上课,张云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值得。
“你好,有一袋蔬菜能麻烦帮忙送到家门口吗?”“家人的药到了,麻烦志愿者同志送一下。”……志愿队成立以来,队员们始终坚持奋战在一线,努力做好小区内的最后一百米工作,确保物资、药品等配送及时到位,让社区居民少一份后顾之忧,多一份安心与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志愿者的集中驻点处,队员们发现一名滞留旅馆的女孩有点精神恍惚,经常在旅馆内无目的的走动,经了解,该女孩从黑龙江来上海找工作,入住旅馆后由于疫情封控被长期滞留酒店,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亲戚朋友,三餐都无法正常保证,精神上出现了焦虑症状。支援队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上级部门,保障其一日三餐,同时安排队员与女孩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在志愿者们热情帮助下,女孩的情绪逐渐稳定,给队员们写了感谢信,并制作了工艺品对我们队员表示感谢。
心中有责:坚定信心打好拔点攻坚战
5月6日起,在区委组织部派出的拔点清零驻点干部万亮同志的带领下,队员们进驻天恩桥村24小时值守,驻点支援巩固扩大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下沉点位参与拔点清零工作。配合街道、村委开展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清洁消杀,参与村内巡逻,与村志愿者一起落实村内管控工作。队员们一方面从严防控,做到“慎之又慎、严之又严”,另一方面从细服务,做到“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虽然很累,休息的时间也不够,但是我看到了大家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对生活逐渐充满希望,充满信心,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非常值得的。”志愿队队员高吉生说。“干最累的活,吃最多的苦”是这支志愿者队伍对自己的要求。队员们平均每天协助抗原核酸采样量达3000人次,除日常搬运发放物资、协助核酸、环境消杀、垃圾收运外,还要时刻观察封控区人员情况,随时待命冲上前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从早上6、7点工作到晚上11、12点甚至到凌晨1、2点,每天穿着防护服步行几万步并不少见,但队员们从未有过一丝抱怨。
心中有党:担当使命筑牢防疫保护墙
9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7岁,其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下,建立了退役军人盈浦志愿队第十六临时党支部,由项胤浩同志任书记,张云同志任副书记,胡薛雪野同志任委员。“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和街道防疫工作安排,凝心聚力、勇担使命、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使临时党支部的作用发挥“不临时”,为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临时党支部书记项胤浩同志以身作则,4月23日清零攻坚工作开始后,街道将9名同志分别编入9个拔点清零区,项胤浩同志主动要求被分派到风险最突出的上海青盈护理院,圆满、安全的完成了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巡查消杀、信息登记等工作。
退役大学生兵高吉生,现已走上教师岗位,在疫情关键阶段义无反顾申请加入志愿者,抗疫过程中,目睹身边的党员同志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舍小家顾大家,感到备受鼓舞,在鲜红党旗的感召下,高吉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靠拢,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展示了退役军人的坚毅和人民教师的担当,用实际行动守护这方土地,用责任担当温暖这座城市。

退役老兵乔正辉,在五浦汇居委进行执行消杀任务时,因器材问题不慎受伤,手指被尖锐的铁片划开一条长长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送医后被缝了5针,事后,老乔拒绝了街道送其返家的建议,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仍然与战友们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当前,疫情防控战进入关键的拔点攻坚阶段,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无数退役军人志愿者持续奋战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群众筑牢一道健康安全防线,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生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在抗疫一线书写退役军人的担当本色。